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4923发布日期:2020-12-18 13:1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管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管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玻璃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

患者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要事先通过医院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将患者姓名、条形码、检验项目等信息打印在标签纸上,再由医护人员将标签通过手动或贴标设备自动粘贴至采血管,便于后期采血管的信息管理。传统的采血管存放方式是通过一个具有多个用于放置采血管的凹槽的托盘,将采血管分别卡置在凹槽里,在医生需要使用时再从托盘上取出采血管,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医生的工作效率较慢,引起医院采血窗口出现较多患者排队等候现象;

因此,后来便有了采血管输送机的出现,通过输送通道对采血管进行输送,并在输送通道的出料口上设置用来阻挡或放行采血管的机构,在医务人员需要使用采血管时,通过驱动对应的机构使采血管释出输送通道供其实用,但是目前的采血管输送机由于是通过单个控制机构来实现对采血管的阻挡和释放的,在释放前一采血管的瞬间,阻挡后续采血管的输送,这样的方式使得采血管的输送相对不够稳定,采血管在被阻挡的瞬间容易发生翘起、弹起的现象,导致后续采血管位置不正,最终导致采血管输送机经常出现误送、多送或漏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输送机构,在输送通道上设置隔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下一需要被输送的采血管置于备料空间当中,保证采血管输送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血管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块通道隔板,所述通道隔板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两相邻的所述通道隔板之间形成供采血管通过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为进料端,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通道隔板由所述进料端朝所述出料端方向向下倾斜,所述输送通道的宽度大于采血管的管身直径且小于采血管的管盖直径,任意两相邻的所述通道隔板的上部形成管盖通道;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端之间设置有隔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隔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下料机构与所述进料端之间;所述隔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形成备料空间,所述备料空间宽度与单个采血管的管径相匹配;所述隔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均包括阻挡状态和放行状态,并可分别在阻挡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当所述隔料机构和/或所述下料机构处于阻挡状态时,所述采血管被阻挡停留于所述输送通道,当所述隔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均处于放行状态时,所述采血管能够沿所述输送通道通过所述隔料机构以及所述下料机构从所述出料端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隔料机构包括隔料件以及隔料驱动组件;所述隔料件具有可供采血管通过的放料通道以及阻挡采血管的隔料部,所述隔料驱动组件与所述隔料件驱接,以驱动所述放料通道和所述隔料部往复切换于所述输送通道;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件以及下料驱动组件;所述下料件具有可供采血管通过的下料通道以及阻挡采血管的挡料部,所述下料驱动组件与所述下料件驱接,以驱动所述下料通道和所述挡料部往复切换于所述输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隔板的上部开设有贯通所述通道隔板相对两侧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通道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间隙,每一所述通道隔板之间的第一安装间隙相互连通;所述隔料件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间隙内,所述隔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隔料件沿所述第一安装间隙横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放料通道和所述隔料部交替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和/或管盖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隔料部设置于所述放料通道的侧沿。

进一步地,所述隔料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端以及驱动端,所述隔料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道隔板的侧部,所述隔料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隔料件固接,并可在所述输送通道的水平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隔板的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道隔板其中一侧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通道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间隙,每一所述通道隔板之间的第二安装间隙相互隔离;所述下料件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间隙内,所述下料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下料件沿所述第一安装间隙竖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下料通道和所述挡料部交替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和/或管盖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部设置于所述下料通道的上沿或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驱动组件包括固定端以及驱动端,所述下料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道隔板的上部,所述下料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下料件固接,并可在所述输送通道的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数量与所述输送通道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隔料驱动组件和所述下料驱动组件均为推拉式电磁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采血管输送机构的通道隔板由进料端朝出料端方向向下倾斜,且输送通道的宽度大于采血管的管身直径且小于采血管的管盖直径,任意两相邻的通道隔板的上部形成管盖通道,采血管在输送过程中,采血管的管盖挂置于任一两相邻的通道隔板的侧沿,置于管盖通道中,采血管的管身随自重置于输送通道当中,因通道隔板的倾斜,使采血管随自重由进料端往出料端方向滑落;

