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358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五孔斜排式双曲轴三连杆合模机构是目前在注塑机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注塑机锁模力的主要核心部件。它主要由轴杆,十字头,尾板,中板组成,其中轴杆包括长铰,钩铰,小铰。平时注塑机生产商设计时追求的是上下曲轴机构受力的对称性,但实际生产中,由于铸件本身的力学性能偏差,生产加工的误差,往往会发现注塑机合模机构刚高压试运机时产生导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才能消除此异响。经过现场调查分析, 主要为合模机构各运动副的高强度摩擦所致,而产生这种偏离实际设计要求的高强度摩擦主要为合模机构受力的不对称所致的。这种摩擦会导致轴杆销轴发生蛋形磨损,最糟糕的磨损会导致轴杆机构发生倾斜,还会使模具闭合时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导向销轴的过早磨损,也可能导致拉杆在失衡载荷下的破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长时间开锁模而不被拉花的注塑机防拉花哥林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包括轴杆、十字头、尾板和中板,所述轴杆包括长饺、钩饺和小饺;小饺与钩饺用销轴连接,尾板与钩饺用销轴连接,长饺与钩饺用销轴连接,十字头与小饺用销轴连接,中板与长饺用销轴连接,所述销轴设置在轴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头、尾板和中板上设置有与销轴相配合的轴衬,轴衬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槽。进一步的说所述销轴与轴衬之间的空隙宽度设置在O. OOlmm-O. 002mm之间。所述轴杆、十字头、尾板和中板的加工精度控制在O. 02m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强度好,变形小的三大板及机铰有效的减少加工时变形造成的误差所产生的不对称,同时,数控加工中心能保证三大板及机铰加工精度,避免尺寸误差造成的不对称性;适当的运动副间隙和轴衬上的润滑槽,能有效的减低轴杆运动副的接触应力,避免轴杆销轴因小面积受到应力作用发生蛋形磨损的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轴衬和销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合模机构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如图I、图2所示,包括轴杆、十字头4、尾板7和中板9,所述轴杆包括长饺8、钩饺6和小饺5 ;小饺5与钩饺6用销轴连接,尾板7与钩饺6用销轴2连接,长饺8与钩饺6用销轴2连接,十字头4与小饺5用销轴2连接,中板9与长饺8用销轴2连接,所述销轴2设置在轴杆上。所述十字头4、尾板7和中板9上设置有与销轴2相配合的轴衬3,轴衬3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槽I。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销轴2与轴衬3之间的空隙宽度设置在O. OOlmm-O. 002mm之间。轴杆、十字头4、尾板7和中板9的加工精度控制在O. 02_。三大板及机铰设计时,经过COSMOS有限元分析,保证强度,变形小于O. 08mm,安全系不小于2. 5。其次,采用日本进口数控加工中心,保证三大板及机铰各零件的位置、形状尺寸、平面度等精度均控制在O. 02mm之内。最后,适当控制轴杆运动副之间的径向间隙,过紧过松都会增加轴杆运动副的接触应力,造成蛋形磨损。而轴衬增加润滑油槽,以增加润滑效果,减低模檫系数,降低接触应力。
权利要求1.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包括轴杆、十字头(4)、尾板(7)和中板(9),所述轴杆包括长饺(8 )、钩饺(6 )和小饺(5 );小饺(5 )与钩饺(6 )用销轴连接,尾板(7 )与钩饺(6 )用销轴(2)连接,长饺(8)与钩饺(6)用销轴(2)连接,十字头(4)与小饺(5)用销轴(2)连接,中板(9)与长饺(8)用销轴(2)连接,所述销轴(2)设置在轴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头(4)、尾板(7 )和中板(9 )上设置有与销轴(2 )相配合的轴衬(3 ),轴衬(3 )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槽(I)。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2)与轴衬(3)之间的空隙宽度设置在O.OOlmm-O. 002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十字头(4)、尾板(7)和中板(9)的加工精度控制在O.0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的注塑机合模机构,包括轴杆、十字头、尾板和中板,所述轴杆包括长饺、钩饺和小饺;小饺与钩饺用销轴连接,尾板与钩饺用销轴连接,长饺与钩饺用销轴连接,十字头与小饺用销轴连接,中板与长饺用销轴连接,所述销轴设置在轴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头、尾板和中板上设置有与销轴相配合的轴衬,轴衬上设置有若干润滑油槽。本实用新型用强度好,变形小的三大板及机铰有效的减少加工时变形造成的误差所产生的不对称,同时,数控加工中心能保证三大板及机铰加工精度,避免尺寸误差造成的不对称性;适当的运动副间隙和轴衬上的润滑槽,能有效的减低轴杆运动副的接触应力,避免轴杆销轴发生蛋形磨损的情况。
文档编号B29C45/64GK202480346SQ20112056002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周万长, 梁昆明, 蔡恒志 申请人:中山力劲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