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行位脱模结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900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斜行位脱模结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斜行位脱模结构,包括第一行位、第二行位及铲机,第一行位与第二行位之间呈斜面滑动连接,第二行位与铲机之间呈斜面滑动连接。当开模时,铲机随前模板向上移动,铲机带动第二行位在后模板上滑动,同时第二行位带动第一行位在后模板上滑动,第一行位的一端顺利脱离倾斜倒扣结构。采用多级行位斜面滑动设置,减少了相互之间接触面的大角度设置,避免了铲机与各行位之间发生自锁现象。因为无需借助油缸,故无需借助外接动力源,减小了模具尺寸。同时提供一种包含该斜行位脱模机构的模具。
【专利说明】斜行位脱模结构及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行位脱模结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对于有斜向脱模且角度在20°?50°之间的模具,铲机与行位之间往往会产生自锁现象。传统解决该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在模具上采用油缸加行位的形式进行脱模,但是油缸需要外接动力源,且油缸伸出模胚外面,造成模具尺寸加大,对注塑机的选用也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模具尺寸较大和产生自锁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小模具尺寸同时解决自锁现象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及模具。
[0004]一种斜行位脱模结构,包括:
[0005]第一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后模板上,所述第一行位的一端与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相匹配;
[0006]第二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的另一端呈斜面滑动连接;及
[0007]铲机,其一端固定于前模板上,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位呈斜面滑动连接;
[0008]其中,在开模时所述铲机随所述前模板移动而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行位在所述后模板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滑动以脱离所述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0]第一定位压块,固定于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压块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一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槽内,所述第一引导槽与所述倾斜倒扣结构的斜面相平行;及
[0011]第二定位压块,固定于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第二定位压块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沿垂直于所述铲机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槽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导槽为通槽,所述第一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压块的底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导槽为通槽,所述第二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压块的底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位与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第一T形凸块或凹陷形成第一 T形凹槽,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 T形凸块相匹配的第一 T形凹槽或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一 T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一 T形凸块。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机与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第二 T形凸块或凹陷形成第二 T形凹槽,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铲机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二 T形凸块相匹配的第二 T形凹槽或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二 T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二 T形凸块。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相接触的斜面与所述第二行位滑动的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或等于25° ;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铲机相接触的斜面与所述铲机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或等于25。。
[0017]一种模具,包括:
[0018]前模板;
[0019]后模板,与所述前模板相匹配,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共同形成第一空腔;
[0020]前内模,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
[0021]后内模,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前内模相匹配,所述前内模与所述后内模共同形成第二空腔,产品形成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及
[0022]如以上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板上开设有盲槽,所述盲槽的槽壁上还形成有阶梯部,所述铲机的一端与所述阶梯部相抵接。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铲机的端面与所述阶梯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铲机上与所述铲机和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所在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为向所述铲机与第二行位相接触的一侧面弯折的折面,所述折面包括靠近所述阶梯部的第一面和远离所述阶梯部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后模板相接触,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间隔设置。
[0025]上述模具及其斜行位脱模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26]( I)当开模时,铲机随前模板向上移动,前模板可带动铲机在第二行位与铲机相接触的斜面上滑动,继而带动第二行位在后模板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一行位滑动以脱离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采用多级行位斜面滑动设置,减少了相互之间接触面的大角度设置,避免了铲机与各行位之间发生自锁现象。因为无需借助油缸,故无需借助外接动力源,减小了模具尺寸。
