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4662发布日期:2020-11-27 13:2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劳保手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



背景技术:

打把机是劳保手套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的功能是将生产出的规定数量的手套进行整理、捆扎(俗称“打把”),以方便后续的存储、物流等工序,由于手套机生产出来的手套经过锁边工艺后,手套会变得没有规则,不仅手套的表面不平整,各个手指的朝向不一致,而且腕口部位的长短也不一致,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将手套成打地整齐排列的机器—打把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对手套进行打把的设备,例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6218291u的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手套打把机,其利用丝杠带动手片的方式将手套进行打把处理,但其仍需要操作人员将手套放入才可,而且其打把结构并不完善,自动化程度也较低,无法实现全自动的打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手套打把机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包括:

拾取机构,其用于循环拾取单只生产出的手套;

上下撑口机构,其用于将所述拾取机构送来的单只手套进行上下撑口;

左右撑口机构,其用于将上下撑口后的手套进行左右撑口,并实现手套从所述上下撑口机构向左右撑口机构上的转移;

打把机构,其用于将左右撑口后的手套进行整形打把,并实现手套从所述左右撑口机构向打把机构上的转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拾取机构包括

支架,其固定设置;

输送带,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用于连续输送生产出的手套;

拾取框架,其往复直线运动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

拾取件,所述拾取件设置于所述拾取框架上并通过拾取气缸控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拾取件能够与所述输送带上的手套上表面实现粘接;

所述拾取件粘接所述手套后,所述拾取框架移动,将手套移动至所述上下撑口机构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拾取件为朝下设置的上魔术贴,所述拾取框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拾取气缸一侧的第一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上往复直线运动有朝上设置的毛刷/钢丝刷,所述毛刷/钢丝刷往复直线运动时,能够实现对上魔术贴下表面的清扫。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下撑口机构包括

撑口托板,其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输送带的末端,所述拾取件将拾取的手套移动至撑口托板上,所述撑口托板上开有矩形的托板通孔;

下魔术贴,其布置于所述撑口托板的下方并与所述托板通孔的位置相对应,用于粘接手套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撑口托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上环绕有同步带,所述下魔术贴环绕于所述同步带轮上,其中一个所述的同步带轮连接有下电机,下魔术贴在所述下电机的驱动下在同步带轮上循环运动;

所述下魔术贴的下方还设置有毛刷/钢丝刷,所述下魔术贴循环运动时,所述毛刷/钢丝刷能够实现对下魔术贴表面的清扫。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右撑口机构包括

移动框架,其在所述支架上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往复直线运动;

撑口气缸,其个数为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一端,所述撑口气缸的伸缩方向与移动框架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撑口杆,其个数也为两个并分别通过l形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撑口气缸上,所述撑口杆的方向朝向所述上下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杆在移动框架的驱动下插入上下撑口的手套中,并在所述撑口气缸的作用下实现左右撑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右撑口机构包括

移动框架,其在所述支架上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往复直线运动;

撑口电机,其个数为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一端;

撑口杆,其个数也为两个并分别通过连杆摆臂连接于所述撑口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将撑口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撑口杆的直线运动,所述撑口杆的方向朝向所述上下撑口机构,所述撑口杆在移动框架的驱动下插入上下撑口的手套中,并在所述撑口电机的作用下实现左右撑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对移动框架的位置进行感应的三个限位开关,所述撑口杆上还设有多个用于防止手套从其上脱落的凸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把机构包括

底座,其固定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五水平导轨及第六电机;

打把框架,所述打把框架由所述第六电机驱动往复直线滑动于所述第五水平导轨上;

手模容纳盒,其安装于所述打把框架上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其上开有容纳盒通孔;

手模,其个数为多个并依次上下排布于所述手模容纳盒内,所述手模容纳盒带动所有的手模上下运动,所述手模自所述容纳盒通孔向外伸出,其伸出方向朝向所述左右撑口机构;

对射开关,其安装于所述打把框架上用于感应所述手模的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打把机构还包括

