一种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22022发布日期:2020-09-15 19:1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载装置,属于运输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加工需要多道工序,需要在多个加工装置内进行,其中部分工序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力搬运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或者损坏汽车顶棚。

现有的汽车顶棚运输装置,通常只具有运输的功能,只能将汽车顶棚运输到指定位置,并不能将汽车顶棚放在加工装置内部,最后还是需要人工将汽车顶棚放在加工位置后再开始加工,仍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在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的多个汽车顶棚加工装置之间运载汽车顶棚的移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载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一对直线滑轨,贯穿设置在多个汽车顶棚加工装置之间;至少一对车框托举机构,分别对称地安装在一对直线滑轨上,用于托举汽车顶棚;直线驱动装置,用于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有车框托举机构沿直线滑轨同步运动,其中,每个车框托举机构具有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托举件,用于托举汽车顶棚;托举件包括:竖直滑轨,设置在底板上;竖直运动件,设置在竖直滑轨内;水平滑轨,固定设置在竖直运动件顶端;水平运动件,设置在水平滑轨内;托举模胎,固定设置在水平运动件上,与相对应的汽车顶棚相匹配;以及托举驱动件,用于驱动竖直运动件沿竖直滑轨运动以及驱动水平运动件沿水平滑轨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伺服电机减速机,与伺服电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传动机构包括:一对传动杆,其中一根传动杆通过第一链条与伺服电机减速机输出轴相连接,一对传动杆通过一对第二链条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车框托举机构还具有:链条固定块,与第二链条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齿条紧张件,用于保持第二链条张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当车框托举机构的数量大于一对时,安装在同一条直线滑轨上的相邻的两个车框托举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拖链,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固定在车框托举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车框托举机构还具有:拖链固定架,用于固定拖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托举驱动件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车框托举机构的数量为三对。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具有多个车框托举机构,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多个汽车的顶棚加工装置间同步运载需要加工的汽车顶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具有车框托举机构的托举件具有竖直滑轨、竖直运动件、水平滑轨、水平运动件以及托举模胎,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待加工的汽车顶棚放置在加工装置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也减少了出错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托举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移载装置50包括: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一对车框托举装置52、三组车框托举装置52、四根连接杆53、移载直线驱动机构54、传动装置。

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互相平行地贯穿第一喷胶装置10、第一压合包边装置20、第二喷胶装置30以及第二压合包边装置40之间。

移载直线驱动机构54由伺服电机541以及与伺服电机541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机542组成,设置在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之间,用于驱动车框托举装置52沿车框托举装置52运动。

传动装置包括:一对传动杆551、第一链条552、一对第二链条553以及齿条张紧件554。

一对传动杆551设置在水平面上,与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垂直,包括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二传动杆。其中第一传动杆设置在移载直线滑轨51的一端,中部通过第一链条552与伺服电机减速机542输出轴连接。另一根第二传动杆设置在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之间,距离第一传动杆的距离为移载直线滑轨51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传动杆552b两端通过一对第二链条553与第一传动杆连接。

多个齿条张紧件554设置在底面上,用于张紧一对第二链条553,在本实施例中,齿条张紧件554数量为四个,对称地设置在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之间。

三组车框托举装置52分别为第一托举装置、第二托举装置以及第三托举装置。其中第一托举装置与第二托举装置结构相同,下文仅以第一托举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托举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托举单元,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上。每个托举单元具有一个托举底板521、两个托举件522以及链条固定块523。

托举底板521设置在移载直线滑轨51上,且可以沿移载直线滑轨51运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移载装置托举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托举件522包括:托举件直线滑轨522a、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托举件水平滑轨522c、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托举件托举模胎522e以及托举驱动件522f。

托举件直线滑轨522a垂直地设置在托举底板521上。

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设置在托举件直线滑轨522a内。

托举件水平滑轨522c固定设置在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顶端,且与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垂直。

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设置在托举件水平滑轨522c内。

托举件托举模胎522e固定设置在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上,与相对应的汽车内饰车框相匹配。

托举驱动件522f用于驱动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沿托举件直线滑轨522a运动以及驱动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沿托举件水平滑轨522c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托举驱动件522f为气缸。

链条固定块523固定设置在托举底板521上,与第二链条553固定连接。

第三托举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托举单元,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一对移载直线滑轨51上。每个托举单元具有一个托举底板、两个托举件、拖链固定块(图中未示出)、托举件拖链525以及拖链固定架526。

拖链固定架526与移载直线滑轨51平行设置,用于容纳托举件拖链525,避免托举件拖链525发生移位。

托举件拖链525铺设在拖链固定架526内,一端固定在拖链固定架526上,另一端与第三托举装置52c的托举底板521固定连接。

拖链固定块设置在第三托举装置的托举底板521上,用于与托举件拖链525固定连接。

四根连接杆53分别用于连接设置在同一条移载直线滑轨51上的相邻的两个托举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载装置50工作流程如下:

s1,同一组车框托举装置52的四个托举件的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沿托举件水平滑轨522c同步运行到特定位置后,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同步上升,使托举件托举模胎522e撑起汽车顶棚;

s2,所有车框托举装置52沿直线导轨51同向移动到相邻的工位处,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下降,使汽车顶棚放置在工位上,托举件竖直运动件522b以及托举件水平运动件522d回位;

s3,所有车框托举装置52沿直线导轨51同向移动到起始的工位处,从而完成一次汽车顶棚的移载。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具有三个车框托举机构,所以,本实施例能够在四个汽车的顶棚加工装置间同步运载需要加工的汽车顶棚。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具有车框托举机构的托举件具有竖直滑轨、竖直运动件、水平滑轨、水平运动件以及托举模胎,所以,本实施例能够将待加工的汽车顶棚放置在加工装置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也减少了出错的概率。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和伺服电机减速机,所以本实施例能够长时间准确地往复运行,不会出现偏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移载装置,因为还具有齿条紧张件,所以本实施例能够保证长期平稳运行,减少出现传动链条脱落的现象。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