采血管在输送过程中,通过外部控制系统的驱动(如plc控制系统),在采血管统一到达隔料机构时,驱动隔料机构处于放行状态,下料机构处于阻挡状态,使单个采血管进入备料空间中,以备后续输送使用,当备料空间中具有采血管后,控制系统则驱动隔料机构恢复阻挡状态;当医务人员需要用到采血管时,通过对采血管输送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使下料机构从阻挡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处于备料空间中的采血管得以放行从出料端释出以供医务人员使用,满足每次控制采血管控制信号均只输出一个采血管,保证采血管输出的稳定性,同时挡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的状态相配合,分别用于隔料和下料,避免一个控制机构同时完成两个工序的情况,避免机构误送、多送或少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血管输送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血管输送机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料机构阻挡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料机构放行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料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阻挡状态及放行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料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通道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通道隔板;11、输送通道;12、管道通道;13、进料端;14、出料端;15、第一开口;151、第一安装间隙;16、第二开口;161、第二安装间隙;20、隔料机构;21、隔料件;22、隔料驱动组件;211、放料通道;212、隔料部;30、下料机构;31、下料件;32、下料驱动组件;311、下料通道;312、挡料部;40、备料空间;50、采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为了提高采血管50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血管50输送机构,其包括至少两块通道隔板10,通道隔板10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任意两相邻的通道隔板10之间形成供采血管50通过的输送通道11,本例中,通道隔板10具有6块,其中输送通道11为5条,可知的,通道隔板10为n块时,n为自然数且n>2,而输送通道11则为n-1条。

输送通道11一端为用于放入采血管50的进料端13,输送通道11的另一端为用于输出采血管50的出料端14,通道隔板10由进料端13朝出料端14方向向下倾斜,输送通道11的宽度大于采血管50的管身直径且小于采血管50的管盖直径,任意两相邻的通道隔板10的上部形成管盖通道,采血管50在输送过程中,采血管50的管盖挂置于任一两相邻的通道隔板10的侧沿,置于管盖通道中,采血管50的管身随自重置于输送通道11当中,因通道隔板10的倾斜,使采血管50随自重由进料端13往出料端14方向滑落。

进料端13与出料端14之间设置有隔料机构20以及下料机构30,隔料机构20设置于下料机构30与进料端13之间;隔料机构20和下料机构30之间形成备料空间40,备料空间40宽度与单个采血管50的管径相匹配,隔料机构20和下料机构30均包括阻挡状态和放行状态,并可分别在阻挡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当隔料机构20和/或下料机构30处于阻挡状态时,采血管50被阻挡停留于输送通道11,当隔料机构20和下料机构30均处于放行状态时,采血管50能够沿输送通道11通过隔料机构20以及下料机构30从出料端14排出。

本实用新型可设置控制系统(如plc控制系统),以实现对隔料机构20以及下料机构30的控制驱动,实际应用中,先将采血管50以整列的排列方式统一从进料端13放如输送通道11,采血管50的管盖挂置在通道隔板10上,随自重朝出料端14方向滑移,使进料端13与隔料机构20之间形成用于储存采血管50的储料空间,医务人员可通过观察该储料空间的采血管50多少,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采血管50,当然,也可在输送通道11和/或管盖通道较为靠近隔料机构20的一侧设置感应机构(如红外感应器),当感应机构感应不到有物料时,则提示(如通过亮灯或声响)医务人员补充采血管50。

在采血管50统一到达隔料机构20时,隔料机构20处于阻挡状态,采血管50被统一存放在隔料机构20与进料端13之间,而通过在备料空间40中设置感应器,感应备料空间40中是否存有采血管50,以对备料空间40的状态进行监控,当感应器感应到其中一个输送通道11或多个输送通道11中的备料空间40中为空缺状态时,控制系统给隔料机构20发送控制信号,使其切换为放行状态,此时的下料机构30处于阻挡状态,使处于同一列的采血管50进入备料空间40当中,而由于备料空间40的尺寸仅与单个采血管50尺寸相匹配,因此实际进入备料空间40中的采血管50只有一个,以备后续输送使用,当感应器检测到备料空间40中具有采血管50后,控制系统则驱动控制隔料机构20重新切换为阻挡状态,将处于备料空间40中的单个采血管50与与其同一列的后续采血管50相隔开,当医务人员需要用到采血管50时,通过对采血管50输送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使下料机构30从阻挡状态切换为放行状态,处于备料空间40中的采血管50得以放行从出料端14释出以供医务人员使用,满足每次控制采血管50控制信号均只输出一个采血管50,保证采血管50输出的稳定性,同时挡料机构和下料机构30之间的状态相配合,分别用于隔料和下料,避免一个控制机构同时完成两个工序的情况,避免机构误送、多送或少送的问题。

如图3-图8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隔料机构20包括隔料件21以及隔料驱动组件22,隔料件21具有可供采血管50通过的放料通道211以及阻挡采血管50的隔料部212,隔料驱动组件22与隔料件21驱接,以驱动放料通道211和隔料部212往复切换于输送通道11。