[0027](2)采用T形凸块和T形凹槽相配合的方式实现铲机与第二行位、第二行位与第一行位的斜面滑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
[0028](3)在第一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的第一凸块位于第一定位压块的底面与后模板之间,可以防止第一行位脱离第一引导槽,在第二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的第二凸块位于第二定位压块的底面与后模板之间,可以防止第二行位脱离第二引导槽,有助于斜行位脱模结构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斜行位脱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0032]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
[0033]图5为图2中C-C剖视图;[0034]图6为图2中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模具10的结构示意图。该模具10主要用于注塑成型具有倾斜倒扣结构21的产品20,倾斜倒扣结构21的斜面21a与第二行位滑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所成的夹角Θ范围在20°?50°之间,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Θ为40°。该模具10包括前模板100、后模板200、前内模300、后内模400及斜行位脱模结构500。
[0039]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前模板100与后模板200相互匹配,且前模板100与后模板200共同形成第一空腔(图未示),后模板200上还开设有盲槽210,盲槽210的槽壁上形成有阶梯部212。
[0040]前内模300与后内模400相互匹配,且均设置于第一空腔(图未示)内。前内模300与后内模400共同形成第二空腔(图未示),注塑成型的产品20形成在第二空腔内。注塑成型的产品20具有倾斜倒扣结构21。
[0041]请参阅图2,斜行位脱模结构500包括第一行位510、第一定位压块520、第二行位530、第二定位压块540及铲机550。
[0042]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行位510的一端与产品20的倾斜倒扣结构21相匹配。产品20成型后开模前,第一行位510的一端嵌入产品20的倾斜倒扣结构21中。且第一行位510的一端各外表面分别与产品20的倾斜倒扣结构21的各内表面相接触。第一行位510可滑动地设置于后模板200上。第一行位510的底面可以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一凸块512,第一凸块512位于第一定位压块520的底面与后模板200之间。第一行位510与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斜面510a与第二行位530滑动的方向呈第一角度α设置。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α的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5°。
[0043]第一定位压块520固定于模具10的后模板200上,且第一定位压块520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槽522,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导槽522为贯穿第一定位压块520厚度方向的通槽。第一行位510可以在第一引导槽522内滑动,又第一凸块512位于第一定位压块520的底面与后模板200之间,故而可以防止第一行位510轻易脱离第一引导槽522。具体地,第一定位压块52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后模板200上,拆卸安装方便。第一引导槽522与倾斜倒扣结构21的斜面21a相互平行。
[0044]请一并参阅图4,第二行位530与第一行位510的另一端呈斜面滑动连接,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行位510与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斜面510a突出形成第一 T形凸块514,第二行位530与第一行位510相接触的斜面530a凹陷形成有第一 T形凹槽532,其中第一 T形凸块514与第一 T形凹槽532相匹配。第一 T形凸块514可沿着第一 T形凹槽532滑动。第二行位530与第一行位510相接触的斜面530a与第二行位530的滑动方向也呈第一夹角α设置。具体地,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5°。
[0045]请一并参阅图5,第二行位530可滑动地设置于后模板200上。第二行位530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二凸块534,第二凸块534位于第二定位压块540与后模板200之间。
[0046]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行位与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第一 T形凹槽,第二行位与第一行位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有第一 T形凸块,其中第一 T形凸块与第一 T形凹槽向匹配。第一 T形凸块可沿着第一 T形凹槽滑动。
[0047]第二定位压块540固定于模具10的后模板200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压块540通过螺钉固定于后模板200上的盲槽210的槽底214。盲槽210沿垂直于铲机550的移动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定位压块540沿垂直于铲机550的移动方向的尺寸,盲槽210沿垂直于铲机550的移动方向的尺寸也大于第二行位530沿垂直于铲机550的移动方向的尺寸。第二定位压块540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槽542,第二引导槽542为贯穿第二定位压块540厚度方向的通槽,第二引导槽542沿铲机550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二行位530可以在第二引导槽内滑动,又第二凸块534位于第二定位压块540与后模板200之间,故而第二凸块534可以防止第二行位530轻易脱离第二引导槽542。
[0048]请一并参阅图6,铲机550的一端与第二行位530呈斜面滑动连接。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铲机550与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斜面550a突出形成第二 T形凸块552,第二行位530与铲机550相接触的斜面530b凹陷形成有第二 T形凹槽536,其中第二 T形凸块552与第二 T形凹槽536相匹配。铲机550的另一端固定于模具10的前模板100上。且铲机550与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斜面550a与铲机移动方向的反方向呈第二夹角β设置。同样地,第二行位530与伊机550相接触的斜面530b与伊机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也呈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5°。铲机550的端面与阶梯部212之间间隔设置。铲机550上与铲机550和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斜面550a所在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为向铲机550与第二行位530相接触的一侧面弯折的折面,折面包括靠近阶梯部212的第一面550b和远离阶梯部212的第二面550c,第一面550b与后模板200相接触,第二面550c与后模板200之间间隔设置。第二面550c与后模板200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避空位,可以减小铲机550与后模板200之间的摩擦力。
