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261发布日期:2021-03-23 11:0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光电半导体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多个工序需要实现硅片的上下料,目前的人工上下料方式碎片率高、对硅片的污染大。而自动化上下料设备可以代替人工上下料,克服了人工上下料的缺点。

现有技术存在一些不足:整个流程由不同车间、不同工位的工序完成。工位分散,占用空间过多;工艺过程中的物流环节多,成型品损耗大;由于人工参与的环节多,容易在硅片表面造成污染,从而增加了废品率;所占用的人员多,人工成本大;效率低,总的良品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其人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良品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包括: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一转运机构以及第二转运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若干个均匀且对应设置的凸块,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上放置有若干个光电半导体,所述光电半导体放置在所述凸块上;

所述第一转运机构包括无杆缸和与所述无杆缸传动连接的取件板,所述取件板能在所述无杆缸的带动下向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移动并取下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上的光电半导体;

所述第二转运机构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用于放置光电半导体的料盘、第二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移动的第一机械手,所述料盘能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所述第一机械手能够将所述第一转运机构上的光电半导体移动到所述料盘上;

第三转运机构;

载盘提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一拖链,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拖链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取件板上,所述第一拖链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能够对所述上料机构传输的光电半导体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取件板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呈u字型,所述第一板件突出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呈u字型,所述第二板件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台阶。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和第二拖链,所述第二拖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手连接,所述第二拖链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一传输皮带组件以及第二传输皮带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皮带组件和所述第二传输皮带组件在所述第三支架上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料盘能够在所述第一传输皮带组件或第二传输皮带组件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三传输皮带组件,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与所述第一机械手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手能够在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运机构包括第二传输机构、第四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上能够在所述第四支架上来回移动的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五支架、第四传输皮带组件以及第五传输皮带组件;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和所述第五传输皮带组件在所述第五支架上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料盘能够在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或第五传输皮带组件上移动,所述第四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支架上设有第六传输皮带组件,所述第六传输皮带组件与所述第二机械手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械手能够在所述第六传输皮带组件的带动下在所述第四支架上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载盘提升机构包括第六支架、设置在所述第六支架上的丝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六支架上的升降机构;所述丝杆机构包括电机、分别与所述电机通过换向轴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两个分别通过蜗轮蜗杆与两个传动杆连接的丝杆;两个所述丝杆上分别螺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两侧,所述第六支架的两侧还设有滑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滑轨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将传统的人工上下料的过程转换成自动上下料,极大地减少作业人员,从而节省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良品率高,且稳定;全程通过控制机构监控,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上下都设置传输皮带组件,配合载盘提升机构大大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的载盘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上料机构;11、第一上料机构;111、第一限位件;112、第二限位件;113、限位柱;114、凸块;12、第一转运机构;121、第一支架;123、第一固定架;124、第一拖链;125、检测机构;126、无杆缸;127、取件板;128、第一板件;129、第二板件;

2、第二转运机构;21、第一传输机构;211、第三支架;212、第一传输皮带组件;213、第二传输皮带组件;22、第二支架;221、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3、第一机械手;24、第二导向机构;241、第二固定架;242、第二拖链。

3、料盘;

4、第三转运机构;41、第二传输机构;411、第五支架;412、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3、第五传输皮带组件;42、第四支架;43、第二机械手;