通道隔板10的上部开设有贯通通道隔板10相对两侧面的第一开口15,第一开口15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通道隔板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间隙151,每一通道隔板10之间的第一安装间隙151相互连通,本例中,通道隔板10具有6块时,每一通道隔板10上的第一安装间隙151沿输送通道11上的横向方向上相互连通,而隔料件21为一块一体整形的钣金构件,在隔料件21上开设有数量和位置均与输送通道11和管盖通道相对应的放料通道211,隔料部212设置于放料通道211的侧沿,此处,放料通道211的一侧板沿则为隔料部212。隔料件21置于第一安装间隙151内,隔料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隔料件21沿第一安装间隙151横向往复移动,以使放料通道211和隔料部212交替置于输送通道11和/或管盖通道中。

隔料驱动组件22包括固定端以及驱动端,隔料驱动组件2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通道隔板10的侧部,隔料驱动组件22的驱动端与隔料件21固接,并可在输送通道11的水平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隔料驱动组件22驱动一个隔料件21位于第一安装间隙151内横移,而本例中的放料通道211形状与采血管50的形状相匹配,隔料件21由第一安装间隙151朝第一开口15的方向延伸并围设于管盖通道,当放料通道211被隔料驱动件驱动使其与输送通道11和灌溉通道相错时,隔料机构20处于阻挡状态,位于放料通道211一侧的隔料部212处于输送通道11和灌溉通道中阻挡采血管50,而当隔料件21被驱动使得放料通道211与输送通道11和灌溉通道相重合时,隔料件21处于放行状态,隔料部212置于管盖通道的一侧以及第一安装间隙151当中,供采血管50通过。

而因为有下料机构30的存在,因此在多个输送通道11和管盖通道的情况下,驱动件则仍然只需1块即可,就算在备料空间40中有采血管50的存在,隔料件21处于放行状态也不会影响位于其中的采血管50的状态,后续的采血管50也可在隔料件21重新阻挡输送通道11和管盖通道时被阻隔于备料空间40以外。能够有效避免误送、多送的情况发生。

而下料机构30则包括下料件31以及下料驱动组件32,下料件31具有可供采血管50通过的下料通道311以及阻挡采血管50的挡料部312,下料驱动组件32与下料件31驱接,以驱动下料通道311和挡料部312往复切换于输送通道11。

具体的,通道隔板10的上部开设有连通通道隔板10其中一侧面的第二开口16,第二开口16沿竖直方向延伸以使通道隔板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间隙161,每一通道隔板10之间的第二安装间隙161相互隔离,下料机构30数量与输送通道11相对应。

与第二安装间隙161数量相对应的下料件31置于第二安装间隙161内,下料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下料件31沿第二安装间隙161竖向往复移动,以使下料通道311和挡料部312交替置于输送通道11和/或管盖通道中。下料驱动组件32包括固定端以及驱动端,下料驱动组件3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通道隔板10的上部,下料驱动组件32的驱动端与下料件31固接,并可在输送通道11的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本例中,下料件31同样为钣金件,下料件31设置在输送通道11与管盖通道的其中一侧当中,每一个输送通道11和管盖通道对应设置一个下料件31与下料驱动组件32,用于分别控制相应的输送通道11和管盖通道中的采血管50的输出,由于下料驱动组件32驱动的下料件31为竖直方向移动,因此挡料部312设置于下料通道311的上沿或下沿,本例中的下料件31中,挡料部312设置在下料通道311的下沿,挡料部312位于竖直方向上,其侧壁与输送通道11的内侧壁相互衔接,或可在输送通道11的内侧壁与置于管盖通道上的采血管50的管盖外径之间,使下料驱动组件32将下料件31往上驱动时,下料机构30处于阻挡状态,挡料部312置于管盖通道当中,挡料部312能够挡住位于管盖通道中的采血管50,由于采血管50挂置于管盖通道上时,其重心在于管盖,因此,当抵挡住采血管50的管盖时,整个采血管50能够很好地停留在备料空间40当中,而当下料驱动组件32驱动下料件31下降,处于放行状态时,挡料部312能够置于第二安装间隙161之内,下料通道311下降至与管盖通道重合连通的状态,使采血管50整体能够从输送通道11和灌溉通道中通过。

优选的,隔料驱动组件22和下料驱动组件32均为推拉式电磁铁,推拉式电磁铁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与控制系统连接能够快速的实现隔料机构20去下料机构30的配合。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采血管50位于本实用新型的采血管50输送机构中稳定地输送,同时每次动作仅输出一个采血管50,避免采血管50的误送、多送或少送的问题发生。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