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2921发布日期:2020-12-01 10:4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盘给料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



背景技术:

传统圆盘给料机的套筒上只有一个出料口,一台圆盘给料机安装在一个料仓或振动漏斗下,将料仓里的物料通过圆盘给料机的出料口朝一个方向输送到皮带机上。数台圆盘给料机设置在同一条皮带机的一侧,实现一种或数种物料的给料、配料。为满足生产需求,厂房需要布置数条皮带机输送物料,相应就需要布置数倍的圆盘给料机来匹配,使得厂房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实现对同一圆盘给料机单向或者双向出料的灵活控制,从而解决现有圆盘给料机只能单向出料导致厂房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多、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出料口;每一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铰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位于筒体的外侧并可朝向出料口转动以封闭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安装有刮刀,所述刮刀向筒体的外侧延伸并可朝向筒体的外周面收折。

进一步,所述筒体的上部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分别与导料板和刮刀相连的导向装置。

进一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孔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孔设置在凸缘上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垂直穿过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与导料板连接;所述第二导向孔设置在凸缘上不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上端垂直穿过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杆的下端与刮刀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呈弧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与凸缘的上端面贴合的挡肩,并且分别套装有固定在凸缘的上端面上的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设有容纳挡肩并防止挡肩向上窜动的空腔。

进一步,所述导料板呈向筒体的外侧弯曲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刮刀铰接在出料口的另一端,朝向筒体的外周面转动。

进一步,所述刮刀为伸缩板。

进一步,所述筒体呈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套筒的筒体上设置两个相对的出料口,同时在每一出料口处设置独立受控的可转动的导料板,实现每个出料口独立的开启和关闭,圆盘给料机既可以单向出料,也可以基于生产需要而双向出料,从而使厂房生产线布局更加优化,减小占地面积,减少设备数量,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装置分别控制每一导料板和刮刀的转动,从而调整、固定导料板和刮刀的位置,对每一出料口独立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导向和限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套筒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套筒单向出料状态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套筒双向出料状态的仰视图;

图5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

附图标记:筒体1、凸缘11、导料板2、刮刀3、第一导向孔4、第一导向杆5、第二导向孔6、第二导向杆7、挡肩8、支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盘给料机的双向出料的套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出料口;每一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铰接有导料板2,所述导料板2位于筒体1的外侧并可朝向出料口转动以封闭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安装有刮刀3,所述刮刀3向筒体1的外侧延伸并可朝向筒体1的外周面收折。

具体的,所述导料板2呈向筒体1的外侧弯曲的弧形,提高导料板2将出料口封闭时筒体1内的储料空间。所述筒体1正对圆盘给料机的转盘有间隙地罩在转盘的上方,筒体1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便于将料仓中的物料引导并聚拢到转盘的中心区域,防止撒料。所述筒体1的上部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1,所述凸缘11上设有分别与导料板2和刮刀3相连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孔4、第一导向杆5、第二导向孔6和第二导向杆7;所述第一导向孔4呈弧形,设置在凸缘11上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一导向杆5的上端垂直穿过第一导向孔4,第一导向杆5的下端与导料板2连接,其中,导料板2分为固定段和活动段,导料板2的固定段焊接在靠近出料口位置的筒体1的外周面上,导料板2的活动段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段铰接,活动段的外弧面上设有连接部以连接第一导向杆5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孔6也呈弧形,设置在凸缘11上不与出料口相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导向杆7的上端垂直穿过第二导向孔6,第二导向杆7的下端与刮刀3连接,其中,刮刀3分为固定段和活动段,刮刀3的固定段焊接在靠近出料口位置与导料板2相对侧的筒体1的外周面上,刮刀3的活动段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段铰接,活动段的靠向筒体1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部以连接第二导向杆7的下端。导向装置分别控制每一导料板2和刮刀3的转动,从而调整、固定导料板2和刮刀3的位置,对每一出料口独立的开启和关闭进行导向和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刮刀3可以是一个伸缩板,刮刀3自身长度可调节,此时无需第二导向孔6和第二导向杆7的设计。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杆5(以及第二导向杆7)的上端分别设有与凸缘11的上端面贴合的挡肩8,第一导向杆5的上端套装有支座9,通过穿过该支座9和凸缘11的螺栓及旋在螺栓两头的螺母将支座9固定在凸缘11的上端面上,所述支座9的内部设有容纳挡肩8并防止挡肩8向上窜动的空腔。

圆盘给料机的转盘顺时针旋转,当需要单向出料时,如图3所示,将其中一出料口位置的第一导向杆5沿第一导向孔4移到远离筒体1的位置并通过支座9固定,该出料口位置的第一导向杆5带动与其连接的导料板2转动,以打开该出料口,从该出料口出料;另外将该出料口位置的第二导向杆7沿第二导向孔6移到远离筒体1的位置并通过支座9固定,此时与该第二导向杆7连接的刮刀3向筒体1的外侧笔直延伸,以便卸料、排料。同时,将另一出料口位置的第一导向杆5沿第一导向孔4移到靠近筒体1的位置并通过支座9固定,该另一出料口位置的第一导向杆5带动与其连接的导料板2转动,以封闭该出料口;将该另一出料口位置的第二导向杆7沿第二导向孔6移到靠近筒体1的位置并通过支座9固定,此时与该第二导向杆7连接的刮刀3处于折叠收起的状态。

圆盘给料机的转盘顺时针旋转,当需要双向出料时,如图4所示,将两个出料口均打开,同时将两个出料口位置的刮刀3转动到笔直延伸状态,即可实现双向出料。

每个出料口独立的开启和关闭,圆盘给料机既可以单向出料,也可以基于生产需要而双向出料,从而使厂房生产线布局更加优化,减小占地面积,减少设备数量,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