提升托,所述提升托设置于所述手模容纳盒内并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

第二水平导轨,其设置于所述提升托上并随提升托同步运动,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模的伸出方向相同;

推板,其由固定为一体的竖直推板、上推板和下推板组成,所述上推板、下推板分别固定于竖直推板的上下端,所述上推板与下推板之间对称固定有两根竖直的第一光轴,所述竖直推板上还开有推板通孔,所述提升托在所述推板通孔内进行上下运动;

第三水平导轨,其固定于所述手模容纳盒内,其延伸方向与第二水平导轨相同,所述推板限位于第三水平导轨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第四水平导轨,其固定于所述手模容纳盒内并位于所述上推板的上方,其延伸方向与第三水平导轨相同;

第一手模固定板,其与手模之间一一对应并横向布置在所述手模的上方,所述手模的末端固定于对应的第一手模固定板上,两根所述的第一光轴贯穿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最上方的第一手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推板固定连接,最下方的第一手模固定板固定于第一滑动托板上,所述第一滑动托板限位滑动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上,其他的第一手模固定板呈自由状态,所述推板在第三水平导轨上移动时,第一光轴带动第一手模固定板和手模同步移动,

第二手模固定板,其与第一手模固定板之间一一对应并布置在第一手模固定板的一侧,最上方的第二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限位滑动于所述第四水平导轨上,最下方的第二手模固定板固定于第二滑动托板上,所述第二滑动托板限位滑动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上,其他的第二手模固定板呈自由状态;

第一手模固定板与第二手模固定板之间通过剪叉式连杆实现连接;

第三手模固定板,其与手模之间一一对应并横向布置在所述手模的上方,最上方的第三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限位滑动于所述第四水平导轨上,最下方的第三手模固定板固定于第三滑动托板上,所述第三滑动托板限位滑动于所述第二水平导轨上,其他的第三手模固定板呈自由状态;

第四手模固定板,其与第三手模固定板之间一一对应并布置在第三手模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四手模固定板位于所述容纳盒通孔处,所述手模容纳盒内还固定有上下贯穿所有第四手模固定板的第四光轴,最上方的第四手模固定板通过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手模容纳盒的内壁上,最下方的第四手模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提升托上,其他的第四手模固定板呈自由状态;

第三手模固定板与第四手模固定板之间通过剪叉式连杆实现连接;

每个第二手模固定板的下方还固定有用于托住对应手模的第二滑动尼龙板;

每个第四手模固定板的下方还固定有用于托住对应手模的第四滑动尼龙板,所述第四滑动尼龙板伸入对应第三手模固定板的下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首先利用拾取机构拾取单只生产出来的手套,然后将其移动至上下撑口机构处进行上下方向的撑口,之后利用左右撑口机构将手套实现左右撑口,同时实现手套从上下撑口机构向左右撑口机构上的转移,最后将左右撑口后的手套转移至打把机构上进行整形打把,完成单只手套的整套动作,之后对上述动作进行重复多次进行,即可实现多只手套的打把,上述打把机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功能,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各个机构之间协调配合,可无限次地重复进行,从而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手套的打把,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视角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视角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拾取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图7为撑口托板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部分的正式示意图;

图9为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0部分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手套套在手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左右撑口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打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手模容纳盒内部视角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手模容纳盒内部视角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手模容纳盒内部视角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推板与手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正视示意图;

