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膜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2646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2]张力监测单元一一所述张力监测单元22包括设在送膜单元21中间部分的凸轮220以及在凸轮220邻近处设置的检测距离传感器221,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与放膜变频器电连接;所述张紧辊213通过支杆固定在凸轮220中心,在凸轮220中心还通过连接杆固连有放膜气弹簧222,所述放膜气弹簧222通过凸轮220配合张紧辊213相应运动;
[0053]所述检测距离传感器221、凸轮220、张紧辊213、放膜气弹簧222构成将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与凸轮220之间的距离转换成放膜张力的配合。
[0054]所述凸轮220呈椭圆形状;没有放膜时,放膜气弹簧222处于最大伸展状态时,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距离凸轮220位置最远;开始放膜后,膜被拉紧,相应拉动张紧辊213,放膜气弹簧222随张紧辊213的移动被压缩,凸轮220旋转,离检测距离传感器221更接近。
[0055]当凸轮220和检测距离传感器221的距离到设定值时,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输出信号控制放膜变频器输出启动变频电机201,电磁离合器207得电,使放膜单元21中送膜辊筒A210、送膜辊筒B211带动膜跟随变频电机201运行;放膜变频器将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输入的距离信号转换为频率输出信号。
[0056]存膜机构
[0057]所述存膜机构3包括存膜辊桶301和缠绕膜30,缠绕膜30放置在存膜辊桶31上,存膜机构3还包括对缠绕膜30进行顶压的压紧单元。
[0058]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对缠绕膜30沿轴向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单元、对缠绕膜30沿径向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单元。
[0059]所述第一压紧单元包括将缠绕膜30固定在存膜辊桶301上的膜卷上压头303和膜卷下压头309,膜卷上压头303和膜卷下压头309均通过轴承302固定在存膜辊桶301上;所述第一压紧单元还通过调节旋钮304而移动齿轮307、带动齿条306沿导向套308调节调节轴305的上下高度,来调节膜卷的压紧力。
[0060]所述第二压紧单元包括依次顺连的刹车板310、转轴312和存膜气弹簧313,存膜气弹簧一端通过转轴312与刹车板连接,另一端固定;所述存膜气弹簧313通过转轴312顶紧刹车板310上的刹车片311,以径向压紧缠绕膜30。
[006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系统的放膜过程作出如下的详细说明。
[0062]如图2所示,首先打开刹车板310把缠绕膜30放置在存膜辊桶301上,通过膜卷上压头303和膜卷下压头309压紧。通过调节旋钮304移动齿轮307带动齿条306通过导向套308调节调节轴305的上下高度,来调节膜卷的压紧力。然后合上刹车板,存膜气弹簧313通过转轴312顶紧刹车片311,从而径向压紧缠绕膜30。膜通过轴向平行设置的过渡辊A212A、过渡辊B212B、送膜辊筒B211、送膜辊筒A210、张紧辊213、过渡辊C212C依次送至夹膜棒处。
[0063]未开始放膜时张紧辊213及放膜气弹簧222、凸轮220等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放膜气弹簧222处于最大伸展状态,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距离凸轮220位置最远。变频电机201、电磁离合器207均处于失电状态。
[0064]开始放膜时,变频电机201带动放膜机构2,此时膜被拉紧,拉动张紧辊213,放膜气弹簧222被压缩、凸轮220旋转,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膜处于自由拉动状态。变频电机201、电磁离合器207仍处于失电状态。膜被越拉越紧,张紧辊213在以凸轮220中心为圆心,以支杆为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继续移动,放膜气弹簧222再次被压缩,凸轮220继续旋转,离检测距离传感器221更接近。直至凸轮220和检测距离传感器221的距离到设定值时,放膜变频器判断距离信号,并输出频率信号启动变频电机201。变频电机201驱动同步带轮A202通过同步带203带动同步带轮B204及送膜辊筒A210转动;由于电磁离合器207得电后,大齿轮206与送膜辊筒B211连通,送膜辊筒A210通过小齿轮205带动大齿轮206及送膜辊筒B211转动。此时送膜辊筒A210、送膜辊筒B211带动膜跟随变频电机201运行。
[0065]膜辊筒A210、送膜辊筒B211主动送膜后,膜的张力减小,在放膜气弹簧222作用下,张紧辊213以凸轮220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往初始位置移动,凸轮220和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之间的距离变大,放膜变频器判别接受到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信号后,频率变低,控制变频电机201速度降低。
[0066]在后续持续放膜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信号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让膜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使膜即不被拉紧也不至于松散。
【主权项】
