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吊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218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吊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客车主要分为底盘和车身两大部分,大部分厂家采用分离式生产方式。分离式生产方式就是在客车车身涂装完毕、底盘改制管路施工完毕后再合成整车,合成整车后再进行总装内饰安装。车身与底盘这一“会师“,必须用吊具将整车抓起,移动到底盘的上方,找对位置后,再进行落下,这一过程为车身与底盘的“合车”。
[0003]目前,大部分厂家或生产企业采用传统机械吊具,其弊端是,不同车型因产品结构外形不同,其宽度也不同,幅宽差别达440mm之多,这就造成了设备吊爪宽度不能自动适应,产品只能分线生产或通过使用多种吊具来满足相应车型的需要,并且吊爪为机械手动机构,客车的抓紧和放开全靠四个工人上车去操作,危险系数大,生产效率低下,给生产组织、生产线布局和生产周期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调节吊爪的宽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身,并且吊爪能够自动对正夹紧车身,使其一次性放置就能够满足车身的定位、吊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框架体及吊爪,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若干个滑轨,在每个滑轨的两端均卡接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在每个滑块上设有一吊爪,在每个滑轨内设有一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的两端部与滑轨内的两滑块螺纹连接,在框架体的中部设有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滑轨及双向丝杆相垂直设置,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每个滑轨内的双向丝杆相连。
[0006]在每个滑轨的两端部均设有限位装置。
[0007]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滑轨两端部外侧的两外限位挡块及设在滑轨两端部内侧的两内限位挡块,滑轨上的两滑块分别设在滑轨端部的外限位挡块和内限位挡块之间。
[0008]在滑轨上每个外限位挡块处设有外限位开关,在滑轨上每个内限位挡块处设有内限位开关。
[0009]在框架体上设有吊装环。
[0010]在吊爪与吊装物的接触部设有软连接装置。
[0011]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两个滑轨,两滑轨分别设在框架体的前侧和后侧。
[0012]所述动力装置为气动马达。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4]1、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轴、传动装置来驱动滑轨内的双向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与双向丝杆两端部相配合的两滑块相互靠近或背离,从而实现两滑块上的两吊爪的闭合或张开,使两吊爪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身。并且双向丝杆能够带动与其配合的两滑块实现同步靠近或背离,从而实现两滑块上的两吊爪同步闭合或张开,因此本方案能够自动对正夹紧车身,使其一次性放置就能够满足车身的定位、吊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5]2、在每个滑轨的两端部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滑轨两端部外侧的两外限位挡块及设在滑轨两端部内侧的两内限位挡块,滑轨上的两滑块分别设在滑轨端部的外限位挡块和内限位挡块之间,从而实现了两吊爪宽度的自动保证,并且防止滑块移出滑轨。
[0016]3、在滑轨上每个外限位挡块处设有外限位开关,在滑轨上每个内限位挡块处设有内限位开关,能够使控制装置对动力装置自动控制,实现了对车身的定位、吊起、放开的自动化。
[0017]4、在框架体上设有吊装环,通过吊装环将本实用新型与行车相连。
[0018]5、在吊爪与吊装物的接触部设有软连接装置,防止吊爪与车身碰撞,造成车身的损伤。
[0019]6、动力装置为气动马达,能够充分利用工厂产生的压缩空气,节约了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因带高压电造成人身触电的隐患,采用气动控制,能源清洁,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轴与传动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框架体,2、滑轨,3、滑块,4、吊爪,5、双向丝杆,6、气动马达,7、传动轴,8、传动装置,9、外限位挡块,10、内限位挡块,11、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体1及吊爪4,在框架体1上平行间隔设有两个滑轨2,两滑轨2分别设在框架体1的前侧和后侧。在每个滑轨2的两端均卡接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3,在每个滑块3上设有一吊爪4。在吊爪4与吊装物的接触部设有软连接装置。在每个滑轨2内设有一双向丝杆5,双向丝杆5的的两端部与滑轨2内的两滑块3螺纹连接。在框架体1的中部设有一气动马达6,气动马达6的输出端与传动轴7相连,传动轴7与滑轨2及双向丝杆5相垂直设置,传动轴7通过传动装置8与每个滑轨2内的双向丝杆5相连。在框架体1上设有吊装环11。在每个滑轨2的两端部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滑轨2两端部外侧的两外限位挡块9及设在滑轨2两端部内侧的两内限位挡块10,滑轨2上的两滑块3分别设在滑轨2端部的外限位挡块9和内限位挡块10之间。在滑轨2上每个外限位挡块9处设有外限位开关,在滑轨2上每个内限位挡块10处设有内限位开关。