图22为提升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第二滑动尼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四滑动尼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手模端部担靠在第四滑动尼龙板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输送带;3-拾取框架;4-拾取气缸;5-上魔术贴;6-第一水平导轨;7-上电机;8-撑口托板;9-下魔术贴;10-托板通孔;11-下电机;12-同步带轮;13-毛刷/钢丝刷;14-移动框架;15-撑口气缸;16-l形连接件;17-撑口杆;18-凸环;19-第一限位开关;20-第二限位开关;21-第三限位开关;22-手模;23-撑口电机;24-连杆摆臂;25-旋转轴;26-底座;27-手模容纳盒;28-第一电机;29-对射开关;30-容纳盒通孔;31-提升托;32-第二电机;33-推板;34-竖直推板;35-上推板;36-下推板;37-第一光轴;38-推板通孔;39-第二水平导轨;40-第三水平导轨;41-第四水平导轨;42-第一手模固定板;43-第二手模固定板;44-第三手模固定板;45-第四手模固定板;46-第一滑动托板;47-第二滑块;48-第二滑动托板;49-第三滑块;50-第三滑动托板;51-第四光轴;52-连接块;53-第二滑动尼龙板;54-第四滑动尼龙板;55-第三电机;56-手套;57-第四电机;58-齿轮齿条;59-第五电机;60-第一竖直导轨;61-第一丝杠;62-丝杠螺母;63-第二丝杠;64-剪叉式连杆;65-第五水平导轨;66-第六电机;67-打把框架;68-第四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专利的全自动手套整形打把机主要功能是实现手套的自动整理,将多只生产出来的单只手套进行依次打把,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的效率。由于手套是柔性材质,无法对其形状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拾取机构先从输送带上拾取一只手套,然后将其移动至上下撑口机构处,对其进行较为简单、容易的上下撑口,使得手套的开口张开,之后利用左右撑口机构插入到开口的手套内,实现较为困难、复杂的左右开口,同时将手套从上下撑口机构上转移下来,最后,将左右开口的手套转移至打把机构的手模上实现整形打把,上述动作重复多次进行即可对批量的手套进行整理、捆扎,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此处的手模为刚性材质制作,其形状与手套相匹配,为了确保手套套在手模上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打把后的手套的美观性,手模部分一般要大于手套,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将手套完全撑起,下面即对本发明的多个机构进行单独、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首先是拾取机构,其主要的作用是拾取单只单只的手套,此处的拾取机构首先是包括一个固定的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水平的输送带2,生产出来的手套56一般都是按顺序依次排列在输送带2上进行输送,其输送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输送带2的动力来自于第三电机55。在支架1上布置有一个拾取框架3,该拾取框架3通过相应的导轨(图中未标识出来)往复滑动在支架1上,其往复滑动的动力同样来自于相应的电机(图中未标识出来),拾取框架3的运动方向与输送带2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通过电机驱动相应部件在相应导轨上往复运动的结构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其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拾取框架3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拾取气缸4,在拾取气缸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上魔术贴5,在拾取气缸4的作用下,上魔术贴5可以实现上下运动,而且上魔术贴5正好位于输送带2的正上方,这样,当拾取气缸4控制上魔术贴5向下运动时,上魔术贴5即可粘贴住输送带2上的手套56,然后拾取气缸4再提升,即可将手套56提起,此处的上魔术贴5需选用能够与手套56的上表面实现粘贴的结构,当然,也可选用吸盘或气动夹手之类的结构。需注意的是,上魔术贴5要与手套56上表面贴近开口处的部分相粘贴,而不应与手指部分相粘贴,以方便后续的撑口动作,该动作完全可以通过输送带2的运动速度和拾取框架3的运动速度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而且在粘贴住手套56后,上魔术贴5向上运动将手套56提起,以将其向前移动,此处在提起时不应将手套56提取过高,只需将手套56的开口部分提起即可,同时保证手套56的手指部分不应离开输送带2,该功能完全可通过设置拾取气缸4的行程来实现。之所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手套56提起过高,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手指部分完全垂落下来,后续再将手套56放下时很容易发生折叠,从而无法实现打把。

