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374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保温板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是将干燥混合后的粉料通过上、下压板快速挤压成型,由于混合后的粉料内部含气量较大,在上、下压板通过直上直下的挤压成型时其内部大量气体被快速排出,这就导致排气过程中大量粉尘随气体排出,严重污染环境,对工人身体造成损伤,其需要大量工人手动操作,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发明内容[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该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避免了污染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包括机架、输送带、进料压带、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进料压带、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分别定位于机架上,输送带水平直线传输,进料压带定位于输送带起始端正上方,且进料压带下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上侧的输送方向一致,进料压带下侧面与输送带上侧面之间存在设定距离,逸气压带位于输送带末端的正上方,所述逸气压带和输送带表面覆有纳米膜,逸气压带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倾斜段和水平段呈过渡连接状态, 所述倾斜段与进料压带末端衔接,倾斜段靠近进料压带一端侧下侧面高度与进料压带下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段下侧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压带下侧面的高度,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输送带、 进料压带和逸气压带同速传输。[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左侧压带和右侧压带,所述左、右侧压带分布于输送带两侧,左、右侧压带朝向输送带一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一致,所述左、右侧压带、输送带、进料压带和逸气压带相互靠近的输送侧面形成一沿输送方向的长条状通道,所述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恰容置于该长条状通道内并沿其输送。[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调速电机和同步机构,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同步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同步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驱动输送带、进料压带、逸气压带和左、右侧压带。[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机构为五组由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动机构。[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罩壳,所述长条状通道位于逸气压带所在段密封置于闭罩壳之内,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压带、右侧压带分别与逸气压带和输送带之间采用无间隙连接方式。[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过定量抽风机实现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逸气压带包括传动带和第一、二、三传送辊, 所述传动带紧密套设于第一、二、三传送辊外侧,其中第一传送辊的高度高于第二传送辊, 第三传送棍位于第一、二传送棍之间,且第三传送棍的高度与第二传送棍一致。[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压带碾压慢排气方式进行排气成型,改变了现有直上直下压板快速排气方式,避免排气过程中大量粉尘随气体排除污染环境,确保制板的厚度均匀一致,实现自动化无人操作连续制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13]图I为本使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主视图;[0014]图2为本使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俯视图;[0015]图3为本使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包括机架I、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分别定位于机架I上, 输送带2水平直线传输,进料压带3定位于输送带2起始端正上方,且进料压带3下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2上侧的输送方向一致,进料压带3下侧面与输送带2上侧面之间存在设定距离,逸气压带位于输送带2末端的正上方,所述逸气压带和输送带2表面覆有纳米膜, 逸气压带包括倾斜段4和水平段5,所述倾斜段4和水平段5呈过渡连接状态,所述倾斜段 4与进料压带3末端衔接,倾斜段4靠近进料压带3 —端侧下侧面高度与进料压带3下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段5下侧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压带3下侧面的高度,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输送带 2、进料压带3和逸气压带同速传输,颗粒状粉料通过进料压带3和输送带2被输送至逸气压带下方,逸气压带与输送带2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将粉料匀速碾压,由厚至薄,将倾斜段4 粉料中的空气排出制成板材;再通过一段水平段5的水平碾压消除应力后,形成保温板芯材中的粉板,在粉料前进逸气过程中既使粉料紧密、纳米膜又能紧密贴合粉料、增加粉料受到空间挤压回流的阻力。