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6342发布日期:2020-12-18 13: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生产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多头退火并丝收线机,包括沿出线方向上依次设置的退火机、主动引取机、被动引取机、断线停机检测架和若干收线机,退火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退火炉、冷却装置、吹干装置和烘干箱,退火炉倾斜设置,并且下方设置有放线装置,主动引取机牵引退火机处理后的线材并送入被动引取机内,被动引取机将线材送入收线机中,断线停机检测架用于在被动引取机与收线机之间检测线材是否断线。

参照图1与图2,主动引取机包括主动引取滚筒21,主动引取滚筒21设置在主动支架22上,主动引取滚筒21与动力电机23连接,动力电机23与变频器24连接,主动引取滚筒21上还设置有测速套25和测速开关26,主动支架22上设置有两个主动过线导轮架27以及用于支撑主动过线导轮架27的支撑杆11,主动支架22上还设置有线速表221、调速电位器222和引取启动控制开关223。退火后的线材从第一个主动过线导轮架27穿入,然后绕卷到主动引取滚筒21后从第二个主动过线导轮架27穿出,主动引取滚筒21由动力电机23带动转动,实现线材的引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支撑杆11通过螺钉固定于主动支架22上,当需要根据实际并丝生产情况调节两个主动过线导轮架27之间的距离时,则需要一个个拧松螺栓,较为不便,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其具有快速调节导轮架间距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引取机以及设置于第一引取机下游的第二引取机,所述第一引取机包括支架、两个沿支架长度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过线导轮架,每个所述过线导轮架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支撑过线导轮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过线导轮架的一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盘转动角度的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杆远离转盘的一端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供过线导轮架插入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c型的安装座、以及穿设在安装座上的销轴,所述转盘的圆周侧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供销轴插入的插销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销轴的圆周侧面上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安装座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板、靠近销轴插入端的第二固定板以及两根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与限位柱配合的定位柱,所述销轴上套设有位于限位柱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压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的圆周侧面上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槽配合的第二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取机的转速小于第二引取机的转速,所述第一引取机的转速为200-220r/min,所述第二引取机的转速为210-230r/min。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转盘与定位组件的设置,生产前需调节两个过线导轮架间的距离时,转动转盘至指定角度,然后利用定位组件固定住,再将过线导轮架插入支撑杆的通孔中,即可完成调试,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插销与插销孔的设置,生产前需调节两个过线导轮架间的距离时,转动转盘至指定角度,转动销轴使得限位柱不再抵靠定位柱,向前推动销轴,使得销轴插入对应的插销孔,即可完成定位,方便快捷;

3、由于第一引取机的转速小于第二引取机的转速,可以更稳定地调节控制引取时的张力,提高后期并丝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主动引取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被动引取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销轴未插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用于展示销轴插入插销孔定位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支撑杆;12、过线导轮架;21、主动引取滚筒;22、主动支架;23、东力电机;24、变频器;25、测速套;26、测速开关;27、主动过线导轮架;3、转盘;31、插销孔;4、销轴;41、限位柱;42、压簧;5、安装座;51、第一固定板;52、第二固定板;53、定位柱;6、通孔;7、第一环形槽;8、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并丝用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引取机以及设置于第一引取机下游的第二引取机,第一引取机的转速小于第二引取机的转速,第一引取机的转速为200-220r/min,第二引取机的转速为210-230r/min。由于第一引取机的转速小于第二引取机的转速,可以更稳定地调节控制引取时的张力,提高后期并丝质量。

参照图3与图4,第一引取机包括支架1、两个沿支架1长度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过线导轮架12,每个过线导轮架12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支撑过线导轮架12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倾斜设置。支撑杆11远离过线导轮架12的一端连接有转盘3,转盘3转动连接于支架1上,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盘3转动角度的定位组件,支撑杆11远离转盘3的一端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供过线导轮架12插入的通孔6。

参照图3与图6,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螺钉固定在支架1上的c型的安装座5、以及穿设在安装座5上的销轴4,转盘3的圆周侧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供销轴4插入的插销孔31。安装座5包括第一固定板51和第二固定板52,第一固定板51平行于第二固定板52且第二固定板52靠近销轴4的插入端。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52上均开设有供销轴4穿过的让位孔。安装座5上还焊接有两根位于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52之间的定位柱53,定位柱53对称设置在销轴4的两侧,销轴4的圆周侧面上等距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柱41,销轴4上套设有位于限位柱41与第一固定板51之间的压簧42,两根定位柱53之间的距离大于压簧42的外径。当销轴4处于插入插销孔31定位状态时,限位柱41抵靠于定位柱53,防止销轴4后退从插销孔31中退出,从而保证销轴4定位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3与图5,生产前需调节两个过线导轮架12间的距离时,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不再抵靠定位柱53,向后回拉销轴4使得销轴4从插销孔31中退出,此时压簧42被压缩,再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抵紧定位柱53;接着,转动转盘3至指定角度,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不再抵靠定位柱53,被压缩的压簧42回复弹性形变,向前推动销轴4,使得销轴4插入对应的插销孔31,即可完成定位,方便快捷。

参照图5与图6,为了使定位柱53与限位柱41抵靠更紧密,定位柱53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环形槽7,限位柱41的圆周侧面上也开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二环形槽8。通过第一环形槽7与第二环形槽8的配合,使得定位柱53与限位柱41之间卡嵌更紧密,引取机运作产生振动时定位柱53与限位柱41不会产生相对晃动,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销轴4处于插入插销孔31定位状态时,限位柱41抵靠于定位柱53,防止销轴4后退从插销孔31中退出,从而保证销轴4定位时的稳定性。

生产前需调节两个过线导轮架12间的距离时,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不再抵靠定位柱53,向后回拉销轴4使得销轴4从插销孔31中退出,此时压簧42被压缩,再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抵紧定位柱53;接着,转动转盘3至指定角度,转动销轴4使得限位柱41不再抵靠定位柱53,被压缩的压簧42回复弹性形变,向前推动销轴4,使得销轴4插入对应的插销孔31,即可完成定位,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