1.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顺连的存膜机构(3)和放膜机构(2),使膜依次通过存膜机构(3)、放膜机构(2)传送至夹膜棒处;放膜机构(2)包括送膜单元(21)、用于监测送膜单元膜张力的张力监测单元(22)、驱动送膜单元(21)放膜的驱动单元(20),且所述张力监测单元(22)通过控制驱动单元(20)调整放膜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0)包括变频电机(201)、放膜变频器;变频电机(201)的信号输入端与放膜变频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放膜变频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张力监测单元(22)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其中,变频电机(201)通过传动机构与送膜单元(21)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电机输出端的同步带轮A (202)、同步带(203)、同步带轮B (204)、与同步带轮B (204)同轴设置的小齿轮(205)、与小齿轮(205)啮合的大齿轮(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单元(21)包括轴向平行设置的过渡辊A(212A)、过渡辊B(212B)、送膜辊筒B(211)、送膜辊筒A(210)、张紧辊(213)、过渡辊以2120 ; 其中,变频电机(201)通过同步带(203)带动同步带轮B (204)、与同步带轮B (204)同轴设置的送膜辊筒A(210)转动;送膜辊筒A(210)通过小齿轮(205)带动大齿轮(206)、与大齿轮(206)同轴设置的送膜辊筒B (211)转动,且所述大齿轮(206)与送膜辊筒B (211)之间通过电磁离合器(207)实现连通或松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监测单元(22)包括设在送膜单元(21)中间部分的凸轮(220)以及在凸轮(220)邻近处设置的检测距离传感器(221),检测距离传感器(2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放膜变频器的输入端;所述张紧辊(213)通过支杆固定在凸轮(220)中心,在凸轮(220)中心还通过连接杆固连有放膜气弹簧(222),所述放膜气弹簧(222)通过凸轮(220)配合张紧辊(213)相应运动; 所述检测距离传感器(221)、凸轮(220)、张紧辊(213)、放膜气弹簧(222)构成将检测距离传感器(221)与凸轮(220)之间的距离转换成放膜张力的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20)呈椭圆形状;没有放膜时,放膜气弹簧(222)处于最大伸展状态时,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距离凸轮(220)位置最远;开始放膜后,膜被拉紧,相应拉动张紧辊(213),放膜气弹簧(222)随张紧辊(213)的移动被压缩,凸轮(220)旋转,离检测距离传感器(221)更接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凸轮(220)和检测距离传感器(221)的距离到设定值时,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输出信号控制放膜变频器输出启动变频电机(201),电磁离合器(207)得电,使放膜单元(21)中送膜辊筒A(210)、送膜辊筒B(211)带动膜跟随变频电机(201)运行;放膜变频器将检测距离传感器(221)输入的距离信号转换为频率输出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膜机构(3)包括存膜辊桶(301)和缠绕膜(30),缠绕膜(30)放置在存膜辊桶(301)上,存膜机构(3)还包括对缠绕膜(30)进行顶压的压紧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对缠绕膜(30)沿轴向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单元、对缠绕膜(30)沿径向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单元包括将缠绕膜(30)固定在存膜辊桶(301)上的膜卷上压头(303)和膜卷下压头(309);所述第一压紧单元还通过调节旋钮(304)而移动齿轮(307)、带动齿条(306)沿导向套(308)调节调节轴(305)的上下高度,来调节膜卷的压紧力。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单元包括依次顺连的刹车板(310)、转轴(312)和存膜气弹簧(313),存膜气弹簧(313) —端通过转轴(312)与刹车板连接,另一端固定;所述存膜气弹簧(313)通过转轴(312)顶紧刹车板(310)上的刹车片(311),以径向压紧缠绕膜(3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放膜控制系统,包括机架,该系统还包括固设在机架上顺连的存膜机构和放膜机构,使膜依次通过存膜机构、放膜机构传送至夹膜棒处;放膜机构包括送膜单元、用于监测送膜单元膜张力的张力监测单元、驱动送膜单元放膜的驱动单元;张力监测单元中检测距离传感器直接控制放膜变频器,将检测到的距离信号转换为放膜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信号,根据反映膜张力的距离参数调整控制变频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放膜速率。本发明放膜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有效控制稳定放膜使膜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不被拉紧也不至于松散。
【IPC分类】B65H23/185
【公开号】CN105383982
【申请号】CN201510788494
【发明人】韩占华, 吴志荣, 戴远敬, 纪克鹏, 郭飞, 张志伟
【申请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