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570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具体是指用于注塑模具,通过斜顶将嵌在制品内侧倒扣中的芯块斜向抽出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注塑模具的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分为单杆单滑顶杆、双杆单滑顶杆二种,其中,单杆单滑顶杆因易卡死而仅适用于斜顶倾角小于15°的斜顶抽芯;双杆单滑顶杆,参阅图6、图7,由斜滑座、斜滑脚、斜顶杆、平行导杆构成,双杆单滑顶杆可用于倾斜角度10 35°的斜顶抽芯;但当模具斜顶抽芯的倾斜角度接近上限的35°时,双杆单滑顶杆会出现斜滑座磨损加剧而卡死,导致斜顶杆损坏;此外,斜滑脚无法完全复位,致使制品在 斜抽芯块的周边形成飞边,造成制品质量不良;当模具斜顶抽芯的倾斜角度大于上限35°时,双杆单滑顶杆就会出现自锁咬死而无法工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易磨损寿命短、无法完全复位、适用角度局限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用由斜滑座、斜滑脚、斜顶杆、平行导杆、辅滑块、辅导杆构成的装置,在斜滑座、斜滑脚之间设置一个辅滑块,辅滑块滑动在斜滑座的A滑槽中,斜滑脚滑动在辅滑块的B滑槽中;斜顶杆正交固定连接在斜滑脚的上面,平行导杆与斜顶杆平行且正交滑动穿过斜滑脚,辅导杆正交滑动穿过辅滑块;工作时,斜滑座随顶板作顶出和复位移动,由辅导杆牵动辅滑块沿斜滑座的A滑槽斜滑,斜滑脚在辅滑块的B滑槽上滑动,经斜顶杆带动斜抽芯块顶出和复位,应用时,只需调整A滑槽和B滑槽的斜角即可满足30 55°大倾角斜顶的顶出和复位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旨在通过辅滑块和辅导杆的牵动作用,使斜顶抽芯顶杆装置达到减少磨损延长寿命、易于复位、扩大斜顶适用角度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包括斜滑座、斜滑脚、斜顶杆、平行导杆、辅滑块、辅导杆,其中所述的斜滑座为由二块对峙的矩形钢板组成的部件,斜滑座二块钢板的对峙面上设有由右上角至左下角,斜向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A滑槽;所述的斜滑脚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斜滑脚上面的左部设有用于正交连接斜顶杆的带有定位缺的台阶通孔;斜滑脚的右部设有上下贯穿的、与斜滑脚正交的圆形滑孔;斜滑脚2的前后侧面的下边设有凸缘的滑轨;所述的斜顶杆为二端设有定位缺口和螺纹盲孔的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斜顶杆的上端与斜抽芯块固定连接,所述斜抽芯块为设有制品倒扣型面的钢质滑块;所述的平行导杆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所述的辅滑块为矩形框状的钢质构件,辅滑块的左部框体中固定嵌有用于滑动穿过辅导杆的耐磨套,辅滑块右部的前后框的对峙壁面上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B滑槽,所述耐磨套的内孔轴线与辅滑块的上下面正交;所述的辅导杆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
斜滑座的二块对峙钢板分别夹持在辅滑块的前后二个侧面,辅滑块滑动嵌在斜滑座的所述A滑槽中,斜滑脚的所述滑轨滑动嵌在辅滑块的所述B滑槽中,斜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斜滑脚的台阶通孔中,斜顶杆的轴线与辅滑块的B滑槽投影正交,平行导杆滑动穿过斜滑脚的所述圆形滑孔,辅导杆滑动穿过辅滑块中的所述耐磨套,辅导杆的轴线与斜滑座的A滑槽投影正交;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应用安装,斜滑座固定连接在模具的顶板上,平行导杆和辅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模具的底板上,辅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模具的动模载板的下面,斜顶杆向上滑动穿在动模载板和动模型芯中的斜顶导孔内,斜抽芯块位于动模型芯的斜顶滑槽内。应用时,模具为卧式安装,结构描述的上下方向为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结构描述的前后方向为工作描述的左右方向,结构描述的左右方向为工作描述的上下方向。