上述的拾取机构在工作时循环往复运行,即可连续拾取单只单只的手套,下面对上下撑口机构的结果做详细说明。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上下撑口机构首先包括一个水平的撑口托板8,该撑口托板8设置在输送带2的末端,拾取框架3即通过上魔术贴5将拾取的单只手套56放置在撑口托板8上。为了实现手套56的上下撑口,撑口托板8上开设了一个托板通孔10,托板通孔10内设置了下魔术贴9,当上魔术贴5将手套56放置在托板通孔10上后,下魔术贴9即粘贴住了手套56的下表面,同时,上魔术贴5还粘贴住了手套56的上表面,此时,拾取气缸4再次向上运动一个较小的距离,即可在上下两个魔术贴的粘接作用下将手套56实现上下撑口。当然,为了确保粘贴的效果,上魔术贴5在将手套56放置在撑口托板8上时,可以适当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将手套56紧紧地压在下魔术贴9上,这样能够使得手套56的下表面与下魔术贴9牢牢地粘贴住,同时也能够使得手套56的上表面与上魔术贴5粘贴地更牢固,然后上魔术贴5再慢慢上升,将手套56实现上下撑口。因此,本发明是通过上魔术贴5和下魔术贴9的配合,实现了手套56的上下撑口,同样的,下魔术贴9也可以用吸盘或气动夹手之类的结构。

在将手套56实现上下撑口后,接下来即需要对其进行左右撑口,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的左右撑口机构首先包括一个移动框架14,该移动框架14通过第四电机57、齿轮齿条58,以及相应的导轨的配合结构能够在支架1上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其运动方向与拾取框架3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当然,拾取框架3的往复直线运动和移动框架14的往复直线运动是为了实现不同的技术目的,二者之间不仅不能相互干涉、影响,还需要实现相互配合、衔接,为此,拾取框架3设置在了支架1的上方,而移动框架14则设置在了支架1的两侧。

在移动框架14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撑口气缸15,这两个撑口气缸15分别通过l形连接件16固定连接有撑口杆17,其中,撑口气缸15的伸缩方向与输送带2的运动方向是垂直的,而撑口杆17的延伸方向与撑口气缸15的伸缩方向同样是垂直的,同时,撑口杆17的高度稍稍高于撑口托板8,这样能够方便撑口杆17插入到上下撑口后的手套56内。初始状态下,两个撑口杆17之间的距离最小,即图10所示的状态,这样能够方便其同时插入到上下撑口后的手套56内,当撑口托板8上的手套56实现上下撑口后,第四电机57通过齿轮齿条58驱动移动框架14移动,使得初始状态下的撑口杆17缓慢插入到上下撑口后的手套56内,在撑口杆17完全插入后,两侧的撑口气缸15方可同时启动,利用l形连接件17拉动两个撑口杆17分开,转变为图11所示的状态,实现手套56的左右撑口。当然,左右撑口的幅度大小需根据不同的手套56进行不同的设置,这完全可以通过撑口气缸15的行程来进行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将手套56左右撑口后,接下来即需要将手套56继续转移至后续的打把机构上进行整形打把,为此,需控制第四电机57反向旋转,带动移动框架14、撑口气缸15、撑口杆17、手套56向远离撑口托板8的方向运动,也即向打把机构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手套56从撑口杆17上脱落,撑口杆17上布置了多个凸环18,其能够加大撑口杆17与手套56内表面的摩擦力。而至于上魔术贴5和下魔术贴9来说,由于其与手套56之间仅存在较小的粘接力,在撑口杆17将手套56左右撑开时,或者撑口杆17带动手套56移动时,手套56即已经与上魔术贴5、下魔术贴9分离。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左右撑口机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其是通过撑口电机23、皮带传动驱动旋转轴25旋转,旋转轴25通过连杆摆臂24连接在撑口杆17上,亦,这种结构的左右撑口机构是通过连杆摆臂24将撑口电机23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了撑口杆17的往复直线运动,其与图10中的左右撑口机构一样,同样可以实现对手套56的左右撑口,而至于此处的连杆摆臂24来说,其属于现有技术中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较为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移动框架14通过撑口杆17带动手套56,并将手套56套在手模22上后,随着移动框架14的继续运动,撑口杆17即会自动从手套56内抽出,进而实现手套56从左右撑口机构向打把机构上的转移。为此,为了确保整个动作的顺利进行,需保证以下几点:一是两个撑口杆17左右撑口后的宽度要大于手模22的宽度(如图12所示);二是移动框架14的行程要满足撑口杆17完全从手套56中抽出;三是手模容纳盒27整体下降,使得套有手套56的手模22下降,上面未套有手套的手模22到达对撑口杆17相同的高度后,移动框架14才能带动撑口杆17回位,若不如此,回位的撑口杆17将有可能将套在手模22上的手套56再次剥离下来。上述第一点可通过撑口气缸15或撑口电机23的行程来实现,第二点可通过设置相应的限位开关来实现,具体来说,带动撑口杆17移动的移动框架14共有三个关键的位置:初始位置、前端位置、末端位置,其中,初始位置即图10所示的位置,此时的撑口杆17还未插入手套56内,移动框架14和撑口杆17处于待命状态,前端位置即撑口杆17完全插入到手套56内并实现左右撑口后的状态,末端位置即手套56完全套在手模22上、撑口杆17完全从手套56中抽出的状态,这三个状态移动框架14的位置较为关键,其直接决定了手套56能否顺利实现打把,为此,本发明在支架1上设置了第一限位开关19对应前端位置,第二限位开关20对应初始位置,第三限位开关21对应末端位置,根据整体结构的尺寸、位置关系先行设定好这三个限位开关对应的移动框架14位置,即能够顺利实现上述打把动作。