[0017]还设有左侧压带6和右侧压带7,所述右侧压带7分布于输送带2两侧,右侧压带 7朝向输送带2 —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2 —致,所述右侧压带7、输送带2、进料压带3和逸气压带相互靠近的输送侧面形成一沿输送方向的长条状通道,所述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恰容置于该长条状通道内并沿其输送,通过左右侧压带7对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沿垂直其输送方向进行限制,防止其跑到输送带2外侧未进行逸气压制就输出,同时还可以防止其受到逸气压带挤压沿垂直输送方向变形,通过四条传送带围成的空间使承载粉料的空间无极变小,从而使粉料颗粒无限接近达到所需密度。[001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调速电机和同步机构,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同步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同步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驱动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右侧压带7,频调速电机通过变频控制输送前进速度来匹配空间受到挤压逸气速度。[0019]所述同步机构为五组由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动机构,当然也可以是链轮和链条或者齿轮啮合机构形成的传动机构,实现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右侧压带7同步输送。[0020]还设有罩壳,所述长条状通道位于逸气压带所在段密封置于闭罩壳之内,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稀相正压气力送料保证粉料混合的均匀性和连续式制板,对比压板方式产能提高五倍。[0021]所述左侧压带6、右侧压带7分别与逸气压带和输送带2之间采用无间隙连接方式,保证了逸出气体流出的空间足以不使粉料产生回流。[0022]所述通过定量抽风机实现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0023]所述逸气压带包括传动带8和第一、二、三传送辊9、10、11,所述传动带8紧密套设于第一、二、三传送棍9、10、11外侧,其中第一传送棍9的高度高于第二传送棍10,第三传送辊11位于第一、二传送辊之间,且第三传送辊11的高度与第二传送辊10 —致,当然也可以是四个传送辊和两条传送带组成两段式结构,一条传送带和两个传送辊组成倾斜的过渡段,再由另一条传送带和另两个传送辊组成水平的逸气段,此为本专利结构的等同替换结构。
权利要求1.ー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为包括机架(I)、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分别定位于机架(I)上,输送带(2)水平直线传输,进料压带(3)定位于输送带(2)起始端正上方,且进料压带(3)下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2)上侧的输送方向一致,进料压带(3)下侧面与输送带(2)上侧面之间存在设定距离,逸气压带位于输送带(2)末端的正上方,所述逸气压带和输送带(2)表面覆有纳米膜,逸气压带包括倾斜段(4)和水平段(5),所述倾斜段(4)和水平段(5)呈过渡连接状态,所述倾斜段(4)与进料压带(3)末端衔接,倾斜段(4)靠近进料压带(3)—端侧下侧面高度与进料压带(3)下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段(5)下侧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压带(3)下侧面的高度,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输送带(2)、进料压带(3)和逸气压带同速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左侧压带(6)和右侧压带(7),所述右侧压带(7)分布于输送带(2)两侧,右侧压带(7)朝向输送带(2) —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2)—致,所述右侧压带(7)、输送带(2)、进料压带(3)和逸气压带相互靠近的输送侧面形成一沿输送方向的长条状通道,所述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恰容置于该长条状通道内并沿其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变频调速电机和同步机构,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同步机构的动カ输入端,同步机构的动カ输出端分别驱动输送带(2)、进料压带(3)、逸气压带和右侧压带(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为五组由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罩壳,所述长条状通道位于逸气压带所在段密封置于闭罩壳之内,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压带(6)、右侧压带(7)分别与逸气压带和输送带(2)之间采用无间隙连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定量抽风机实现罩壳内具有等于排气体积所需要的负压。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逸气压带包括传动带(8)和第一、ニ、三传送棍(9、10、11),所述传动带(8)紧密套设于第一、ニ、三传送辊(9、10、11)外侧,其中第一传送辊(9 )的高度高于第二传送辊(10 ),第三传送辊(11)位于第一、ニ传送棍之间,且第三传送棍(11)的高度与第二传送棍(10) —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保温板纳米芯材制作设备,输送带、进料压带、逸气压带和驱动装置分别定位于机架上,进料压带定位于输送带起始端正上方,且其下侧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上侧的输送方向一致,逸气压带位于输送带末端的正上方,所述逸气压带和输送带表面覆有纳米膜,逸气压带包括呈过渡连接状态的倾斜段和水平段,倾斜段与进料压带末端衔接,倾斜段靠近进料压带一端侧下侧面高度与进料压带下侧面高度一致,水平段下侧面的高度低于进料压带下侧面的高度,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输送带、进料压带和逸气压带同速传输,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排气过程中大量粉尘随气体排除污染环境,确保制板厚度均匀,实现自动化连续制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L7/00GK202805505SQ2012203761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徐征 申请人:昆山蓝胜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