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332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领域中,模具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内饰件制作エ艺 中,如滚塑成型エ艺的方法是先将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后模具沿两垂直轴不断旋转并使之加热,模内的塑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于模腔的整个表面上,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给冷却定型而制得。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包括包括上模、下模、刀ロ,汽缸、油路系统等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常常需要更换模具,而更换模具后,需要将油管重新与模具上的油管接头相连接,现有技术中,由于模具上的出油口和进油ロ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常常出现如下技术问题I、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油管接头,由于出油ロ与进油ロ没有任何区别,在更换模具时,常常将进、出油管接反,造成换模工作失误,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2、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油管接头,由于出油ロ与进油ロ没有任何区别,为了防止在更换时发生错误,在毎次更换模具后,都需要多加一根油管转接,这样即浪费了材料,又浪费了时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油管接头,由于出油ロ与进油ロ没有任何区別,在更换模具时,常常将进、出油管接反,造成换模工作失误;为了防止在更换时发生错误,在毎次更换模具后,都需要多加一根油管转接,这样即浪费了材料,又浪费了时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为防止出现工作失误,在模具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增加油路接头,并在进油ロ的油路接头上设置进油标志,在所述出油ロ的油路接头上设置出油标志,建立防纠错模式,并且对油路接头进行创新设计,具有能够360度旋转,插接方便,适应性强,密封性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内容是,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包括油管和模具上的油ロ,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增设防错装置,所述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油口上的防错油路接头和与所述油路接头一一对应连接的油管接头。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包括进油口和出油ロ,在所述进油口上设有进油ロ油路接头,在所述出油口上设有出油ロ油路接头。所述油管包括出油管和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管接头,所述进油管包括进油管接头。[0011 ] 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进油管接头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进油管接头与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出油管接头一一对应配合,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出油管接头与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包括内轴和外筒,内轴和外筒之间设有支撑轴承。所述内轴和外筒外设有压盖,所述内轴油路和外筒油路相配合构成油路通道。所述外筒油路之间设有密封件。 所述内轴油路之间都设有密封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模具油管接头,由于出油ロ与进油ロ没有任何区別,在更换模具时,常常将进、出油管接反,造成换模工作失误;为了防止在更换时发生错误,在毎次更换模具后,都需要多加一根油管转接,这样即浪费了材料,又浪费了时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建立防纠错模式,并且对油路接头进行创新设计,具有能够360度旋转,插接方便,适应性强,密封性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进油管接头;2为出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汽车内饰件制造技术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上这两个油管接头不统一(有时接两个公头,有时一公一母,有时两个母头),并且没有任何防纠错措施。换模时必须多加一根油管转接,造成换模时间变长。现对它进行规范,増加接头,设置防错标记,或者统ー为一公一母,减少换模时间。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包括油管和模具上的油ロ,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增设防错装置,所述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油口上的防错油路接头和与所述油路接头一一对应连接的油管接头。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包括进油口和出油ロ,在所述进油ロ上设有进油ロ油路接头,在所述出油口上设有出油ロ油路接头。所述油管包括出油管和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管接头2,所述进油管包括进油管接头I。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进油管接头I 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进油管接头I与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出油管接头2 —一对应配合,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出油管接头2与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包括内轴和外筒,内轴和外筒之间设有支撑轴承。所述内轴和外筒外设有压盖,所述内轴油路和外筒油路相配合构成油路通道。所述外筒油路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内轴油路之间都设有密封件。
权利要求1.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包括油管和模具上的油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增设防错装置,所述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油口上的防错油路接头和与所述油路接头一一对应连接的油管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的油ロ包括进油口和出油ロ,在所述进油ロ上设有进油ロ油路接头,在所述出油ロ上设有出油ロ油路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包括出油管和进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出油管接头(2),所述进油管包括进油管接头(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进油管接头(I) 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进油管接头(I)与所述进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与所述出油管接头(2) —一对应配合,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右旋螺纹,所述出油管接头(2)与所述出油ロ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内轴和外筒,内轴和外筒之间设有支撑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和外筒外设有压盖,所述内轴油路和外筒油路相配合构成油路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油路之间设有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油路之间都设有密封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内饰件模具新型油路系统,包括油管和模具上的油口,所述模具上的油口增设防错装置,所述防错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具油口上的防错油路接头和与所述油路接头一一对应连接的油管接头。所述模具上的油口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在所述进油口上设有进油口油路接头,在所述出油口上设有出油口油路接头。所述进油口油路接头与所述进油管接头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进油口油路接头的内螺纹为左旋螺纹,所述进油管接头与所述进油口油路接头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建立防纠错模式,并且对油路接头进行创新设计,具有能够360度旋转,插接方便,适应性强,密封性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B29C41/38GK202399452SQ20112053916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卢凌霄, 梁勇, 陈祥彬, 韦卫, 黄浩 申请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