工作过程顶出,模具开模,顶板载着斜滑座向前顶出移动,辅导杆牵动辅滑块沿着斜滑座的A滑槽向上向后斜向滑移,斜滑脚载着斜顶杆在辅滑块的B滑槽上滑移,使斜顶杆载着斜抽芯块沿动模型芯的斜顶导孔斜向顶出抽芯;复位,顶板载着斜滑座向后复位移动,辅导杆牵动辅滑块沿着斜滑座的A滑槽向下向前斜向滑移,斜滑脚载着斜顶杆在辅滑块的B滑槽上滑移,使斜顶杆载着斜抽芯块沿动模型芯的斜顶导孔斜向后缩复位;由于斜顶杆、斜抽芯块是由辅滑块牵动复位,而辅滑块、辅导杆能够适应较大的顶出和复位的倾角,从而扩大了斜顶杆和斜抽芯块的斜顶倾角的适应范围,使斜顶装置避免了因斜顶倾角过大出现易磨损寿命短、无法完全复位和适用角度局限的弊端;应用时,通过调整A滑槽和B滑槽的斜角即可满足30 55°大倾角斜顶的顶出和复位;所述的斜角是指A滑槽与斜滑座的底边所夹的角,或者B滑槽与辅滑块的底边所夹的角;所述的倾角是指斜顶方向与模具的开合方向所夹的角。上述,本发明采用由斜滑座、斜滑脚、斜顶杆、平行导杆、辅滑块、辅导杆构成的装置,在斜滑座、斜滑脚之间设置一个辅滑块,辅滑块滑动在斜滑座的A滑槽中,斜滑脚滑动在辅滑块的B滑槽中;斜顶杆正交固定连接在斜滑脚的上面,平行导杆与斜顶杆平行且正交滑动穿过斜滑脚,辅导杆正交滑动穿过辅滑块;工作时,斜滑座随顶板作顶出和复位移动,由辅导杆牵动辅滑块沿斜滑座的A滑槽斜滑,斜滑脚在辅滑块的B滑槽上滑动,经斜顶杆带动斜抽芯块顶出和复位,应用时,只需调整A滑槽和B滑槽的斜角即可满足30 55°大倾角斜顶的顶出和复位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易磨损寿命短、无法完全复位、适用角度局限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通过辅滑块和辅导杆的牵动作用,使斜顶抽芯顶杆装置达到了减少磨损延长寿命、易于复位、扩大斜顶适用角度的目的。


图I是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的部件分解的轴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的辅滑块部件的结构剖视不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位于应用模具中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位于应用模具中,工作在斜向顶出抽芯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双杆单滑顶杆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双杆单滑顶杆装置,位于应用模具中位置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图中斜滑座1、A滑槽11、斜滑脚2、斜顶杆3、斜抽芯块31、平行导杆4、辅滑块5、B滑槽51、辅导杆6、定模01、动模载板02、动模型芯03、顶板04、底板05、制品06、耐磨套07。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图I 图5,本发明的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包括斜滑座I、斜滑脚2、斜顶杆3、平行导杆4、辅滑块5、辅导杆6,其中所述的斜滑座I为由二块对峙的矩形钢板组成的部件,斜滑座I 二块钢板的对峙面上设有由右上角至左下角,斜向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A滑槽11 ;所述的斜滑脚2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斜滑脚2上面的左部设有用于正交连接斜顶杆3的带有定位缺的台阶通孔;斜滑脚2的右部设有上下贯穿的、与斜滑脚2正交的圆形滑孔;斜滑脚2的前后侧面的下边设有凸缘的滑轨;所述的斜顶杆3为二端设有定位缺口和螺纹盲孔的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斜顶杆3的上端与斜抽芯块31固定连接,所述斜抽芯块31为设有制品06倒扣型面的钢质滑块;所述的平行导杆4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所述的辅滑块5为矩形框状的钢质构件,辅滑块5的左部框体中固定嵌有用于滑动穿过辅导杆6的耐磨套07,辅滑块5右部的前后框的对峙壁面上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B滑槽51,所述耐磨套07的内孔轴线与辅滑块5的上下面正交;所述的辅导杆6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斜滑座I的二块对峙钢板分别夹持在辅滑块5的前后二个侧面,辅滑块5滑动嵌在斜滑座I的所述A滑槽11中,斜滑脚2的所述滑轨滑动嵌在辅滑块5的所述B滑槽51中,斜顶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斜滑脚2的台阶通孔中,斜顶杆3的轴线与辅滑块5的B滑槽51投影正交,平行导杆4滑动穿过斜滑脚2的所述圆形滑孔,辅导杆6滑动穿过辅滑块5中的所述耐磨套07,辅导杆6的轴线与斜滑座I的A滑槽11投影正交;