[0049]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铲机与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第二T形凹槽,第二行位与铲机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有与第二 T形凸块,其中第二 T形凸块与第二 T形凹槽相匹配。
[0050]上述模具10及其斜行位脱模结构500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0051]在前内模300与后内模400共同围成的第二空腔内注塑成型具有倾斜倒扣结构21的产品20,当开模时,铲机550随前模板100向上移动,铲机550通过第二 T形凸块552带动第二行位530沿第二引导槽542水平向右滑动,同时通过第一 T形凹槽532带动第一行位510沿第一引导槽522远离倾斜倒扣结构21方向滑动,因为第一引导槽522与倾斜倒扣结构21的斜面21a相平行,第一行位510的一端可以顺利脱离倾斜倒扣结构21,采用多级行位斜面滑动设置,减少了相互之间接触面的大角度设置,同时避免了铲机550与各行位之间发生自锁现象。因为无需借助油缸,故无需借助外接动力源,减小了模具尺寸,可以充分利用注塑机。
[0052]在第一行位510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的第一凸块512位于第一定位压块520的底面与后模板200之间,可以防止第一行位510脱离第一引导槽522,在第二行位530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的第二凸块534位于第二定位压块540的底面与后模板200之间,可以防止第二行位530脱离第二引导槽542,有助于斜行位脱模结构500的稳定性。
[0053]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第一定位压块和第二定位压块,通过在后模板上直接开设引导槽来使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在后模板上滑动,通过多级行位结构,达到顺利从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中顺利脱模。
[005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后模板上,所述第一行位的一端与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相匹配; 第二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后模板上,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的另一端呈斜面滑动连接;及 铲机,其一端固定于前模板上,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位呈斜面滑动连接; 其中,在开模时所述铲机随所述前模板移动而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行位在所述后模板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行位滑动以脱离所述产品的倾斜倒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压块,固定于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定位压块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一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槽内,所述第一引导槽与所述倾斜倒扣结构的斜面相平行;及 第二定位压块,固定于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第二定位压块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沿垂直于所述铲机移动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行位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槽为通槽,所述第一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压块的底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槽为通槽,所述第二行位的底面向两侧突出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压块的底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位与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第一 T形凸块或凹陷形成第一 T形凹槽,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 T形凸块相匹配的第一 T形凹槽或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一 T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一 T形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与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突出形成第二 T形凸块或凹陷形成第二 T形凹槽,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铲机相接触的斜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二T形凸块相匹配的第二T形凹槽或突出形成有与所述第二 T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二 T形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第一行位相接触的斜面与所述第二行位的滑动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或等于25° ;所述第二行位与所述铲机相接触的斜面与所述铲机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或等于25°。
8.—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模板; 后模板,与所述前模板相匹配,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共同形成第一空腔; 前内模,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 后内模,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与所述前内模相匹配,所述前内模与所述后内模共同形成第二空腔,产品形成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斜行位脱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上开设有盲槽,所述盲槽的槽壁上还形成有阶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的端面与所述阶梯部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铲机上与所述铲机和所述第二行位相接触的斜面所在一侧面相对另一侧面为向所述铲机与第二行位相接触的一侧面弯折的折面,所述折面包括靠近所述阶梯部的第一面和远离所述阶梯部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后模板相接触,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后模板之间间隔 设置。
【文档编号】B29C45/33GK203665856SQ201320800005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邹祥 申请人:惠州市升华工业有限公司, 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