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及全自动插件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61388阅读:来源:国知局
511可以对其进行吸附以将其吸附平整,然后再将其夹紧固定以便于后续插件的顺利进行;
[0026]另外,为了能够将发生下凹变形的待插件PCB板校正,上述第一防弯曲机构也可以是在托盘57的上表面上固定的多个板底顶针512,板底顶针512的上端与待插件PCB板的水平下表面是齐平的,若待插件PCB板有下凹变形,板底顶针512就能够将其顶起到水平位置;
[0027]进一步地,若待插件PCB板发生的上凸形变较大,则上述真空吸嘴511可能没有办法将其吸平,此时上述第一防弯曲机构还可以是在托盘57的上表面上固定的多个钩板装置513,该钩板装置513能够在待插件PCB板位于托盘57上方时穿过待插件PCB板上的通孔,并向下钩住待插件PCB板,以将其较大上凸的变形钩回到水平位置。
[0028]进一步地,在待插件PCB板传输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第二防弯曲机构对其形变进行校正,比如传输导轨51的上瓣上固定一个压平板514,该压平板514能够将变形的待插件PCB板进行初步压平。
[0029]上述真空吸嘴511、板底顶针512、钩板装置513以及压平板514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单独或搭配使用。
[0030]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I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0031]实施方式3:
[0032]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I或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方式I或2中的传输导轨51只能适用于一种宽度尺寸的待插件PCB板的传输固定,而本实施方式中的传输导轨51的宽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待插件PCB板。
[0033]具体地说,如图1和2本实施方式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5中还设有导轨间距调节电机58和驱动丝杆59,驱动丝杆59安装在传输导轨51的两个轨道之间,能够在间距调节电机58的驱动下转动,以实现对传输导轨51间距的调控,使得传输导轨51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待插件PCB板。
[0034]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I或2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0035]实施方式4:
[0036]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如图5、6所示,由底座1、元器件供给装置、电极确定装置3、取料插件装置4、PCB板传输固定装置5以及元器件定位装置6组成,其中元器件供给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结构,以适应一种或多种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元器件,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四个元器件供给装置,分别是位于底座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左侧为编带料元器件供给装置,由一个编带料料箱25和一个输料槽21组成,右侧为管装料元器件供给装置,由一个管装料料斗23和一个输料槽21组成,前侧为盘装料元器件供给装置,由一个盘装料吸塑盘24和一个输料槽21组成,后侧为散装料元器件供给装置,由一个散装料振动盘22和一个输料槽21组成。电极确定装置3被安装在上述每个输料槽21的末端;取料插件装置4位于电极确定装置3上方,元器件定位装置6位于各输料槽21末端延长线的交点中心位置、电极确定装置3的下方。
[0037]四种元器件供给装置将四种包装类型的元器件分别传输到四个输料槽21末端的电极确定装置3进行正负极确认后,取料插件装置4中的四个夹爪41将四个元器件同时抓取到元器件定位装置6上方进行定位,此时PCB板传输固定装置5会将待插件PCB板传输固定在预设停靠位置,接着取料插件装置4再将经过定位后的四个元器件同时插入待插件PCB板的预设位置完成插件。
[0038]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传输导轨(51)、导轨驱动电机(510)、阻挡气缸(52 )、升降电机(53 )、升降机构和托盘(57 ),其中,所述传输导轨(51)为上下两瓣结构,其中上瓣固定,下瓣能够在预设范围内上下移动;所述导轨驱动电机(510)与所述传输导轨(51)电连接,所述阻挡气缸(52)和所述托盘(57)均位于所述传输导轨(51)的下瓣下方,所述托盘(57)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升降电机(5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杆(54)、旋转轴(55 )和顶升块(56 ),所述顶升块(56 )的一端与所述托盘(57 )的下表面有效接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55)上,所述升降电机(53)通过所述连杆(54)与所述旋转轴(55 )连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在所述托盘(57)上表面上的第一防弯曲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弯曲机构为真空吸嘴(511)、板底顶针(512)和/或钩板装置(513);其中,所述板底顶针(512)的顶端与所述待插件PCB板的水平下表面齐平,所述钩板装置(513)能够穿过所述待插件PCB板上的通孔将其钩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在所述传输导轨(51)的上瓣上的第二防弯曲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弯曲机构为压平板(5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导轨间距调节电机(58)和驱动丝杆(59),所述驱动丝杆(59)安装在所述传输导轨(51)的两个轨道之间,所述导轨间距调节电机(58)与所述驱动丝杆(59)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驱动电机(510)、所述升降电机(53)和/或所述导轨间距调节电机(58)为伺服电机。9.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机还包含固定在所述插件机的底座(I)上的元器件供给装置和取料插件装置(4)、安装在所述元器件供给装置中输料槽(21)末端的电极确定装置(3)、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位于所述输料槽(21)末端下方的元器件定位装置(6),所述电极确定装置(3)与所述输料槽(21)的数量相等,所述PCB板传输固定装置(5)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并位于所述取料插件装置(4)的后侧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及全自动插件机,属于PCB板的传输领域,用于插件机中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PCB板传输固定装置中的传输导轨(51)为上下两瓣结构,上瓣固定,下瓣能够上下移动;导轨驱动电机(58)与传输导轨(51)电连接,阻挡气缸(52)和托盘(57)均位于传输导轨(51)的下瓣下方,顶升块(56)的一端与托盘(57)的下表面有效接触,另一端固定在旋转轴(55)上,升降电机(53)通过连杆(54)与旋转轴(55)连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更加能够平稳的传输和固定待插件PCB板,避免急停或急启动带来的板面元器件晃动、倾斜和脱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包含所述的PCB板传输固定装置。
【IPC分类】B65H9/06
【公开号】CN204714146
【申请号】CN201520210206
【发明人】杨春, 杨龙, 何长建, 唐飞, 贾统斌
【申请人】苏州辉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