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049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胶片输送装置是输送片状橡胶的装置,一般包括倾斜的输送机构及输送机构上方的压辊装置等。压辊装置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胶片紧压在输送机构上,并随输送机构和胶片的运动而滚动以将胶片运送至输送机构另一端。传统的压辊装置为圆柱形的金属压辊,如最常见的不锈钢压辊,但由于不锈钢压辊表面光滑,在输送不完全干或表面存在隔离剂的胶片时,容易与胶片表面发生打滑而无法运输胶片。另外,由于不锈钢压辊较笨重,较柔软的胶片运动至不锈钢压辊与输送机构之间最窄的位置时,胶片容易堆积在压辊前端而无法正常通过,俗称“反吐”;这么一来,上胶时需要人工将压辊抬起,才能使得胶片正常通过。其中,人工抬起压辊时需人手挤压胶片,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被压辊压到手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具有有效输送胶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装置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压辊组件和控制柜;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运行的输送驱动源;所述压辊组件包括压辊支架、压辊驱动源和压轮组;压辊支架架设于所述输送机构倾斜向下的一端上方;压辊驱动源设于压辊支架上,且其驱动端与压轮组驱动连接以驱动压轮组靠近或远离输送带;所述控制柜分别与输送驱动源和压辊驱动源电连接。

本方案通过压辊驱动源与压轮组驱动连接的设置,实现压轮组升降的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采用压轮组代替传统的单一的金属压辊,避免金属压辊与胶片之间的打滑现象,进而有利于减少因打滑而引起的“反吐”现象,有利于提高胶片运输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支架;所述压辊支架包括支撑梁、两支撑臂和升降架;所述支撑梁通过分别与输送支架的相对两侧固接的所述两支撑臂架设于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升降架一端与设置于两支撑臂之间的连接轴轴接,另一端设有安装轴;所述压轮组轴设于所述安装轴外围;所述压辊驱动源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且其驱动端与所述升降架驱动连接。此处通过升降架的一端与连接轴轴接、另一端设有压轮组,且通过压辊驱动源驱动升降架,实现压轮组升降的自动化、可控化,有利于降低装置的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升降架绕连接轴转动并带动压轮组进行升降的方式相对于采用压辊驱动源直接驱动压轮组的方式,能够增大压轮组的位移范围,增大压轮组与输送带间的空间,从而更加方便人工上胶操作。

可选的,所述压轮组包括若干压轮,若干压轮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轴外围。通过若干压轮间隔设置,可以使得胶片同时与不同压轮接触,避免胶片只接触一个压轮而容易因该压轮发生打滑现象而无法被运输,有利于分散了压轮组与胶片之间的接触面,减少打滑现象,增强本装置对胶片运输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升降架包括两连接臂和设置于两连接臂之间的连接梁;所述两连接臂在同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轴轴接,在同侧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安装轴。通过简单的结构设置,不仅降低了制造难度,还能在实现压辊驱动源带动升降架绕连接轴转动的前提下,减轻升降架的重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压辊驱动源的能耗。

可选的,所述压轮组设有两组;两组压轮组分别设于两连接臂的安装轴外围,且每组压轮组包括分别轴接于安装轴两端端部的两压轮。通过对称设置的压轮,使得胶片输送过程中受到的压轮的摩擦力平衡,防止受力不平衡引起的胶片横向偏移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压辊驱动源包括两伸缩机构;所述两伸缩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两连接臂驱动连接。通过伸缩机构与升降架驱动连接的方式,改变伸缩机构与升降架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实现升降架绕连接轴转动,使得升降架的控制更加简便。

可选的,两伸缩机构的驱动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升降架铰接;所述连接件呈u型,连接件的封闭端与伸缩机构的驱动端连接,开口端套设于升降架并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架铰接。通过u型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升降架在绕连接轴转动的过程中与伸缩机构连接处的角度可变,提高了伸缩机构与升降架连接的灵活性和连贯性。

可选的,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辊驱动源控制按钮、输送驱动源控制按钮和安全急停按钮。通过操作控制柜上的按钮输入指令,可实现对该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各模块单元的控制,操作方便、安全。

可选的,新型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辊;所述输送机构倾斜向下的一端为进料端;所述多个限位辊均竖直设于所述进料端的进料口两侧。通过限位辊的设置,防止胶片发生左右位移而造成胶片偏离输送机构,有利于新型胶片输送装置有效、高效地进行胶片输送。

可选的,新型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导向辊;所述输送机构倾斜向下的一端为进料端;所述多个导向辊水平设置于输送机构进料端的进料口处。通过导向辊的设置,在胶片进入输送机构之前预先对其进行导向、拉直等预操作,有利于减少胶片褶皱、堆叠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胶片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压辊组件;11-压辊驱动源;12-压轮组;13-压辊支架;131-支撑梁;132-支撑臂;14-升降架;141-连接轴;142-安装轴;143-连接臂;144-连接梁;15-连接件;

2-输送机构;21-输送带;22-输送支架;

