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343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一腔体;绕线轮;驱动机构,包括均枢接于腔体内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可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轴同步联接于第一转动轴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绕线轮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的止转盘以及连接于腔体内壁的止转件,该止转件用于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时抵接至止转盘上、以限制止转盘的转动。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能够收放线体,且能在收线时防止绕线轮被线体带动,收线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收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简易的升降装置可以是简单的通过线体的拉伸来实现升降的。常见的一般包括一个伸缩架,将伸缩架的一端固定在机体上,伸缩架的另一端则可形成自由端,将线体的自由端固设在自由端上,通过拉伸伸缩架,线体被拉出,伸缩架上升;而将线体回收时,则可将伸缩架会拉,则伸缩架下降,从而可实现通过线体的收放来升降。而往往收线设备是在线体较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绕线轮的转动来收放线体以防止线体在收放过程中打结的设备。但现有的收线装置中,在收线时,可能会出现伸缩架上升的驱动力较大的情况,此时在线体通常都具有向外跑的趋势,如在外力较大的情况下,绕线轮往往会被拖着走,收线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能够收放线体,且能在收线时防止绕线轮被线体带动,收线方便。
[0004]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包括,
壳体,壳体内形成有一腔体;
安装于所述腔体内并用于绕设线体的绕线轮,绕线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以收放所述线体;
安装于所述腔体内并用于带动绕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均枢接于腔体内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可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轴同步联接于第一转动轴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绕线轮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
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的止转盘以及连接于腔体内壁的止转件,该止转件用于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时抵接至止转盘上、以限制止转盘的转动。
[0005]优选的,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绕线轮固设于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止转盘位于第二齿轮和绕线轮之间。
[0006]优选的,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部通过一第一轴承枢接于壳体上,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端部通过一第二轴承枢接于壳体上。
[0007]优选的,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一齿轮的端部套装有一用于防止第一齿轮与第一转动轴脱离的第一卡簧;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二齿轮的端部套装有一用于防止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动轴脱离的第二卡簧。
[0008]优选的,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部穿接至壳体的外壁上并形成一摇动部;摇动部上固接有一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摇杆。
[0009]优选的,摇杆远离摇动部的端部设有一手把球,该手把球通过一螺杆可转动的安装于摇杆上。
[0010]优选的,所述止转盘为棘轮,止转件与腔体内壁通过一弹性部件连接,该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止转件向着所述棘轮的齿槽运动的弹性应力。
[0011]优选的,绕线轮套装于第二转动轴,绕线轮内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轴上开设有与内螺纹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用于供线体进出的出线嘴。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安装口以及用于封装所述安装口的盖板,该安装口与所述腔体连通,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上。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第二转动轴也随之转动,由于此时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故止转机构不会工作,如此转动的第二转动轴便可带动绕线轮转动,从而可将线体放出;而在收回线体时,由于外力作用,绕线轮具有跟着放线时第二转动轴的方向转动的趋势,此时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此情况下,止转件便可抵接至止转盘以限制止转盘的转动,在止转盘停止转动时,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便可继续由第一转动轴带动,即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向相反,即可继续收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0、壳体;110、安装口;10、第一转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一轴承;13、第一卡簧;20、第二转动轴;21、第二齿轮;22、外螺纹;23、第二轴承;24、第二卡簧;30、绕线轮;40、止转盘;50、止转件;60、弹性部件;70、摇杆;71、手把球;72、螺杆;80、出线嘴;9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包括壳体100、绕线轮30、驱动机构以及止转机构,壳体100内形成有一腔体,上述绕线轮30、驱动机构以及止转机构均安装在腔体内。具体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10以及第二转动轴20,第一转动轴10枢接在腔体内并可围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样的第二转动轴20枢接在腔体内并可围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轴20同步联接于第一转动轴10,即第一转动轴10转动时会带动第二转动轴20转动。此外,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方向可以与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相同或是相反。另外,上述绕线轮30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轴20上。
[0018]上述止转机构包括止转盘40和止转件50,止转盘40固接在第二转动轴20上,而止转件50则连接于腔体内壁上,该止转件50用于在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相同时抵接至止转盘40上、以限制止转盘40的转动。