5、载盘提升机构;51、第六支架;52、升降机构;53、丝杆机构;531、电机;532、传动杆;533、丝杆;54、滑轨;55、固定架;5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第二转运机构2、第三转运机构4以及载盘提升机构5。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上料机构11以及第一转运机构12,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限位件111和第二限位件112,所述第一限位件11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12通过限位柱113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所述限位柱113上设有若干个凸块114,所述凸块114对应设置,使得所述光电半导体能够放置在所述凸块114上。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第一转运机构12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支架1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21上第一导向机构、检测机构125,所述无杆缸12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21上,所述无杆缸126上传动连接有取件板127,所述取件板127包括第一板件128和第二板件129,所述第一板件128呈u字型,所述第一板件128突出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板件129,所述第二板件129呈u字型,所述第二板件129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台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台阶靠近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设置,所述台阶便于所述取件板127伸入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的光电半导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第一支架121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架123以及第一拖链124,所述第一拖链12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取件板127上,所述第一拖链12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23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拖链用于对所述取件板127进行导向限位。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检测机构12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21的上方,所述检测机构125能够对所述取件板127上的光电半导体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125为工业ccd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考图2,两个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移动到所述第一转运机构12的右侧,所述无杆缸126带动所述取件板127向右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板件129分别进入两个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的最下方的光电半导体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无杆缸126带动所述取件板127向左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向上移动,使得目前最下方的光电半导体到达所述第一支架121的上方,进一步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1上的光电半导体被取净。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第二转运机构2包括第一传输机构21、第二支架22、第一机械手23以及第二导向机构24。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21包括第三支架211、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11下部的第一传输皮带组件2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211上部的第二传输皮带组件2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架211上方设有第二支架22,所述第二支架22上设有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21以及与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21传动连接的第一机械手23,所述第一机械手23能够在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21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二支架22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23能够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机械手23为采用伯努利原理的吸盘,不会与所述光电半导体产生硬性接触。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第二支架22上设有第二导向机构24,所述第二导向机构24包括第二固定架241和第二拖链242,所述第二拖链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械手23连接,所述第二拖链242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241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机械手23在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21的带动下移动到所述第一转运机构12上方,所述第一机械手23转动到所述取件板127的上方,所述第一机械手23吸取所述取件板127上的光电半导体,进一步的,此时料盘3在所述第二传输皮带组件213上,所述第三传输皮带组件221将所述第一机械手23移动到所述料盘3上方,所述第一机械手23转动将所述光电半导体放置在所述料盘3上,进一步的,当料盘3上第一排空位放满后,所述第二传输皮带组件213带动所述料盘3向右移动,使得第二排处于所述第一机械手23的下方。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第三支架211的右侧还设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的上部设有第六传输皮带组件,下部设有第七传输皮带组件,所述第三支架211上的料盘3放满光电半导体后,所述第二传输皮带组件213将所述料盘3传输到所述第六传输皮带机构上,所述第六传输皮带将料盘3传输到下游的工位,进一步的,再由下游工位传输到所述第七传输皮带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七传输皮带组件将所述料盘3传输到所述第一传输皮带组件212上。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第三转运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运机构2的左侧,所述第三转运机构4包括第二传输机构41、第四支架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42上能够在所述第四支架42上来回移动的第二机械手43;所述第二传输机构41包括第五支架411、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以及第五传输皮带组件413;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411的下部,所述第五传输皮带组件413在所述第五支架411的上部,所述料盘3能够在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或第五传输皮带组件413上移动,所述第四支架42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411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传输皮带组件212将料盘3传输到所述第三转运机构4的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上,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再将所述料盘3转移到左侧的载盘提升机构5上。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所述载盘提升机构5包括第六支架51、设置在所述第六支架51上的丝杆机构5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六支架51上的升降机构52;所述丝杆机构53包括电机531、分别与所述电机531通过换向轴连接的传动杆532以及两个分别通过蜗轮蜗杆与两个传动杆532连接的丝杆533;两个所述丝杆533竖直设置,两个所述丝杆533上分别螺接有固定架55,两个所述固定架55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52的两侧,所述第六支架51的两侧还设有滑轨54,所述固定架55上设有滑块56,所述滑块56能够在所述滑轨54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52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水平均匀设有有若干个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用于移动所述料盘3,所述传输杆通过电机531、齿轮以及皮带来实现同比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52能够在所述电机531和丝杆533的作用下在所述丝杆533上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考图1,当所述升降机构52处于所述第六支架51的下方时,所述第四传输皮带组件412再将所述料盘3转移到所述升降机构52上,所述升降机构52在所述电机531和丝杆533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52将所述料盘3传送到所述第三转运机构4的第五传输皮带组件4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机械手43的原理同所述第一机械手23,所述第二机械手43将所述料盘3上的光电半导体移送到下一工位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电半导体传输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上料机构1、第二转运机构2、第三转运机构4以及载盘提升机构5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上料机构1、第二转运机构2、第三转运机构4以及载盘提升机构5。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把传统的人工上下料的过程转换成自动上下料,极大地减少作业人员,从而节省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良品率高,且稳定;全程电脑监控,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第一传输机构21和第二传输机构41上下都设置传输皮带组件,配合载盘提升机构5大大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