如图15所示,为打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首先包括一个固定设置的底座26,在底座26上设置有第五水平导轨65和第六电机66,第五水平导轨65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2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在第五水平导轨65上往复直线运动有由第六电机66驱动的打把框架67,至于其具体的驱动结构,可以通过第六电机66驱动丝杠,丝杠与固定在打把框架67上的丝杠螺母相配合的结构来实现,也可通过其他的结构来实现,这些均为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在打把框架67上通过第一电机28还控制有一个上下运动的手模容纳盒27,该手模容纳盒27内布置有若干个(通常为16、20或24个)手模22,这些手模22上下层叠布置,初始状态下相互之间并留有一定的间距,以方便将手套56单只单只地套上,在手模容纳盒27上开有一个矩形的容纳盒通孔30,手模22的前端伸出至手模容纳盒27外,并正好与左右撑口机构的位置对应,撑口杆17带动手套56移动时,正好将手套56套在手模22上,之后,第一电机28控制手模容纳盒27上下移动,更换手模22,如此往复,即可将手套56依次套在所有的手模22上,当所有的手模22上均套上手套后,再将所有的手模22进行间距缩小,使得手套与手套之间贴合,最后第六电机66驱动打把框架67沿第五水平导轨65运动,将手模容纳盒27和所有的手模22移动至输送带2的一侧停止(即脱把位置),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所有的手套56取下,取下手套56时,控制手模22缩回手模容纳盒27内,并利用容纳盒通孔30的两个侧边将所有的手套56捋下来,完成打把,因此,容纳盒通孔30的宽度要稍稍大于手模22的宽度,但不能差距太大,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手模22在容纳盒通孔30内顺利移动,同时还能够将手模22上的手套56捋下来,工作人员只需用手握住所有的手套56即可。下面即对手模容纳盒27内的结构做详细说明。

如图15至图21所示,在手模容纳盒27内首先固定有多根第一竖直导轨60,第一竖直导轨60上往复直线运动有提升托31,图22即为提升托31的结构示意图,提升托31往复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第五电机59和第二丝杠63,通过第二丝杠63与提升托31之间的螺纹配合即可实现。

同时,在手模容纳盒27内还固定有多根水平的第三水平导轨40,第三水平导轨40上往复直线运动有推板33,图19即为推板33的结构示意图,推板33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来自于第二电机32和第一丝杠61,通过第一丝杠61与固定于推板33上的丝杠螺母62之间的配合即可实现。

由于提升托31和推板33同时布置于手模容纳盒27内,而且二者之间运动方向不同,提升托31进行上下运动,而推板33则进行水平运动,为了防止二者之间产生干涉,该实施例在推板33上开设了相应的推板通孔38,同样的在提升托31上也开设了相应的通孔,使得二者之间相互嵌入,虽然相互有重叠,但能够在对方的通孔内运动,最终互不影响、互不干涉。

