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093发布日期:2021-01-26 19:4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煤粉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粉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粉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煤炭行业中常见输送机用于输送煤粉,虽然不同输送机之间存在运输功能、输送方式以及设计结构等差异,但其工作及设计原理基本一致。
[0003]
传统输送机由驱动装置,传动滚筒,和输送带这几个重要部分组成。驱动装置用来提供输送系统中的动力。传动滚筒用来传递动力,输送带用来装运煤粉。
[0004]
输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0005]
1、煤粉四处乱发,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
[0006]
2、输送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造成煤粉拥堵,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输送带承重过大,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煤粉带式输送机。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煤粉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前端设置进料口,输送带后端设置出料口,还包括传动机构、防护机构和打滑检测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被动滚筒和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传动滚筒,输送带传动设置于被动滚筒和传动滚筒之间;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槽,防护槽顶部设置防护盖,输送带设置于防护槽内;打滑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上的流量检测装置。
[0009]
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粉体流量计、模数转换器和光耦,粉体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光耦,光耦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处理单元。
[0010]
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上连接有声光报警电路。
[0011]
输送带后部下方设有刮取机构,刮取机构包括从动刮取轴,传动滚筒与从动刮取轴传动连接,从动刮取轴上设橡胶刮板,橡胶刮板的端部伸出从动刮取轴的表面,橡胶刮板的端部临近输送带设置。
[0012]
还包括滚筒座,被动滚筒转动设置于滚筒座上。
[0013]
防护槽内底面上滑动设置清理槽,清理槽与防护槽的长度方向相同,清理槽端部设封堵壳;在防护槽的端部设有将传动滚筒和被动滚筒包覆其中的端盖,端盖上配合封堵壳设置出口,封堵壳与出口密封连接。
[0014]
传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传动滚筒连接。
[0015]
传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电机支撑座、减速器支撑座和滚筒支撑座,电机设置于电机支撑座上,减速器设置于减速器支撑座上;滚筒支撑座包括前座和后座,前座和后座上均装配有轴承,传动滚筒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和连接轴,支撑轴和连接轴分别于装配于前座和后座上的轴承连接;连接轴与第二联轴器连接。
[0016]
防护槽下方设固定座,防护槽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0017]
传动滚筒和被动滚筒外表面均设有橡胶面。
[0018]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9]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粉末状煤粉的输送;
[0020]
(2)设置的防护机构可以有效避免粉末煤粉乱飞的现象;
[0021]
(3)设置的打滑检测机构可以在输送带发生打滑现象时及时进行提醒;
[0022]
(4)另外本装置传动机构传动效率高,传动过程稳定,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滚筒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防护槽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为防护盖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为打滑检测机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煤粉带式输送机,如图1~7所示,包括传动机构、防护机构、打滑检测机构和输送带18,输送带18前端设置进料口2,输送带18后端设置出料口3。煤粉从进料口2落入到输送带18上,在输送带18的作用下运输到出料口3。
[0031]
其中,传动机构用于实现输送带18的传动,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7、第一联轴器8、第二联轴器10、电机6、被动滚筒14和与电机6的输出轴11传动连接的传动滚筒12,输送带18传动设置于被动滚筒14和传动滚筒12之间,电机6的输出轴11通过第一联轴器8与减速器7连接;减速器7的输出轴11通过第二联轴器10与传动滚筒12连接。传动滚筒12和被动滚筒14外表面均设有橡胶面,从而增大与输送带18之间的摩擦力。
[0032]
其中,第一联轴器8联轴器为l
x3
型,第二联轴器10为z
l8
型,使用起来连接可靠,寿命长。
[0033]
为了保证传动机构的可靠连接,传动机构还包括支架9,支架9上设置电机6支撑座、减速器7支撑座、滚筒支撑座和滚筒座15,电机6设置于电机6支撑座上,减速器7设置于减速器7支撑座上;滚筒支撑座包括前座和后座,前座和后座上均装配有轴承13,传动滚筒12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和连接轴,支撑轴和连接轴分别于装配于前座和后座上的轴承13连接;连接轴与第二联轴器10连接。被动滚筒14两端分别设置支撑轴,在滚筒座15上配合支撑轴装配轴承13,支撑轴通过轴承13与被动滚筒14连接,从而实现被动滚筒14在滚筒座15上的转动。
