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及塑片气压热成型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7373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及塑片气压热成型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包括机架、片材输送机构、成型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所述片材输送机构、上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成型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台、成型模具、下模台、下模台升降机构,所述上模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模具安装在上模台底端,所述下模台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模台安装在下模台升降机构顶端。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集的温度数据更准确。
【专利说明】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及塑片气压热成型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加热装置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及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测温系统采集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加热装置的温度并对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加热装置进行温度控制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及采用这种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温控系统一般采用热电偶探头直接采集加热瓦片中心附近的温度数据,然后通过BTC温度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加热瓦片中心附近的温度数据进行温度控制。
[0003]如图3所示,所述塑片气压热成型机通常包括机架4丨、成型机构I丨、片材输送机构3'、热电偶探头和两个加热装置2 ',所述热电偶探头通常安装在加热装置2 '上,直接连接加热装置2'。而所述热电偶探头的工作原理是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焊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如在焊接端(即测量端)加热产生温差,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此种现象称为赛贝尔效应(Seebeck-effect)。如将另一端(即参考端)温度保持一定(一般为0°C),那么回路的热电动势则变成测量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0004]由于采用上述方式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是加热装置2 ’附近的温度,加热装置2 ’的电炉与成型模具之间尚有一段距离,实际上经过空气等介质的传导,热电偶探头采集到的加热装置2'附近的温度数据,与实际成型时候片材成型区域4'的温度相差甚远,并且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下,片材成型区域4 '温度的变化也不能及时反映到采集回来的温度数据上,上述方式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采集的温度数据不准确的缺点,提供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这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采集的温度数据准确度更高,更接近在成型时片材的实际温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0008]包括
[0009]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0010]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0011 ] 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0012]较优的方案,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为红外线采温探头。红外线采温探头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交换,它具有较高的测温上限和很小的热惯性,可达千分之一秒,故便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由于物体的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测量,便可以准确地测量它的表面温度。[0013]本申请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所述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包括机架、片材输送机构、成型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所述片材输送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成型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台、成型模具、下模台、下模台升降机构,所述上模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模具安装在上模台底端,所述下模台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模台安装在下模台升降机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包括
[0015]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0016]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0017]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0018]较优的方案,所述塑片气压热成型机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安装在安装架另一端,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位于成型模具底端的前方。
[0019]更优的方案,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成型模具的间距范围为0.5-3毫米。
[0020]较优的方案,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线采温探头。
[0021]较优的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两个加热电炉,所述两个加热电炉分别位于片材输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两个加热电炉均位于成型模具前方。
[0022]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是位于成型模具前方的片材的温度,因此采集的温度数据更准确;而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线采温探头,因此红外线采温探头无需与被测对象相接触,就能够更准确的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
[002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0025]图2是实施例1中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现有技术塑片气压热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包括
[0030]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0031]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0032]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0033]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线采温探头。红外线采温探头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交换,它具有较高的测温上限和很小的热惯性,可达千分之一秒,故便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由于物体的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测量,便可以准确地测量它的表面温度。
[0034]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上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包括机架1、片材输送机构2、成型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所述片材输送机构2、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成型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台3、成型模具4、下模台5、下模台升降机构6,所述上模台3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成型模具4安装在上模台3底端,所述下模台升降机构6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下模台5安装在下模台升降机构6顶端,所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包括
[0035]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4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4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0036]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0037]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0038]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为红外线采温探头8。
[0039]所述塑片气压热成型机还包括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 —端固定在机架I上,所述红外线采温探头8安装在安装架7另一端,所述红外线采温探头8位于成型模具4底端的前方。
[0040]所述红外线采温探头8与成型模具4的间距范围为0.5毫米。
[0041]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两个加热电炉9,所述两个加热电炉9分别位于片材输送机构2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两个加热电炉9均位于成型模具4前方。
[0042]实施例2
[0043]本实施例中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44]所述红外线采温探头8与成型模具4的间距范围为3毫米。
[0045]实施例3
[0046]本实施例中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47]所述红外线采温探头8与成型模具4的间距范围为1.5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为红外线采温探头。
3.一种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包括机架、片材输送机构、成型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所述片材输送机构、温度采集控制系统、成型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台、成型模具、下模台、下模台升降机构,所述上模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成型模具安装在上模台底端,所述下模台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模台安装在下模台升降机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位于成型模具前方(即片材将要进入成型模具时)的片材的温度,并发送温度数据; 控制电路,接收温度数据后进行处理,发送加热控制信号; 加热机构,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对片材进行加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片气压热成型机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安装在安装架另一端,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位于成型模具底端的前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成型模具的间距范围为0.5-3毫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线采温探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片气压热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两个加热电炉,所述两个加热电炉分别位于片材输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两个加热电炉均位于成型模具前方。
【文档编号】B29C51/46GK203449594SQ20132043135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翁龙斌, 罗庆青, 章俊波, 林海鑫 申请人:广东达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