推板33的主要作用是带动所有的手模22实现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伸出/缩回手模容纳盒27内。推板33是由竖直推板34、上推板35和下推板36共同组成的,其结构如图19所示,在上推板35和下推板36之间还对称固定有两根第一光轴37,为了更好的实现手模22的动作,在每个手模22的上方还依次布置有第一手模固定板42、第二手模固定板43、第三手模固定板44和第四手模固定板45,也即手模22有多少,第一手模固定板42、第二手模固定板43、第三手模固定板44和第四手模固定板45也分别有多少,这四种手模固定板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均横向布置在手模22的上方,如图20所示,但这四种手模固定板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其各自的作用却并不相同,下面即对这四种手模固定板的结果分别说明。

第一手模固定板42紧挨着推板33,手模22的末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其对应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上,第一光轴37贯穿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最上面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与上推板35固定连接,最下面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固定在一个第一滑动托板46上。同时在提升托31上还固定有第二水平导轨39,第二水平导轨39的延伸方向与推板33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第二水平导轨39能够随着提升托31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而第一滑动托板46即自由滑动于该第二水平导轨39上。虽然第一光轴37贯穿了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但除了最上面和最下面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以外,其他的均在第一光轴37上呈自由状态。因此,当推板33往复直线运动时,通过第一光轴37能够带动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和所有的手模22移动。

第二手模固定板43紧邻第一手模固定板42,在上推板35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手模容纳盒27内的第四水平导轨41,该第四水平导轨41与第二水平导轨39方向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第四水平导轨41是固定在手模容纳盒27内的,而第二水平导轨39则可以随着提升托31在手模容纳盒27内上下运动。最上面的第二手模固定板43上固定有第二滑块47,该第二滑块47自由滑动在第四水平导轨41上。最下面的第二手模固定板43固定在一个第二滑动托板48上,该第二滑动托板48自由滑动于第二水平导轨39上,其他的第二手模固定板43则呈自由状态。在上推板35上还固定有第四滑块68,该第四滑块68也滑动设置于第四水平导轨41上。

此外,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和第二手模固定板43之间通过剪叉式连杆64实现连接,这种剪叉式连杆64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例如交叉式升降机等,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每个第二手模固定板43的下方还固定有图23所示的第二滑动尼龙板53,手模22贯穿在第二手模固定板43与第二滑动尼龙板53之间,并由第二滑动尼龙板53托住。

因此,当推板33在水平方向移动时,其通过第一光轴37带动所有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手模22、第二手模固定板43、第二滑动尼龙板53同步水平运动,同时第一滑动托板46、第二滑动托板48在第二水平导轨39上滑动,第二滑块47在第四水平导轨41上滑动。当提升托31在竖直方向移动时,其通过第二水平导轨39带动第一滑动托板46、第二滑动托板48同步上下移动,进而使得下面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第二手模固定板43和手模22上下相应运动,连接第一手模固定板42和第二手模固定板43的剪叉式连杆64形变,此时的第一手模固定板42和第二手模固定板43之间的距离会发生较小的改变,但由于手模22是担靠在第二滑动尼龙板53上的,因此,手模22会在第二滑动尼龙板53上稍稍滑动,并不会损坏手模22。

第三手模固定板44与第四手模固定板46设置在容纳盒通孔30处,其中,第三手模固定板44与第二手模固定板43的结构基本相似,但两者之间并没有连接关系,最上面的第三手模固定板44上固定有第三滑块49,该第三滑块49自由滑动在第四水平导轨41上,最下面的第三手模固定板44固定在第三滑动托板50上,该第三滑动托板50自由滑动在第二水平导轨39上,其余的第三手模固定板44则呈自由状态。