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应用安装,斜滑座I固定连接在模具的顶板04上,平行导杆4和辅导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模具的底板05上,辅导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模具的动模载板02的下面,斜顶杆3向上滑动穿在动模载板02和动模型芯03中的斜顶导孔内,斜抽芯块31位于动模型芯03的斜顶滑槽内。应用时,模具为卧式安装,结构描述的上下方向为工作描述的前后方向,结构描述的前后方向为工作描述的左右方向,结构描述的左右方向为工作描述的上下方向。工作过程 顶出,模具开模,顶板04载着斜滑座I向前顶出移动,辅导杆6牵动辅滑块5沿着 斜滑座I的A滑槽11向上向后斜向滑移,斜滑脚2载着斜顶杆3在辅滑块5的B滑槽51上滑移,使斜顶杆3载着斜抽芯块31沿动模型芯03的斜顶导孔斜向顶出抽芯;复位,顶板04载着斜滑座I向后复位移动,辅导杆6牵动辅滑块5沿着斜滑座I的A滑槽11向下向前斜向滑移,斜滑脚2载着斜顶杆3在辅滑块5的B滑槽51上滑移,使斜顶杆3载着斜抽芯块31沿动模型芯03的斜顶导孔斜向后缩复位;由于斜顶杆3、斜抽芯块31是由辅滑块5牵动复位,而辅滑块5、辅导杆6能够适应较大的顶出和复位的倾角,从而扩大了斜顶杆3和斜抽芯块31的斜顶倾角的适应范围,使斜顶装置避免了因斜顶倾角过大出现易磨损寿命短、无法完全复位和适用角度局限的弊端;应用时,通过调整A滑槽和B滑槽的斜角即可满足30 55°大倾角斜顶的顶出和复位;所述的斜角是指A滑槽11与斜滑座I的底边所夹的角,或者B滑槽与辅滑块5的底边所夹的角;所述的倾角是指斜顶方向与模具的开合方向所夹的角。
权利要求
1.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滑座(I)、斜滑脚(2)、斜顶杆(3)、平行导杆(4)、辅滑块(5)、辅导杆¢),其中所述的斜滑座(I)为由二块对峙的矩形钢板组成的部件,斜滑座(I) 二块钢板的对峙面上设有由右上角至左下角,斜向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A滑槽(11); 所述的斜滑脚(2)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斜滑脚(2)上面的左部设有用于正交连接斜顶杆(3)的带有定位缺的台阶通孔;斜滑脚(2)的右部设有上下贯穿的、与斜滑脚(2)正交的圆形滑孔;斜滑脚(2)的前后侧面的下边设有凸缘的滑轨; 所述的斜顶杆(3)为二端设有定位缺口和螺纹盲孔的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斜顶杆(3)的上端与斜抽芯块(31)固定连接,所述斜抽芯块(31)为设有制品(06)倒扣型面的钢质滑块; 所述的平行导杆(4)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 所述的辅滑块(5)为矩形框状的钢质构件,辅滑块(5)的左部框体中固定嵌有用于滑动穿过辅导杆¢)的耐磨套(07),辅滑块(5)右部的前后框的对峙壁面上设有由左向右向下倾斜的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构成的B滑槽(51),所述耐磨套(07)的内孔轴线与辅滑块(5)的上下面正交; 所述的辅导杆(6)为圆柱杆形的钢质构件; 斜滑座(I)的二块对峙钢板分别夹持在辅滑块(5)的前后二个侧面,辅滑块(5)滑动嵌在斜滑座(I)的所述A滑槽(11)中,斜滑脚(2)的所述滑轨滑动嵌在辅滑块(5)的所述B滑槽(51)中,斜顶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斜滑脚(2)的台阶通孔中,斜顶杆⑶的轴线与辅滑块(5)的B滑槽(51)投影正交,平行导杆(4)滑动穿过斜滑脚(2)的所述圆形滑孔,辅导杆(6)滑动穿过辅滑块(5)中的所述耐磨套(07),辅导杆(6)的轴线与斜滑座(I)的A滑槽(11)投影正交; 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杆双滑大角度斜顶抽芯顶杆装置,包括斜滑座(1)、斜滑脚(2)、斜顶杆(3)、平行导杆(4)、辅滑块(5)、辅导杆(6)。本发明采用在斜滑座、斜滑脚之间设置一个辅滑块,辅滑块滑动在斜滑座的A滑槽中,斜滑脚滑动在辅滑块的B滑槽中;斜顶杆正交固定连接在斜滑脚的上面,平行导杆与斜顶杆平行且正交滑动穿过斜滑脚,辅导杆正交滑动穿过辅滑块;工作时,由辅导杆牵动辅滑块沿斜滑座的A滑槽斜滑,斜滑脚在辅滑块的B滑槽上滑动带动斜顶杆、斜抽芯块顶出和复位的技术方案,通过辅滑块和辅导杆的牵动作用,使斜顶抽芯顶杆装置达到了减少磨损、延长寿命、易于复位、扩大斜顶适用角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B29C45/33GK102672911SQ20121015851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刘扬, 文黎清, 方永杰 申请人: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