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496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注塑模具技术中,采用传统设计的模具由于产品在模具上的附着力强, 会出现了注塑件粘上模的现象,导致了注塑件严重变形,尺寸超差,且只能依靠人工手动脱 模,要花费很大力气和大量时间取出产品,由此造成了注塑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等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的一 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使注塑件与上模自动脱离。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 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的一组顶针过孔,以及穿设于顶针过孔的一组顶针装 置,该顶针装置与弹簧连接配合。所述的顶针装置包括顶针杆和顶针沉头,该顶针沉头位于顶针杆一端,且顶针沉 头外形与注塑件外形相匹配。所述的顶针过孔数量为4个。所述的顶针装置数量为4个。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加装顶针 装置,使注塑件与上模自动脱离,提高了注塑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针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 模,在上模1设置有一组顶针过孔2,顶针装置3穿设于顶针过孔2。所述的顶针装置3 — 端与弹簧连接,实现顶针装置3的伸缩。所述的顶针过孔2数量优选为4个。所述的顶针 装置3数量与顶针过孔2数量一致,优选为4个。如图2所示,所述的顶针装置3包括顶针杆3A和顶针沉头3B,该顶针沉头位 于顶针杆3A —端,且顶针沉头:3B外形与注塑件外形相匹配。当注塑件为线束时,顶针沉头 3B外形上设有与线束外形相匹配的凹槽。在上模引入冲压模具压料顶针的设计。在上模1设置顶针装置3,采用弹簧顶出,即在自然状态,该部分高于模具的平面。在合模过程中,利用注塑机的合模力,由下模的对 应部分将上模1的顶针装置3复位,弹簧被压缩受力。在开模的过程中,由于弹簧被释放, 将顶针装置3顶出,使注塑件与上模1脱离。在整个开模的过程中,注塑件受力均勻,平稳 达到了脱模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 模(1)的一组顶针过孔( ,以及穿设于顶针过孔( 的一组顶针装置(3),该顶针装置(3) 与弹簧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装 置C3)包括顶针杆(3A)和顶针沉头C3B),该顶针沉头(3B)位于顶针杆(3A) —端,且顶针 沉头(3B)外形与注塑件外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过 孔⑵数量为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装 置⑶数量为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顶针装置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的一组顶针过孔,以及穿设于顶针过孔的一组顶针装置,该顶针装置与弹簧连接配合。通过加装顶针装置,使注塑件与上模自动脱离,提高了注塑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1848967SQ20102055731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9日
发明者孙保健, 沈柳刚 申请人:科络普线束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