第四手模固定板45紧邻容纳盒通孔30,最上面的第四手模固定板45通过连接块52固定在手模容纳盒27的内壁上,最下面的第四手模固定板45直接固定在提升托31上,由提升托31带动上下运动,而其他的第四手模固定板45则呈自由状态。

此外,所有的第三手模固定板44和第四手模固定板45之间也通过剪叉式连杆64实现连接,在手模容纳盒27内还固定有竖直的第四光轴51,该第四光轴51上下贯穿所有的第四手模固定板45,使得除最上面的第四手模固定板45以外的其他第四手模固定板45能够在第四光轴51上上下运动,当然,第四光轴51并不贯穿手模22,以确保手模22能够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在每个第四手模固定板45的下表面上还固定有图24所示的第四滑动尼龙板54,该第四滑动尼龙板54与第二滑动尼龙板53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托住相应的手模22,但第四滑动尼龙板54要稍大于第二滑动尼龙板53,而且第四滑动尼龙板54伸入到第三手模固定板44的下方,能够较好地托住手模22。此外,第四滑动尼龙板54之所以伸入到第三手模固定板44的下方还具有一个其他的原因,这是由人体手部的五指长度不一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尤其是手指端部与其他四指距离较远的大拇指所决定的,由于手模22在完全缩回到手模容纳盒27内后,还需要重新伸出手模容纳盒27,以继续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而在手模22完全缩回到手模容纳盒27内后,手模22的两端相当于是通过第二滑动尼龙板53和第四滑动尼龙板54所承托起来的,若第四滑动尼龙板54没有伸入到第三手模固定板44的下方,那手模22再向外伸出时,其比较靠后的大拇指部位很容易卡在第四滑动尼龙板54的侧边处,导致手模22无法伸出手模容纳盒27,甚至会将手模22折断。如图25所示,通过这种结构的第四滑动尼龙板54,其能够承托住手模22的所有手指部位,尤其是大拇指部位,这样在手模22按图示箭头向外伸出时,五指部分才不会被卡住。

综上,对于整个手模容纳盒27来说,其不仅能够在打把框架67上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还能够随着打把框架67在第五水平导轨65上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此外,手模容纳盒27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但不论如何,其内部的各个导轨、丝杠、光轴等部件在运动时均不会发生相应干涉。通过上述结构,推板33左右移动时,可带动第一手模固定板42、第二手模固定板43、第二滑动尼龙板53同步左右移动,同时第二滑块47在第四水平导轨41上滑动,第一滑动托板46、第二滑动托板48在第二水平导轨39上滑动,其实现的是手模22的伸出或缩回;当提升托31上下移动时,可带动第二水平导轨39、第一滑动托板46、第二滑动托板48同步上下移动,同时所有的剪叉式连杆64形变,其实现的是手模22之间距离的同步调整。

在将一个手套56套在一个手模22上后,需要控制手模容纳盒27下降,以更换与撑口杆17对应的手模22,方便进行下一个手模22的打把,而手模容纳盒27的下降可通过第一电机28实现,手模容纳盒27下降的距离则是通过设置在打把框架67上的对射开关29实现的,该对射开关29通过感应手模22来控制手模容纳盒27下降,例如,在将一只手套56套在手模22上后,第一电机28控制手模容纳盒27下降,直至对射开关29再次感应到下一个手模22,第一电机28即停止,此时即可再次向手模22上打把手套56,如此重复循环即可。

由于在长时间使用后,上魔术贴5和下魔术贴9上很容易残留一些手套上的线丝,这些线丝会影响两个魔术贴与手套56之间的粘接力,为此,本发明还设置了对上魔术贴5和下魔术贴9进行清理的机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拾取框架3上设置了第一水平导轨6,第一水平导轨6上往复运动有毛刷/钢丝刷13,其动力源来自于上电机7,当需要对上魔术贴5进行清理时,将上魔术贴5移动至于毛刷/钢丝刷13相平齐的位置(如图6所示),在上电机7带动毛刷/钢丝刷13按照图6所示箭头方向左右移动多次后,即可将上魔术贴5下表面的线丝清理下来。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下魔术贴9直接选用了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其环绕在一条同步带上,而该同步带又环绕套在多个同步带轮12上,这些同步带轮12均位于撑口托板8的下方,其中一个同步带轮12由下电机11驱动,能够使得下魔术贴9、同步带在同步带轮12上循环往复运动,在下魔术贴9的下方同样设置有毛刷/钢丝刷13,毛刷/钢丝刷13与下魔术贴9的粘接面接触,当然,在粘贴手套56时,下魔术贴9是不能旋转的,在需要对下魔术贴9进行清理时,下电机11驱动下魔术贴9循环旋转即可。