[0027]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轴7、传动装置8来驱动滑轨2内的双向丝杆5转动,从而带动与双向丝杆5两端部相配合的两滑块3相互靠近或背离,从而实现两滑块3上的两吊爪4的闭合或张开,使两吊爪4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身。并且双向丝杆5能够带动与其配合的两滑块3实现同步靠近或背离,从而实现两滑块3上的两吊爪4同步闭合或张开,因此本方案能够自动对正夹紧车身,使其一次性放置就能够满足车身的定位、吊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28]在每个滑轨2的两端部均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滑轨2两端部外侧的两外限位挡块9及设在滑轨2两端部内侧的两内限位挡块10,滑轨2上的两滑块3分别设在滑轨2端部的外限位挡块9和内限位挡块10之间,从而实现了两吊爪4宽度的自动保证,并且防止滑块3移出滑轨2。
[0029]在滑轨2上每个外限位挡块9处设有外限位开关,在滑轨2上每个内限位挡块10处设有内限位开关,能够使控制装置对动力装置自动控制,实现了对车身的定位、吊起、放开的自动化。
[0030]在框架体1上设有吊装环11,通过吊装环11将本实用新型与行车相连。
[0031]在吊爪4与吊装物的接触部设有软连接装置,防止吊爪4与车身碰撞,造成车身的损伤。
[0032]动力装置为气动马达6,能够充分利用工厂产生的压缩空气,节约了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因带高压电造成人身触电的隐患,采用气动控制,能源清洁,安全可靠。
[0033]在吊装前,控制装置控制气动马达6动作,气动马达6通过传动轴7、传动装置8来驱动滑轨2内的双向丝杆5转动,从而带动与双向丝杆5两端部相配合的两滑块3相互背离,使两吊爪4向外张开到最大开度,将悬挂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开到吊装物的上方,再手动控制行车向下移动,使本实用新型缓缓下落到吊装物上方适当的位置。控制装置控制气动马达6动作,通过传动轴7、传动装置8、双向丝杆5、滑轨2使吊爪4闭合。当其中一个吊爪4碰到吊装物时,触动内限位位开关,控制装置将气动马达6的气路切断,使吊爪4不再内移,从而实现两吊爪4宽度的自动保证,此时,吊爪4的闭合动作结束。然后控制行车上行,将吊装物升起,移动到目的地。
[0034]当需要吊爪4松开时,控制装置控制气动马达6反向动作,通过传动轴7、传动装置8、双向丝杆5、滑轨2使吊爪4张开。当吊爪4触动外限位位开关时,控制装置将气动马达6的气路切断,使吊爪4不再外移,从而实现两吊爪4宽度的自动保证,此时,吊爪4的放开动作结束。然后控制行车上行,将本实用新型升起,脱离吊装物,准备下一次的动作。
[0035]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6]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包括框架体及吊爪,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若干个滑轨,在每个滑轨的两端均卡接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在每个滑块上设有一吊爪,在每个滑轨内设有一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的两端部与滑轨内的两滑块螺纹连接,在框架体的中部设有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滑轨及双向丝杆相垂直设置,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每个滑轨内的双向丝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滑轨的两端部均设有限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滑轨两端部外侧的两外限位挡块及设在滑轨两端部内侧的两内限位挡块,滑轨上的两滑块分别设在滑轨端部的外限位挡块和内限位挡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轨上每个外限位挡块处设有外限位开关,在滑轨上每个内限位挡块处设有内限位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体上设有吊装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吊爪与吊装物的接触部设有软连接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两个滑轨,两滑轨分别设在框架体的前侧和后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气动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吊装装置。它包括框架体及吊爪,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若干个滑轨,在每个滑轨的两端均卡接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在每个滑块上设有一吊爪,在每个滑轨内设有一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部与滑轨内的两滑块螺纹连接,在框架体的中部设有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滑轨及双向丝杆相垂直设置,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每个滑轨内的双向丝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调节吊爪的宽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身,并且吊爪能够自动对正夹紧车身,使其一次性放置就能够满足车身的定位、吊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
【IPC分类】B66C1/28
【公开号】CN205132910
【申请号】CN201520799578
【发明人】丁海峰, 高建路
【申请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