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858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零件精度要求高,受模具结构限制,目前,在注塑生产环形零件厚度在Imm以 下的零件时,均采用开模后手工取件的方式将零件取出,此种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 对操作者来讲有被模具烫伤和伤害到手的更严重伤害的危险;其次,对模具来讲有可能遗 忘零件,造成模具再次合模时损坏模具;再次,由于操作者的方法和经验会带来很多制品表 面划伤的问题,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并且手工取件方式会使得加工周期不稳定,效率低, 成本上升,产品的不合格率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位准确、接取动作迅速,工作 过程安全、满足较短成型周期要求做到精确定位接取制品,保证产品合格率的注塑模具使 用的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底板、尼龙柱、定位套、旋转套、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多个通 透的气孔,所述的手把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的正面中心位置,所述的尼龙柱通过螺母固定 在底板的背面,尼龙柱的顶部为蘑菇状,所述的定位套和旋转套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 背面的两端,定位套和旋转套的底部均设有盲孔;所述的尼龙柱采用尼龙材料;所述的旋 转套底部为半圆柱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薄片环形类注塑零件的生产场 所,精确定位接取制品,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工作过程安全、经济、使用寿命长,便 于维护和更换的特点,并能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伤害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4所示,半自动零件接取装 置,包括底板1、尼龙柱2、定位套3、旋转套4、手把5。底板1设置多个通透的气孔6,其作 用是分散模具中产生的气体压力,以保证装置的固定位置不发生偏移,同时有利于装置的 散热,保护操作者使用安全。手把5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的正面中心位置,尼龙柱2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1的背面,尼龙柱2的顶部设置为蘑菇状,该形状使制品在脱落时不产生自锁,靠制品自重完 全脱离尼龙柱2。尼龙柱2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热传导系数低,不会把热量传递到 制品上。定位套3和旋转套4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1背面的两端,定位套3和旋转套 4的底部均设有盲孔。在用螺母固定零件时,为保证固定的牢固,可在螺母下加装垫圈。工作过程,模具开模时,将装置靠近动模,将定位套3和旋转套4插入动模上的精 定位,此时以定位套3为支点来转动底板1,制动后向外拉出装置,此时制品完全挂在尼龙 柱2的顶部,倒置使制品脱落在收集零件的容器中。该装置可以方便区分制品的模具号,便于检验,从而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尼龙柱O)、定位套(3)、旋转 套⑷、手把(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⑴上设有多个通透的气孔(6),所述的手把(5) 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的正面中心位置,所述的尼龙柱( 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1)的 背面,尼龙柱( 的顶部为蘑菇状,所述的定位套C3)和旋转套(4)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底 板(1)背面的两端,定位套C3)和旋转套的底部均设有盲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柱(2)采用尼龙 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套(4)底部为半 圆柱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零件接取装置,包括底板、尼龙柱、定位套、旋转套、手把,底板上设有多个通透的气孔,手把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的正面中心位置,尼龙柱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的背面,尼龙柱的顶部为蘑菇状,定位套和旋转套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底板背面的两端,定位套和旋转套的底部均设有盲孔;尼龙柱采用尼龙材料;旋转套底部为半圆柱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薄片环形类注塑零件的生产场所,精确定位接取制品,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工作过程安全、经济、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和更换的特点,并能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伤害的发生。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913774SQ20102058516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温岩 申请人: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