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5840发布日期:2020-12-08 13:3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



背景技术:

水电站地下厂房桥式起重机装设于地下厂房岩壁轨道梁上,因地下厂房的岩壁轨道梁受山体的影响,经过一段时期后会发生位移或变形,这将使安装于轨道梁上的轨道也会发生位移或变形,若该位移或变形量超过车轮与轨道的间隙,将导致车轮的轮缘干涉而啃轨,增加桥式起重机的运行阻力,严重的有可能会出现脱轨现象。

公开号为cn206944857u,公开日为2018年01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多功能桥式起重机起升小车轨道安装辅助工具,设置在平行的左轨道和右轨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检测装置和从动检测装置,所述主动检测装置与所述从动检测装置通过横梁连接,所述主动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左轨道上,所述从动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右轨道上。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多功能桥式起重机起升小车轨道安装辅助工具,仅能够使起升小车运行轨道的安装顺利进行,提高轨道安装便捷性。但是当轨道发生变形时,不能检测出轨道的间距,从而无法判断出桥式起重机车轮轮缘与轨道是否有啃轨现象,不能保障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本实用新型检测小车跟随桥式起重机在轨道上无间隙贴合行走,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反射板的配合,能够精确检测出轨道间距,有效判断桥式起重机车轮轮缘与轨道是否有啃轨现象,保障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包括与桥式起重机行走台车架连接的支架、第一台车架和第二台车架,第一台车架和第二台车架上均安装有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轴、第一连接梁、第二销轴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通过第一销轴与支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通过第二销轴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所述第一台车架通过第一水平铰轴与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所述第二台车架通过第二水平铰轴与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台车架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台车架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

所述第一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一调整垫,第一调整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台车架上,第一调整垫位于第一台车架与第一水平铰轴之间,第二台车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和第二调整垫,第二调整垫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二台车架上,第二调整垫位于第二台车架与第二水平铰轴之间。

所述车轮包括第一半轮、第二半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螺栓,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在螺栓的一端,第二弹簧套在螺栓的另一端。

所述螺栓为两根,两根螺栓对称布置在车轮上。

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反射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轨道发生位移时,由于第一连接梁通过第一销轴与支架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梁就能够绕着支架的一端转动,第二连接梁通过第二销轴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就能够绕着支架的另一端转动;第一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第一台车架通过第一水平铰轴与第一连接梁连接,第一台车架会绕第一连接梁转动,第二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第二台车架通过第二水平铰轴与第二连接梁连接,当轨道发生位移时,第二台车架会绕第二连接梁转动,从而使检测小车的车轮始终能贴合轨道行走而不发生偏斜;第一台车架的车轮在其中一根轨道上行走,第二台车架的车轮在另一根轨道上行走,激光测距传感器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反射板发射激光脉冲,经反射板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激光测距传感器,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激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检测出轨道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梁通过第一销轴与支架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通过第二销轴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第一台车架通过第一水平铰轴与第一连接梁连接,第二连接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第二台车架通过第二水平铰轴与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一台车架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台车架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使用时,检测小车跟随桥式起重机在轨道上无间隙贴合行走,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反射板的配合,激光测距传感器记录并处理从激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精确检测出轨道间距,有效判断桥式起重机车轮轮缘与轨道是否有啃轨现象,保障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第一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一调整垫,第一调整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第一台车架上,第一调整垫位于第一台车架与第一水平铰轴之间,第二台车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和第二调整垫,第二调整垫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第二台车架上,第二调整垫位于第二台车架与第二水平铰轴之间,通过设置调整垫,能够调整水铰轴垂直方向位置。

3、本实用新型,车轮包括第一半轮、第二半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螺栓,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在螺栓的一端,第二弹簧套在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保持车轮与轨道贴合行走,以适应轨道宽度因制作公差产生的微小变化。

4、本实用新型,螺栓为两根,两根螺栓对称布置在车轮上,能够进一步保障车轮与轨道始终处于平行贴合状态。

5、本实用新型,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反射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够更好的检测光信号,准确记录并处理从激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提高轨距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

