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910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成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利用中空成型机制造中空塑料制品,例如管材,筒体等,首先要用机头形成中空的塑料料坯,然后利用机头下方的模具、吹针等设备进行吹塑成型,目前的中空塑料机机头制造的料坯通常都是单层结构,目前能够有制造三层中空塑料料坯的中空成型机机头,制造出的料坯每层的厚度不是很均匀,而而且每层上的材料混合不充分,容易产生愈合线,导致由此料坯制得的产品质量不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它能够制造各层厚度均匀而且没有愈合线的三层中空塑料料坯,同时还提供一种利用本实用新型制造中层发泡的中空塑料料坯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内设有芯棒,所述芯棒下部通过芯棒接头和吊铁接头滑动连接有吊铁,所述料缸下端通过口模体固定连接有口模,所述吊铁与口模形成共挤出口,所述芯棒上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内层进料套、中层进料套和外层进料套,所述料缸内壁与所述外层进料套之间形成外层料道,所述中层进料套与所述内层进料套之间形成中层料道,所述内层进料套与芯棒之间形成内层料道,所述外层进料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层螺旋槽、内层进料套外壁上设有中层螺旋槽,芯棒上的外壁上分别内层螺旋槽;所述料缸下方设有连接所述外层料道、中层料道和内层料道储料腔,所述储料腔下方连接所述共挤出口 ;所述储料腔内滑动安装有环形的料缸活塞,所述料缸活塞一端连接有拉杆且位于所述中层进料套与外层进料套之间;所述料缸上分别设有外层进料口、内层进料口和内层进料口,所述外层料道连接外层进料口,所述中层料道连接中层进料口,所述内层料道连接内层进料口。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层进料套的螺旋槽的顶部至少有一圈突起与料缸贴靠在一起,所述外层进料套的螺旋槽连通所述外层进料口,所述外层进料套的螺旋槽的深度逐渐变浅,所述螺旋槽的突起距料缸内壁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外层料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外层进料套上位于所述外层料道的出料口处设有外层阻料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层进料口共分为四个分进料口连接外层螺旋槽。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层进料套位于中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中层阻料环。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芯棒位内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内层阻料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分别由外层进料口、中层进料口和外层进料口进入外层料道、中层料道和内层料道,最终再汇入储料腔,由料缸活塞从吊铁与口模之间的共挤出口挤出,形成三层料坯,芯棒、内层进料套和外层进料套上的螺旋槽可以使原料旋转,分配混合均匀,这样每层原料的厚度比较均匀,而且制出的料坯不会出现愈合线,由此料坯制出的产品质量自然较高。由 于所述外层螺旋槽的顶部至少有ー圈突起与料缸贴靠在一起,因此在此处的原料的流向完全沿外层螺旋槽旋转,使原料至少可以环绕外层进料套一周,又由于所述外层螺旋槽的深度逐渐变浅,所述外层螺旋槽的突起距料缸内壁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増大,所述外层料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増大,可以使原料在流动过程中既有螺旋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并且由主要是螺旋流动逐渐变为垂直流动,使物料的分配更加均匀,又由于所述外层进料套上位于所述外层料道的出料ロ处设有外层阻料环,外层阻料环处与料缸的间隙较小,可以起到限制原料流动的速度,使原料在阻料环上方堆积,将外层阻料环上方的空间填满,使原料分配均匀。中层阻料环和内层阻料环与外层阻料环的作用相同。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1,外层进料ロ ;2,料缸;3,外层进料套;4,外层料道;5,外层阻料环;6,内层进料ロ ;7,中层进料ロ ;8,芯棒;9,内层进料套;10,中层料道;11,拉杆;12,中层进料套;13,内层料道;14,中层阻料环;15,内层阻料环;16,料缸活塞;17,储料腔;18,芯棒接头;19,吊铁接头;20,ロ模体;21,吊铁;22,ロ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ー种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包括料缸2,所述料缸2内设有芯棒8,所述芯棒8下部通过芯棒接头18和吊铁21接头19滑动连接有吊铁21,所述料缸2下端通过ロ模22体20固定连接有ロ模22,所述吊铁21与ロ模22形成共挤出ロ,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和原理相同,不再赘述;所述芯棒8上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内层进料套9、中层进料套12和外层进料套3,所述料缸2内壁与所述外层进料套3之间形成外层料道4,所述中层进料套12与所述内层进料套9之间形成中层料道10,所述内层进料套9与芯棒8之间形成内层料道13,所述外层进料套3的外壁上设有外层螺旋槽、内层进料套9外壁上设有中层螺旋槽,所述内层进料套9位于中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中层阻料环14,芯棒8上的外壁上分別内层螺旋槽,所述芯棒8位内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内层阻料环15 ;所述料缸2下方设有连接所述外层料道4、中层料道10和内层料道13的储料腔17,所述储料腔17下方连接所述共挤出口,所述储料腔17内滑动安装有环形的料缸活塞16,所述料缸活塞16 —端连接有拉杆11且位于所述中层进料套12与外层进料套3之间,所述料缸活塞16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料腔17内;所述料缸2上分別设有外层进料ロ I、内层进料ロ 6和内层进料ロ 6,所述外层料道4连接外层进料ロ 1,所述外层进料ロ I首先分成两个进料ロ,两个进料ロ分别再分为两个分进料ロ,总共分为四个进料ロ连接外层进料套3的外层螺旋槽,所述中层料道10连接中层进料ロ 7,所述内层料道13连接内层进料ロ 6 ;[0021]所述外层进料套3的外层螺旋槽的顶部至少有ー圈突起与料缸2贴靠在一起,所述外层进料套3的外层螺旋槽连通所述外层进料ロ I,所述外层进料套3的外层螺旋槽的深度逐渐变浅,所述外层螺旋槽的突起距料缸2内壁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増大,所述外层料道4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増大,所述外层进料套3上位于所述外层料道4的出料ロ处设有外层阻料环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I)向所述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的内层进料ロ 6加入内层原料,向中层进料ロ 7加入中层原料,所述中层原料内含有AC发泡剂,向外层进料ロ I加入外层原料;(2)内层原料进入内层料道13,经内层螺旋槽旋转分配均匀,进入储料腔17冲层原料进入中层料道10,经中层螺旋槽旋转分配均匀,进入储料腔17,外层原料经外层螺旋 槽分配均与,进入储料腔17,内层原料、中层原料和外层原料共同逐渐填充储料腔17,使位于储料腔17内活塞上升,并且在储料腔17内分为三层,内层原料位于内层,中层原料位于中层,外层原料位于外层;(3)活塞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通过驱动机构推压拉杆11,从而使活塞下移,将位于储料腔17内的内层原料、中层原料和外层原料由共挤出口一起挤出,如果中层原料中加入发泡剂,可以制造出中层发泡的三层中空塑料料坯。
权利要求1.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内设有芯棒,所述芯棒下部通过芯棒接头和吊铁接头滑动连接有吊铁,所述料缸下端通过口模体固定连接有口模,所述吊铁与口模形成共挤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内层进料套、中层进料套和外层进料套,所述料缸内壁与所述外层进料套之间形成外层料道,所述中层进料套与所述内层进料套之间形成中层料道,所述内层进料套与芯棒之间形成内层料道,所述外层进料套的外壁上设有外层螺旋槽、内层进料套外壁上设有中层螺旋槽,芯棒上的外壁上分别内层螺旋槽; 所述料缸下方设有连接所述外层料道、中层料道和内层料道储料腔,所述储料腔下方连接所述共挤出口 ;所述储料腔内滑动安装有环形的料缸活塞,所述料缸活塞一端连接有拉杆且位于所述中层进料套与外层进料套之间; 所述料缸上分别设有外层进料口、内层进料口和内层进料口,所述外层料道连接外层进料口,所述中层料道连接中层进料口,所述内层料道连接内层进料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螺旋槽的顶部至少有一圈突起与料缸贴靠在一起,所述外层螺旋槽连通所述外层进料口,所述外层螺旋槽的深度逐渐变浅,所述外层螺旋槽的突起距料缸内壁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外层料道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外层进料套上位于所述外层料道的出料口处设有外层阻料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进料口共分为四个分进料口连接外层螺旋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进料套位于中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中层阻料环。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位内层螺旋槽的下方设有内层阻料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成型机三层机头,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内设有芯棒,芯棒与料缸之间总共设有三层料道,每层料道内都设有分配原料的螺旋槽。每层料道连接有不同的进料口,料缸底部设有汇聚三层料道的储料腔,储料腔底部设有共挤出口,当原料由不同进料口进入三层料道内,经各自的螺旋槽旋转分配使每层的原料分配均匀,且螺旋槽使每层上的原料混合均匀,不产生愈合线,由共挤出口由储料腔挤出,形成的三层中空塑料料坯每层的厚度均匀。
文档编号B29C49/42GK202399499SQ20122002360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新华, 孙继昌 申请人:潍坊市新恒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