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4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件边框的底端设置在下方的光伏组件边框的空腔内,能够有效防止带有包装边框的光伏组件100在搬运中倾倒、晃动,提高光伏组件100搬运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包装时,打包带在包装箱里面对光伏组件100进行固定,既确保了组件在包装时的强度,节省了包装空间,使相同的包装箱能放置更多的光伏组件100,并且由于使用包装框的内部固定,使得外部的包装更加美观。
[0027]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每根包装定位梁10的第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内凸缘20,该第一内凸缘20沿包装定位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包装定位梁10为板状结构,第一内凸缘20与板状结构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将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定位梁10首尾连接之后,便于形成横截面积沿高度方向逐渐变大的包装框,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一侧为包装定位梁10的位于包装框的底端的一侧。
[0028]为了对光伏组件100进行包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内凸缘20上设置有与光伏组件100的外边相适配的卡槽21,卡槽21沿包装定位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时,将光伏组件100的边缘设置在卡槽21内,再将多根包装定位梁10首位固定起来即可。本实施例中的卡槽21的凹陷方向与板状结构的包装定位梁10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内凸缘20与板状结构的包装定位梁10之间的夹角大小一致,便于对光伏组件100的进行包装。
[0029]优选地,包装定位梁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外凸缘30,便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00包装边框拆分开。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内凸缘40还可是设置为把手等结构。
[0030]优选地,包装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台,该支撑台到包装框底部的距离为包装框高度的1/2?4/5,便于支撑设置在其上端的光伏组件边框,且便于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100包装边框拆分开,还能够防止使得上面光伏组件100及其边框压到光伏组件100的接线合
ΙΤΓΤ.0
[0031]优选地,支撑台为设置在包装定位梁10上的第二内凸缘4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0032]为了降低整个包装框的重量,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定位梁10上设置有减重孔50,便于搬运。
[0033]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34](I)相同高度的情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边框能叠放更多的光伏组件100,而且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牢固。即使在批发转分销的过程中出现不足一整箱的情况,批发商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打包带包装或其他类似的固定,就能保证光伏组件100产品叠放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有效缓解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0035](2)光伏组件100包装时,相同体积包装箱能容纳更多光伏组件100,降低成本。
[0036](3)光伏组件100包装强度增强,有效缓解运输过程的质量问题。
[0037](4)解决了组件数量不足一箱时的包装问题。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包装定位梁(10),所述多根包装定位梁(10)首尾相连形成与光伏组件(100)的外边缘相适配的包装框,所述包装框围成的空腔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包装框的高度方向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定位梁(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内凸缘(20),所述第一内凸缘(20)沿所述包装定位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包装定位梁(10)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内凸缘(20)与所述板状结构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凸缘(20)上设置有与所述光伏组件(100)的外边相适配的卡槽(21),所述卡槽(21)沿所述包装定位梁(10)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定位梁(10)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外凸缘(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到所述包装框底部的距离为所述包装框高度的1/2?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为设置在所述包装定位梁(10)上的第二内凸缘(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定位梁(10)上设置有减重孔(50)。
8.一种光伏组件边框组,包括多个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多个光伏组件边框依次叠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边框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底端设置在下方的所述光伏组件边框的空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组。该光伏组件边框包括多根包装定位梁,多根包装定位梁首尾相连形成与光伏组件的外边缘相适配的包装框,包装框围成的空腔的横截面积沿包装框的高度方向逐渐变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边框组,在搬运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光伏组件包装框组不容易出现偏移、倾斜剧烈的颠簸和晃动现象,能够防止出现包装箱破损、光伏组件破碎等质量问题。
【IPC分类】B65D85-30, B65D25-10
【公开号】CN204453370
【申请号】CN201420835431
【发明人】王帆, 田树全, 韩帅, 孙仲刚, 吕学斌, 杨燕, 杜小洞
【申请人】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河北流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