[0034]
防护机构用于对外界环境进行防护,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槽19,防护槽19顶部设置防护盖1,输送带18设置于防护槽19内。
[0035]
防护槽19下方设固定座4,防护槽19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
[0036]
防护槽19内底面上滑动设置清理槽20,清理槽20与防护槽19的长度方向相同,清
理槽20端部设封堵壳5,封堵壳5与清理槽20连通。
[0037]
在防护槽19的端部设有将传动滚筒12和被动滚筒14包覆其中的端盖,端盖上配合封堵壳5设置出口,封堵壳5与出口密封连接。
[0038]
使用的时候,封堵壳5正好将出口封堵住,为了便于传动滚筒12的连接轴与减速器7连接,配合传动滚筒12的输出轴11在封堵壳5上设置开口,输出轴11从开口内伸出并与减速器7通过第二联轴器10连接。
[0039]
为了便于使用,在封堵壳5外表面上设置拉手21,拉动拉手21可以将清理槽20从防护槽19中拉出进行清理。
[0040]
防打滑机构用于检测输送带18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并在出现打滑现象时发出声光报警,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0041]
其中防打滑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上的流量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粉体流量计、模数转换器和光耦,粉体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光耦,光耦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处理单元。
[0042]
位于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上的流量检测装置分别检测进入到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煤粉的流量,并将检测到的流量信号传输到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经过模数转换的数据经过光耦的隔离被送入到单片机,单片机将两者之差与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大于阈值,则判断堵塞,单片机输出信号到声光报警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
[0043]
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u4(型号为at89s51),为保证单片机u4的正常运行,单片机u4上还连接有单片机u4的最小系统,其中,单片机u4的最小系统包括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和电源电路,此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4]
粉体流量计u1型号为hdldg-6,生产企业为:武汉华德林公司。粉体流量计u1的信号输出端(引脚2)连接模数转换器u2(型号adc0809)的信号输入端(引脚in1)。
[0045]
模数转换器u2的信号输入端(引脚aout1)连接光电隔离模块,光电隔离模块用于防止外界干扰信号干扰单片机u4的运行。
[0046]
光耦u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4的信号输入端(引脚p1.0)。
[0047]
单片机u4的信号输出端(引脚p2.5)连接有声光报警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用于在输送带18内发生拥堵现象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保护二极管d1d、报警器和发光二极管,单片机u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保护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上还通过报警器b连接直流电源。同时,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
[0048]
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输送带18上是否发生拥堵现象,并在发生拥堵现象时发出高电平到声光报警电路,第一三极管导通,报警器得电发出警报声,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出光纤。
[0049]
为了避免部分煤粉沾在输送带18上,在输送带18后部下方设有刮取机构,刮取机构包括从动刮取轴16,传动滚筒12与从动刮取轴16传动连接,从动刮取轴16上设橡胶刮板17,橡胶刮板17的端部伸出从动刮取轴16的表面,橡胶刮板17的端部临近输送带18设置。
[0050]
当输送带18运行到传动滚筒12处时,由于传动滚筒12的转动,会带动从动刮取轴16转动,橡胶刮板17朝向输送带18设置,橡胶刮板17的后部朝向输送带18倾斜设置,同时,
倾斜方向与输送带18的传送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将输送带18上粘结的煤粉刮下。
[0051]
煤粉从进料口2落入到输送带18上,在输送带18的作用下运输到出料口3,从出料口3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上的粉体流量检测装置分别对进料口2和出料口3流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处输送带18上发生拥堵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由于传动滚筒12的转动,第二从动刮取轴16上的橡胶刮板17将输送带18上粘结的煤粉刮下。
[0052]
使用一段时间拉动封堵壳5将清洗槽从防护槽19中拉出进行清理,防止其中堆积过大的粉尘。
[005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粉末状煤粉的输送,有效避免了粉末煤粉乱飞的现象,同时在输送带18发生打滑现象时及时进行提醒,另外本装置传动机构传动效率高,传动过程稳定,能耗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