下面对本发明专利对单只手套56的单个打把过程做详细说明,该打把动作重复多次进行,实现多只手套的打把。

1、各个机构处于初始位置,即手模容纳盒27处于最高状态,所有的手模22之间距离最大并伸出至手模容纳盒27外,最下面的手模22正冲撑口杆17并与其处于同一高度,两根撑口杆17之间的间距最小;

2、拾取气缸4动作控制上魔术贴5下降,利用上魔术贴5粘住输送带2上的一只手套56开口部分的上表面,并提升一个较小的高度,确保手套56的手指部分不离开输送带2;

3、拾取框架3移动,上魔术贴5粘着手套56移动,直至将其移动至下魔术贴9的上方,拾取气缸4再次控制上魔术贴5下降,将手套56按压在下魔术贴9上,使得手套56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魔术贴5、下魔术贴9粘接,拾取气缸4再次控制上魔术贴5上升一个较小的高度,将手套56的开口部分上下撑口;

4、第四电机57动作,通过齿轮齿条58驱动移动框架14移动,将两根撑口杆17插入到上下撑口后的手套56内,直至移动框架14触碰到相应的限位开关,第四电机57停止;

5、撑口气缸15或撑口电机23动作,控制两根撑口杆17分开至间距大于手模22的宽度,撑口气缸15或撑口电机23停止动作,完成手套56的左右撑口;

6、第四电机57再次动作,通过齿轮齿条58驱动移动框架14反向移动,撑口杆17撑着手套56向手模22的方向移动,将手套56逐渐套在最下面的手模22上,直至移动框架14触碰到相应的限位开关,第四电机57停止,此时的撑口杆17也已经从手套56中完全抽出,实现了手套56从撑口杆17向手模22上的转移;

7、第一电机28动作,驱动手模容纳盒27下降一定距离,该距离即两个手模22之间的高度差,通过对射开关29感应下一个手模22实现对第一电机28的控制,直至从下数第二个手模22与撑口杆17处于同一高度,第一电机28停止;

8、移动框架14、撑口杆17、上魔术贴5回到初始位置;

9、重复上述步骤2-8直至所有的手模22上均套设有手套56;

10、第五电机59动作,通过第二丝杠63控制提升托31上升,剪叉式连杆64发生形变,所有的手模22之间的间距缩小,直至所有的手套56贴合在一起,当然,手套56贴合后相互之间不应具有较大的压力,以避免手套56难以脱下;

11、第六电机66动作,打把框架67带动手模容纳盒27在第五水平导轨65上运动,直至手模22移动至输送带2的一侧停止(即脱把位置),给工作人员留出操作的空间;

12、第二电机32动作,通过第一丝杠61、丝杠螺母62控制推板33水平移动,将手模22逐渐缩回手模容纳盒27内,当手套56的开口贴近手模容纳盒27时,手套56会被容纳盒通孔30的两个侧边所阻挡,待手模22完全缩回手模容纳盒27时,所有的手套56也完全从手模22上脱了下来,工作人员只需在容纳盒通孔30处用手握住所有的手套56即可,以防止其脱下后再次松散。这样工作人员拿到的即是打把整理好后的手套,随后对其进行捆扎即可。

上述动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参与,只需将所有机构调试好后,工作人员在最后的步骤处握好脱下来的手套即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上述动作循环进行,其所打把后的手套较为整齐,不仅美观,而且便于运输、整理,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