[0019]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利用本发明的线体收放机构进行收放线体时,可先将线体绕设在绕线轮30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绕线轮30的转动,从而进行线体的收放。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升降装置在外力作用上升时,即需要进行放线操作时,使第一转动轴10绕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20方向绕逆时针转动,因而与第二转动轴20固定连接的绕线轮30也会随着第二转动绕逆时针转动,由于此时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方向相反,故止转机构不会工作,如此转动的第二转动轴20便可带动绕线轮30转动,从而可将线体放出,使得升降装置顺利上升。
[0020]而在升降装置下降时,即需要收回线体时,此时由于外力作用的存在,绕线轮30可能会跟着放线时的转动方向走,即绕线轮30会在外力作用较大的情况下绕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此情况下,止转件50便可抵接至止转盘40以限制止转盘40的转动,在止转盘40停止转动时,继续使第一转动轴10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方向便可继续由第一转动轴10带动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即与第一转动轴10的转向相反,便可继续收线,从而使升降装置顺利降下。
[0021]优选的,可在第一转动轴10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齿轮11,相应的在第二转动轴20的端部固设有第二齿轮21,使该第二齿轮21与所述第一齿轮11啮合,如此可通过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且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20是通过齿轮同步联接,故第二转动轴20的转动会与第一转动轴10的转动方向相反。而上述绕线轮30固设于第二转动轴20远离第二齿轮21的一端,止转盘40位于第二齿轮21和绕线轮30之间,方便安装与操作。
[0022]优选的,第一转动轴10远离第一齿轮11的端部可通过一第一轴承12枢接于壳体上,同样的,第二转动轴20远离第二齿轮21的端部也可通过一第二轴承23枢接于壳体上。如此,可利用轴承支撑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20,降低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20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并提高其回转精度,使得线体收放过程顺畅,进而能较好的控制升级装置的升降过程。
[0023]优选的,第一转动轴10靠近第一齿轮11的端部套装有第一卡簧13,同样的第二转动轴20靠近第二齿轮21的端部套装有第二卡簧24,该第一卡簧13可在第一转动轴10转动过程中防止第一齿轮11与第一转动轴10脱离;第二卡簧24可在第二转动轴20转动过程中防止第二齿轮21与第二转动轴20脱离。当然,也可在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20套装第一卡簧13和第二卡簧24的端部分别枢接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一步提高第一转动轴10和第二转动轴20的回转精度,且此时使所述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封装在第一卡簧和第二卡簧的外侧即可。
[0024]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10远离第一齿轮11的端部可穿接至壳体100的外壁上,并形成一摇动部,人手可以摇动该摇动部对第一转动轴10进行转动操作。当然,为了方便操作,可在摇动部上固接一摇杆70。在其他情况下,第一转动轴10也可直接通过安装在腔体里面的小型马达带动。
[0025]进一步的,上述摇杆70远离摇动部的端部设有一手把球71,该手把球71具体可通过一螺杆72可转动的安装于摇杆70上,如此在操作者手握手把球71进行转动时,一方面能够让摇杆70进行转动,另一方向由于手部球71可以相对摇杆70进行转动,故可避免操作者的手部在转动过程中因惯力扭伤。
[0026]优选的,所述止转盘40为棘轮,具体止转件50与腔体内壁通过一弹性部件60连接,该弹性部件60用于提供一使止转件50向着所述棘轮的齿槽运动的弹性应力,如此可利用棘轮机构的原理实现上述止转的效果。
[0027]优选的,方便绕线轮30的安装,可将绕线轮30套装于第二转动轴20,同时绕线轮30内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轴20上开设有外螺纹22,通过外螺纹22与内螺纹螺纹匹配从而实现绕线轮30与第二转动轴20的固定连接。
[0028]优选的,所述壳体100上形成有一供线体进出的出线嘴80,方向线体的进出。
[0029]优选的,所述壳体100上设有一安装口110以及盖板90,该安装口 110与所述腔体连通,盖板90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100上。在该结构基础上,可通过安装口 110将上述各部件安装至腔体内,并通过盖体90进行封装,方便组装。
[0030]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内形成有一腔体; 安装于所述腔体内并用于绕设线体的绕线轮,绕线轮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以收放所述线体; 安装于所述腔体内并用于带动绕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均枢接于腔体内的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可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轴同步联接于第一转动轴并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绕线轮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 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包括固接于第二转动轴上的止转盘以及连接于腔体内壁的止转件,该止转件用于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时抵接至止转盘上、以限制止转盘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绕线轮固设于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止转盘位于第二齿轮和绕线轮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部通过一第一轴承枢接于壳体上,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齿轮的端部通过一第二轴承枢接于壳体上。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一齿轮的端部套装有一用于防止第一齿轮与第一转动轴脱离的第一卡簧;第二转动轴靠近第二齿轮的端部套装有一用于防止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动轴脱离的第二卡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齿轮的端部穿接至壳体的外壁上并形成一摇动部;摇动部上固接有一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摇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摇杆远离摇动部的端部设有一手把球,该手把球通过一螺杆可转动的安装于摇杆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盘为棘轮,止转件与腔体内壁通过一弹性部件连接,该弹性部件用于提供一使止转件向着所述棘轮的齿槽运动的弹性应力。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绕线轮套装于第二转动轴,绕线轮内开设有内螺纹,第二转动轴上开设有与内螺纹螺纹匹配的外螺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一用于供线体进出的出线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的线体收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安装口以及用于封装所述安装口的盖板,该安装口与所述腔体连通,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上。
【文档编号】B66D1/30GK105923559SQ201610540223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1日
【发明人】周永贵
【申请人】周永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