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067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型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目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其流道系统一般采用十字交叉或八字交叉等方式布置,这样的设计由于其流程比较长使其在注塑时浪费很多料,并且也要注意由于流动不平衡、保压不足或是不均勻收缩所导致的成品翘曲变形的问题,存在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流程短,易于成型的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 它包括有配套的上、下圆模,上圆模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开有一直线分流道以及一设在该直线分流道中间部位的主流道口;下圆模在其分型面上接近其周边的部位沿其周向分散排布有多个锁紧其本身的通孔,并且在该下圆模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布置有两排镜像对称的模穴以及设有多个与上圆模的直线分流道相对应的顶针孔,且同一排的多个模穴等距排列;在该两排模穴两两对称的中间部位上各设有一横浇道,该横浇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浇口与对应的模穴相连通。所述的顶针孔有三个,且等距排列。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压制过程中,不会出现喷料或吸料现象,使用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较之前的模具型腔流程变短,能节省大量料并易于成型,尤其对于一模多腔,意义重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圆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包括有配套的上、下圆模1、2,其中,所述的上圆模1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开有一直线分流道3以及一设在该直线分流道3中间部位的主流道口 4 ;下圆模2在其分型面上接近其周边的部位沿其周向分散排布有多个锁紧其本身的通孔5,并且在该下圆模2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布置有两排镜像对称的模穴6以及设有三个等距排列并与上圆模1的直线分流道3相对应的顶针孔9,且同一排的多个模穴6等距排列;在该两排模穴6两两对称的中间部位上各设有一横浇道7,该横浇道7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浇口 8与对应的模穴6相连通。这样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在压制过程中,不会出现喷料或吸料现象,使用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较之前的模具型腔流程变短,能节省大量料并易于成型,尤其对于一模多腔,意义重大。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它包括有配套的上、下圆模(1、2),其特征在于上圆模(1)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开有一直线分流道(3)以及一设在该直线分流道(3)中间部位的主流道口(4);下圆模(2)在其分型面上接近其周边的部位沿其周向分散排布有多个锁紧其本身的通孔(5),并且在该下圆模(2)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布置有两排镜像对称的模穴(6)以及设有多个与上圆模(1)的直线分流道(3)相对应的顶针孔(9),且同一排的多个模穴(6)等距排列;在该两排模穴(6)两两对称的中间部位上各设有一横浇道(7),该横浇道(7)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浇口(8)与对应的模穴(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孔(9) 有三个,且等距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天皮用的模具型腔,包括有配套的上、下圆模,上圆模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开有一直线分流道以及一设在该直线分流道中间部位的主流道口;下圆模在其分型面上接近其周边的部位沿其周向分散排布有多个锁紧其本身的通孔,在该下圆模分型面的中间部位上布置有两排镜像对称的模穴以及设有多个与上圆模的直线分流道相对应的顶针孔,且同一排的多个模穴等距排列;在该两排模穴两两对称的中间部位上各设有一横浇道,该横浇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浇口与对应的模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压制过程中,不会出现喷料或吸料现象,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较之前的模具型腔流程变短,能节省大量料并易于成型,尤其对于一模多腔,意义重大。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213149SQ20112033262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胡水军 申请人:胡水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