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8159发布日期:2020-10-17 01: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



背景技术:

手机中框虽然位于手机成品内侧,但由于其上会连接多种电子零部件,其质量要求比较高,比如:平面度、外观等,传统的手机中框采用普通托盘周转,周转过程中,多个手机中框叠加相互摩擦,同时,手机中框还会与托盘碰撞,造成手机中框不同程度的刮伤和翘曲,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通过在外框的镂空部设置多个承载座,承载手机中框,将多个手机中框相互隔离,防止手机中框刮伤和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包括多个承载座和一外框,所述外框上设有镂空部,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收容于所述镂空部内并与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上凸设有用于承载手机中框的承载组件。

进一步,所述承载座呈王字形或工字形或方形,所述承载座两侧与所述外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多个所述承载座收容于同一所述镂空部内;

或多个所述承载座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内。

进一步,所述外框上设有多对与所述承载座数量对应并且呈腰型的让位孔,多对所述让位孔位于对应所述承载座两端并与对应所述镂空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一承载块和多个承载柱,所述承载块与所述承载柱高度相等,所述承载块位于所述承载座一端,多个所述承载柱分布于所述承载座两端。

进一步,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中心凸设有一标识,所述标识高度小于所述承载组件高度;

或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中心凹设有一标识。

进一步,所述外框的抵接面周围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外框承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同轴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自由端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直径,所述定位柱连接端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直径。

进一步,所述外框的抵接面周围设有多个限高柱,所述限高柱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柱的连接端高度。

进一步,所述承载座的抵接面上间隔凸设有多个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所述承载组件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限高柱高度。

进一步,所述外框的承载面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高柱同轴且位置对应,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限高柱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框的镂空部设置多个承载座,承载手机中框,将多个手机中框相互隔离,防止手机中框刮伤和变形,有效保护手机中框,保证手机中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中框周转盘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中框周转盘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两个周转盘叠加状态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个周转盘叠加状态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机中框放置示意图。

图示说明:

1、第一周转盘,11、外框,111、定位孔,112、让位孔,113、安装槽,114、定位柱,115、限高柱,12、承载座,121、承载块,122、承载柱,123、标识,124、卡扣,125、抵接柱,2、第二周转盘,3、手机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5,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用于承载手机中框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承载座12和一外框11,多个承载座12与外框11可拆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周转盘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图,由于多个周转盘可叠加使用,故定义周转盘的正面为承载面(如图1所示),周转盘的反面为抵接面(如图2所示)。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外框11上设有镂空部(未标示),该镂空部贯穿整个外框11,该镂空部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镂空部数量为一个时,多个承载座12收容于同一镂空部内,当镂空部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承载座12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内,本实用新型优选外框11上间隔设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附近设有多个安装槽113,每个安装槽113内设有一安装孔,用于可拆卸的连接外框11,外框11上设有多对与承载座12数量对应并且呈腰型的让位孔112,多对让位孔112位于对应承载座12两端并与对应镂空部连通,外框11的承载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11和多个限位孔(未标示),外框11的抵接面周围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定位柱114和多个限高柱115,定位柱114自由端直径小于定位孔111直径,定位柱114连接端直径大于定位孔111直径,定位柱114与定位孔111同轴且二者位置对应,限高柱115与限位孔同轴且二者位置对应,限高柱115高度大于或等于定位柱114的连接端高度,限位孔直径小于限高柱115直径。

参照图1和图2,所述承载座12的承载面上凸设有用于承载手机中框3的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一承载块121和多个承载柱122,承载块121与承载柱122高度相等,承载块121位于承载座12一端,多个承载柱122分布于承载座12两端,承载座12呈王字形或工字形或方形,承载座12两侧设有卡扣124,该卡扣124卡入外框11的安装孔内,进而使承载座12与外框11卡扣连接,承载座12的承载面中心凸设或凹设有一标识123,本实用新型优选标识123凸设于承载座12的承载面上,该标识123高度小于承载块121和承载柱122的高度,承载座12的抵接面上间隔凸设有多个抵接柱125,抵接柱125与承载块121高度之和小于限高柱115的高度,或抵接柱125与承载柱122的高度之和小于限高柱115的高度。

参照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存放手机中框3后可多层叠加,相邻两个周转盘(即第一周转盘1和第二周转盘2)通过定位叠加在一起,以下以第一周转盘1和第二周转盘2为例进行说明:将多个手机中框3分别放入第一周转盘1和第二周转盘2的承载块和承载柱上,将第二周转盘2盖设于第一周转盘1上,第一周转盘1上的手机中框3位于第一周转盘1和第二周转盘2之间,第二周转盘2底部的抵接柱125抵接第一周转盘1上的手机中框3上表面,第二周转盘2上的定位柱自由端伸入第一周转盘1的定位孔111内,第二周转盘2上的限高柱115与第一周转盘1上的限位孔对应,此时,两个周转盘对准。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框的镂空部设置多个承载座,承载手机中框,将多个手机中框相互隔离,防止手机中框刮伤和变形,有效保护手机中框,保证手机中框质量,可批量使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承载座和一外框,所述外框上设有镂空部,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收容于所述镂空部内并与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上凸设有用于承载手机中框的承载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呈王字形或工字形或方形,所述承载座两侧与所述外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载座收容于同一所述镂空部内;

或多个所述承载座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上设有多对与所述承载座数量对应并且呈腰型的让位孔,多对所述让位孔位于对应所述承载座两端并与对应所述镂空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一承载块和多个承载柱,所述承载块与所述承载柱高度相等,所述承载块位于所述承载座一端,多个所述承载柱分布于所述承载座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中心凸设有一标识,所述标识高度小于所述承载组件高度;

或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中心凹设有一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抵接面周围靠近边缘处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外框承接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同轴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自由端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直径,所述定位柱连接端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抵接面周围设有多个限高柱,所述限高柱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柱的连接端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的抵接面上间隔凸设有多个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所述承载组件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限高柱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中框周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承载面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高柱同轴且位置对应,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限高柱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中框周转盘,包括多个承载座和一外框,所述外框上设有镂空部,多个所述承载座间隔收容于所述镂空部内并与所述外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载座的承载面上凸设有用于承载手机中框的承载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框的镂空部设置多个承载座,承载手机中框,将多个手机中框相互隔离,防止手机中框刮伤和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毅;魏晓锋;蒋龙;姚显华;廖斌;占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华誉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