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吊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5656发布日期:2020-12-08 13:3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吊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吊装具。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工程逐渐成熟,装配式工程占建筑施工的比例越来越大,而混凝土预制件吊装则是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

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可以对某地区进行大范围的大风预警,但是无法准确预报局部地区的突发性阵风。混凝土预制件由于体积大、重量沉、安装时间长,所以构件吊装安全系数比常规物料吊运更低,同时由于装配式形状的因素,迎风面积大,受到的瞬时风荷载较高,经常发生吊具损坏、吊绳断裂等安全事故。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吊装具,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新型吊装具,其结构合理,将吊装具与风速监测结合,解决了传统塔吊风速监控设备不易安装、不宜维护及风速测试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升了风速监测对塔吊操作的指导意义,保障了塔吊的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吊装具,其包括吊装具主体,吊装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塔吊摆臂移动部的挂耳,吊装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吊装物品的吊环;其中,所述吊装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以测量吊装具所处位置的风速,所述风速传感器与塔吊的控制部连接以根据风速传感器测量数据控制吊装具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耳位于吊装具主体的中部位置,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于挂耳的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还配置有数据采集器,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模数转换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塔吊的控制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zigbee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为恒温式风速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为恒温式热线风速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件,其位于吊装具主体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风速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其分散设置于吊装具主体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风速传感器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还配置有电源模块,其为风速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数据采集器及无线传输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吊装具,其结构合理,将吊装具与风速监测结合,解决了传统塔吊风速监控设备不易安装、不宜维护及风速测试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升了风速监测对塔吊操作的指导意义,保障了塔吊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吊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控制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吊装具在塔吊上应用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00.信息塔吊具;

10.塔吊具主体;20.挂耳;30.吊环;40.风速传感器;41.模数转换器;42.数据采集器;43.无线传输模块;44.防护罩;50.控制部;

200.塔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吊装具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吊装具的相关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吊装具100包括吊装具主体10,吊装具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塔吊摆臂移动部的挂耳20,吊装具主体1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吊装物品的吊环30;其中,所述吊装具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40以测量吊装具所处位置的风速,所述风速传感器40与塔吊的控制部50连接以根据风速传感器40测量数据控制吊装具的移动。

由于用于测量风力的风速传感器40设置在吊装具100的上部,而传统的她点风速监测装置设置在塔吊的顶部,解决了传统塔吊风速监控装置不易安装、不宜维护,风速测试位置不准确,无法对塔吊吊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同时,风速测试位置位于吊装具的位置,有效提高了监测地点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挂耳20位于吊装具主体10的中部位置,所述风速传感器40设置于挂耳20的下部。具体地,所挂耳20为一环状结构,其焊接于吊装具主体10的中部位置,所述风速传感器40设置在挂耳20环状结构的下部,如图2所示。为保障风速传感器40的安全性,防止外界物体对其监测结果的干扰,风速传感器40的上部还设置有防护罩44,所述防护罩44罩设于风速传感器40的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44为一防护板,防护板的四角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焊接于吊装具主体10的上表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控制部的连接示意图,所述风速传感器40还配置有数据采集器42,所述风速传感器40通过模数转换器41与数据采集器4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42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3与塔吊的控制部50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无线传输模块43为zigbee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43为zigbee传输模块。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的技术,其具有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的特点,zigbee传输模块可以在100m范围内进行短距离实时信号传输,一般塔吊的控制部50设置在塔吊驾驶室内,有效保障风速传感器40的检测数据无线传输至塔吊的控制部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速传感器40为恒温式风速传感器。优选地,所述风速传感器40为恒温式热线风速传感器。所述恒温式热线风速传感器包括感测元件,其为一根通以电流而被加热的细金属丝,其设置于通道内。当气体流过细金属丝时,则将带走一定的热量,此热量与流体的速度有关。改变加热的电流使气体带走的热量得以补充,而使金属丝的电阻值保持不变;这时流速愈大则所需电流也愈大,根据所需施加的电流则可得知流体的速度,也即可以获取该位置的风速。

风速传感器40检测输出电流,该电流经过模数转换器41,输出的数字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器42,数据采集器42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3发送至塔吊的控制部50,控制部50预先设置风速危险值,当风速传感器40检测的风速超过危险值时,则控制部50停止塔吊作业,有效对塔吊作业进行指导。本申请有效解决了塔吊作业场地突发大风对塔吊作业的影响,保证了塔吊作业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风速传感器40的数量为一件,其位于吊装具主体10的顶面。作为一种变体,所述所述风速传感器40的数量为多个,其分散设置于吊装具主体10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40还配置有电源模块,其为风速传感器40、模数转换器41、数据采集器42及无线传输模块43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纽扣电池,有效保证新型吊装具作业的便捷性。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吊装具100在塔吊200上应用的示意图,所述新型吊装具100设置在塔吊200摆臂上的移动部,其通过耳挂20与移动部连接,所述吊装具主体10的顶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40以测量吊装具所处位置的风速,所述风速传感器40与塔吊的控制部50连接以根据风速传感器40测量数据控制吊装具的移动。解决了传统塔吊风速监控装置不易安装、不易维护及风速测试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新型吊装具100有效提高了风速测试位置的准确性,能够应对塔吊现场突发性阵风对塔吊作业的影响,有效保证塔吊运行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一种新型吊装具,其结构合理,将吊装具与风速监测结合,解决了传统塔吊风速监控设备不易安装、不宜维护及风速测试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升了风速监测对塔吊操作的指导意义,保障了塔吊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