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0377发布日期:2020-11-25 14:3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



背景技术:

smt行业中,有些物料的宽度较大,其宽度会在24mm以上,因此重量很大,这些物料卷收在料盘上,并将料盘放置于供料装置的物料支撑架上,在供料时,料盘相对物料支撑架转动,以实现卷收在料盘上的物料被传送出去,如图1所示,然而,由于物料重量大,且料盘与物料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因而,供料装置拉不动物料,导致物料不能到达正确的取料位置而频繁报警停机,同时,由于物料未传送至正确的取料位置,则会导致物料无法被吸嘴吸取到,而这些未被吸取的物料则会掉入垃圾桶,可见,目前的技术会导致生产效率慢,且报废率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包括一对托板,所述托板间隔且对称设置,两托板的同一端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滚动件连接为一体,由一对托板及两托板之间的滚动件围成供料盘一部分插入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在需要供料时,将供料托架置于物料支撑架上,再将收卷有物料的料盘部分插入供料托架中,使料盘插入供料托架的部分的边缘与供料托架内的滚动件接触,在拉动料盘上的物料时,料盘可随滚动件原位转动,大幅降低料盘与物料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料盘顺畅转动,使物料能够快速且及时到达正确的取料位置,避免因无法取料或取错料而导致停机或者物料报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于物料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对托板1,所述托板1间隔且对称设置,两托板1的同一端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滚动件2连接为一体,由一对托板1及两托板1之间的滚动件2围成供料盘一部分插入的容纳空间3。滚动件2的个数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滚动件2,确保供料托架平稳放置。

所述托板1连接滚动件2的一端呈与物料支撑架4的弧度相适应的弧形,多个滚动件2沿托板1的弧形边缘间隔设置。由于托板1与物料支撑架4接触的边缘呈弧形,便于供料托架平稳的置于物料支撑架4上,也便于料盘的边缘能够与多个滚动件2大面积接触,取拿方便。

所述滚动件2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与两托板1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套筒5,套筒5可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轴连接,也可以通过增大套筒5的内径,使其内径大于固定轴外径,从而在摩擦力作用下可使套筒5相对于固定轴转动;所述滚动件2也可以是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与对应端的托板1可转动连接。

在托板1的弧形边缘上设置有凸板6,在凸板6上设置有可卡在物料支撑架4的杆件上的卡槽7。通过在托板1的弧形边缘上设置凸板6,可在供料托架连接于物料支撑架4上时,供料托架的弧形边缘距离物料支撑架4一定距离,避免滚动件2与物料支撑架4之间发生干涉;通过设置卡槽7卡在物料支撑架4的杆件上,保证供料托架可以稳固的连接于物料支撑架4上,避免其晃动。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托板(1),所述托板(1)间隔且对称设置,两托板(1)的同一端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滚动件(2)连接为一体,由一对托板(1)及两托板(1)之间的滚动件(2)围成供料盘一部分插入的容纳空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连接滚动件(2)的一端呈与物料支撑架(4)的弧度相适应的弧形,多个滚动件(2)沿托板(1)的弧形边缘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2)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与两托板(1)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套筒(5);或者所述滚动件(2)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与对应端的托板(1)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托板(1)的弧形边缘上设置有凸板(6),在凸板(6)上设置有可卡在物料支撑架(4)的杆件上的卡槽(7)。


技术总结
一种供料装置中的供料托架,在需要供料时,将供料托架置于物料支撑架上,再将收卷有物料的料盘部分插入供料托架中,使料盘插入供料托架的部分的边缘与供料托架内的滚动件接触,在拉动料盘上的物料时,料盘可随滚动件原位转动,大幅降低料盘与物料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料盘顺畅转动,使物料能够快速且及时到达正确的取料位置,避免因无法取料或取错料而导致停机或者物料报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任兰枝;高龙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