图中标记:1、支架,2、第一台车架,3、第二台车架,4、车轮,5、第一销轴,6、第一连接梁,7、第二销轴,8、第二连接梁,9、第一水平铰轴,10、第二水平铰轴,11、激光测距传感器,12、反射板,13、第一螺栓,14、第一调整垫,15、第二螺栓,16、第二调整垫,17、第一半轮,18、第二半轮,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包括与桥式起重机行走台车架连接的支架1、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上均安装有车轮4,还包括第一销轴5、第一连接梁6、第二销轴7和第二连接梁8,所述第一连接梁6通过第一销轴5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8通过第二销轴7与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9,所述第一台车架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9与第一连接梁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10,所述第二台车架3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0与第二连接梁8连接,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1,第二台车架3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12。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梁6通过第一销轴5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8通过第二销轴7与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梁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9,第一台车架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9与第一连接梁6连接,第二连接梁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10,第二台车架3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0与第二连接梁8连接,第一台车架2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1,第二台车架3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12,使用时,检测小车跟随桥式起重机在轨道上无间隙贴合行走,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11和反射板12的配合,激光测距传感器11记录并处理从激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精确检测出轨道间距,有效判断桥式起重机车轮4轮缘与轨道是否有啃轨现象,保障桥式起重机的运行稳定性。

实施例2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包括与桥式起重机行走台车架连接的支架1、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上均安装有车轮4,还包括第一销轴5、第一连接梁6、第二销轴7和第二连接梁8,所述第一连接梁6通过第一销轴5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8通过第二销轴7与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9,所述第一台车架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9与第一连接梁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10,所述第二台车架3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0与第二连接梁8连接,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1,第二台车架3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12。

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3和第一调整垫14,第一调整垫1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在第一台车架2上,第一调整垫14位于第一台车架2与第一水平铰轴9之间,第二台车架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5和第二调整垫16,第二调整垫16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在第二台车架3上,第二调整垫16位于第二台车架3与第二水平铰轴10之间。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台车架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3和第一调整垫14,第一调整垫1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在第一台车架2上,第一调整垫14位于第一台车架2与第一水平铰轴9之间,第二台车架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5和第二调整垫16,第二调整垫16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在第二台车架3上,第二调整垫16位于第二台车架3与第二水平铰轴10之间,通过设置调整垫,能够调整水铰轴垂直方向位置。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3,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包括与桥式起重机行走台车架连接的支架1、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上均安装有车轮4,还包括第一销轴5、第一连接梁6、第二销轴7和第二连接梁8,所述第一连接梁6通过第一销轴5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8通过第二销轴7与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9,所述第一台车架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9与第一连接梁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10,所述第二台车架3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0与第二连接梁8连接,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1,第二台车架3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12。

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3和第一调整垫14,第一调整垫1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在第一台车架2上,第一调整垫14位于第一台车架2与第一水平铰轴9之间,第二台车架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5和第二调整垫16,第二调整垫16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在第二台车架3上,第二调整垫16位于第二台车架3与第二水平铰轴10之间。

所述车轮4包括第一半轮17、第二半轮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和螺栓21,第一半轮17和第二半轮18通过螺栓2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9套在螺栓21的一端,第二弹簧20套在螺栓2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为又一较佳实施方式,车轮4包括第一半轮17、第二半轮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和螺栓21,第一半轮17和第二半轮18通过螺栓2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9套在螺栓21的一端,第二弹簧20套在螺栓21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保持车轮4与轨道贴合行走,以适应轨道宽度因制作公差产生的微小变化。

实施例4

参见图1-图3,一种水电站桥式起重机轨距检测小车,包括与桥式起重机行走台车架连接的支架1、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第一台车架2和第二台车架3上均安装有车轮4,还包括第一销轴5、第一连接梁6、第二销轴7和第二连接梁8,所述第一连接梁6通过第一销轴5与支架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8通过第二销轴7与支架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水平铰轴9,所述第一台车架2通过第一水平铰轴9与第一连接梁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水平铰轴10,所述第二台车架3通过第二水平铰轴10与第二连接梁8连接,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固定有用于发射激光脉冲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1,第二台车架3上固定有用于反射激光脉冲的反射板12。

所述第一台车架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13和第一调整垫14,第一调整垫14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在第一台车架2上,第一调整垫14位于第一台车架2与第一水平铰轴9之间,第二台车架3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5和第二调整垫16,第二调整垫16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在第二台车架3上,第二调整垫16位于第二台车架3与第二水平铰轴10之间。

所述车轮4包括第一半轮17、第二半轮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和螺栓21,第一半轮17和第二半轮18通过螺栓2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9套在螺栓21的一端,第二弹簧20套在螺栓21的另一端。

所述螺栓21为两根,两根螺栓21对称布置在车轮4上。

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11和反射板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螺栓21为两根,两根螺栓21对称布置在车轮4上,能够进一步保障车轮4与轨道始终处于平行贴合状态。

激光测距传感器11和反射板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够更好的检测光信号,准确记录并处理从激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提高轨距检测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