3-控制柜;4-限位辊;5-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顶”、“底”、“内”、“外”、“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一种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2、压辊组件1和控制柜3;输送机构2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带21和驱动输送带21运行的输送驱动源;压辊组件1包括压辊支架13、压辊驱动源11和压轮组12;压辊支架13架设于输送机构2倾斜向下的一端上方;压辊驱动源11设于压辊支架13上,且其驱动端与压轮组12驱动连接以驱动压轮组12靠近或远离输送带21;控制柜3分别与所述输送驱动源和压辊驱动源11电连接。

以下,说明一下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实现胶片传输的过程:

上胶时,通过控制柜3输入指令控制压辊驱动源11工作,以驱动压辊支架13远离输送带21;待将胶片前端放置于输送带21上后,再通过控制柜3输入指令控制压辊驱动源11工作,以驱动压辊支架13靠近输送带21并使压轮组12接触输送带21上的胶片;随后,通过控制柜3控制所述输送驱动源工作,以驱动输送带21传送,实现胶片的传送。

采用压辊驱动源11与压轮组12驱动连接的设置,实现压轮组12升降的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采用压轮组12代替传统的单一的金属压辊,避免金属压辊与胶片之间的打滑现象,进而有利于减少因打滑而引起的“反吐”现象,有利于提高胶片运输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输送机构2还包括用于支撑输送带21的输送支架22;压辊支架13包括支撑梁131、两支撑臂132和升降架14;支撑梁131通过分别与输送支架22的相对两侧固接的所述两支撑臂132架设于输送带21的上方;升降架14一端与设置于两支撑臂132之间的连接轴141轴接,另一端设有安装轴142;压轮组12轴设于安装轴142外围;压辊驱动源11安装于支撑梁131,且其驱动端与升降架14驱动连接。压辊驱动源11驱动升降架14使得升降架14绕位于其一端的连接轴141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架14另一端的压轮组12运动,实现压轮组12升降的自动化、可控化,有利于降低装置的操作难度;同时,通过升降架14绕连接轴141转动并带动压轮组12进行升降的方式相对于采用压辊驱动源11直接驱动压轮组12的方式,能够增大压轮组12的位移范围,增大压轮组12与输送带21间的空间,从而更加方便人工上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压轮组12包括若干压轮,所述若干压轮间隔设置于安装轴142外围,通过若干压轮间隔设置,可以使得胶片同时与不同压轮接触,避免胶片只接触一个压轮而容易因该压轮发生打滑现象而无法被运输,有利于分散了压轮组12与胶片之间的接触面,减少打滑现象,增强本装置对胶片运输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为增强压轮组12与胶片之间的摩擦力,每个压轮为橡胶制成的压轮。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打滑现象的发生,压轮的轮周设有防滑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升降架14包括两连接臂143和设置于两连接臂143之间的连接梁144;两连接臂143在同侧的一端分别与连接轴141轴接,在同侧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安装轴142。升降架14简单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制造难度,还能在实现压辊驱动源11带动升降架14绕连接轴141转动的前提下,减轻升降架14的重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压辊驱动源11的能耗。

在一实施例中,压轮组12设有两组;两组压轮组12分别设于两连接臂143的安装轴142外围,且每组压轮组12包括分别轴接于安装轴142两端端部的两压轮。压轮对称设置,有利于胶片在输送过程中受到的压轮的摩擦力平衡,防止受力不平衡引起的胶片横向偏移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辊驱动源11包括两伸缩机构;所述两伸缩机构的驱动端分别与所述两连接臂143驱动连接。通过两伸缩机构分别与两连接臂143驱动连接的设置,使得升降架14的受力更平衡、动力更充足;另外,伸缩机构与升降架14驱动连接的方式,改变伸缩机构与升降架14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实现升降架14绕连接轴141转动,使得升降架14的控制更加简便。

在一实施例中,两伸缩机构的驱动端分别通过连接件15与升降架14铰接;连接件15呈u型,连接件15的封闭端与伸缩机构的驱动端连接,开口端套设于升降架14并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架14铰接。伸缩机构与升降架14的角度会随升降架14的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通过u型连接件15的设置,使得升降架14在绕连接轴141转动的过程中与伸缩机构连接处的角度可变,提高了伸缩机构与升降架14连接的灵活性和连贯性。其中,在升降架14包括两连接臂143和设置于两连接臂143之间的连接梁144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两伸缩机构的驱动端上的连接件15的开口端可以分别套设于所述两连接臂143上,并通过铰接轴分别与所述两连接臂143铰接。

在一实施例中,伸缩机构为气缸。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控制柜3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辊驱动源控制按钮、输送驱动源控制按钮和安全急停按钮。通过操作控制柜3上的按钮输入指令,可实现对该新型胶片输送装置各模块单元的控制,操作方便、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胶片发生偏移,新型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辊4;输送机构2倾斜向下的一端为进料端;多个限位辊4均竖直设于所述进料端的进料口两侧,如图1所示。在左右两侧的限位辊4的限位作用下,胶片不容易发生偏移,有利于新型胶片输送装置有效、高效地进行胶片输送。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辊4设有两个,分别设于进料口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新型胶片输送装置还包括多个导向辊5;输送机构2倾斜向下的一端为进料端;多个导向辊5水平设置于输送机构2进料端的进料口处,如图1所示。胶片在进入进料端之前,经过导向辊5的导向、压直等预处理,减少胶片褶皱、堆叠等现象,进而有利于减少输送带21的“反吐”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辊5设有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