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398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涉及光纤表面着色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圆筒结构的油墨杯及沿轴向插装在油墨杯内的模具,模具包括进口模和出口模,进口模的一端插装在出口模内形成插入端,该插入端具有第一锥形配合面,出口模内与插入端相对应的内壁处具有与第一锥形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面;进口模和出口模分别沿轴向设有中心线相重合的进口模中心孔和出口模中心孔,且进口模中心孔与出口模中心孔之间设有油墨腔;出口模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进料口,每一个进料口与油墨腔之间设有一条进料通道;油墨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注料口,每一个注料口与一个进料口对应。本发明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减少了一道生产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纤表面着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室外层绞式通信光缆的缆芯一般由若干个不同颜色松套管组成,起通信作用的光纤则被放在松套束管中,一般每个套管中有I至12根光纤。为了实现套管中光纤的可分辨性,单个松套管内的每根光纤被着为不同颜色。由于国际通用的光纤着色油墨颜色只有12种,因此传统的松套管一般最多只能容纳12根光纤,使得松套束管中光纤数量受到着色油墨颜色的限制,所以大芯数的光缆只能依靠增加缆芯中松套束管数目来实现,从而导致大芯数光缆直径越来越大、单位重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光缆制造与物流成本而且加大了光缆铺设与施工难度。在设计大芯数光缆时,如果能够通过增加光缆中单个松套管内的光纤数量,来实现增大光缆芯数,则可以有效减少光缆中松套束管数量,减小光缆直径。
[0003]目前光纤光缆行业中每个套管套12根以上光纤,国标颜色以外其他颜色光纤是通过光纤喷环工艺来实现,即在着色光纤的表面,间歇性的喷上黑色环状标示线,从而在12色着色光纤的基础上,增加了 12种色环着色光纤,使得同一根套管内可区分的着色光纤数量增加到了 24芯。但这种喷环工艺的生产速度较慢,而且需在光纤着色后再增加一道生产喷环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本发明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减少了一道生产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包括圆筒结构的油墨杯及沿轴向插装在油墨杯内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进口模和出口模,所述进口模的一端插装在出口模内形成插入端,该插入端具有第一锥形配合面,所述出口模内与插入端相对应的内壁处具有与第一锥形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面;所述进口模和出口模分别沿轴向设有中心线相重合的进口模中心孔和出口模中心孔,且进口模中心孔与出口模中心孔之间设有油墨腔;所述出口模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进料口,每一个进料口与油墨腔之间设有一条进料通道;所述油墨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注料口,每一个注料口与一个进料口对应。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通道为设置在第一锥形配合面的凹槽。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隔套和锁紧螺母,所述油墨杯的进纤端开口向内收缩并延伸形成颈部结构,该颈部结构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隔套的一端抵压在进口模的另一端,隔套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油墨杯内。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墨杯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出口模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口模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与出口模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口模中间孔的直径为0.256?0.260mm。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口模中间孔的直径为0.252?0.255mm。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口模中间孔与出口模中间孔之间的距离为0.5 ?L 5mmο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模具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发明使本色光纤在着色时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油墨通过一道生成工序进行涂覆和UV固化,形成双色着色光纤,该方法生产速度能够达到正常单着色速度,相比传统光纤喷环,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减少了一道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2、本发明形成的双色着色光纤,根据不同颜色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双色光纤(理论上可以有78种不同双色光纤),拓展了光纤的可分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色光纤着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 — A’向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I 一油墨杯;11 一注料口 ;12 —颈部结构;13 —第一限位台阶;
[0022]2 —出口模;21 —进料口 ;22 —出口模中心孔;
[0023]3 —进口模;31 —进料通道;32 —进口模中心孔;33 —第二限位台阶;
[0024]4 一油墨腔;5 —隔套;6 —锁紧螺母;7 —第一密封圈;8 —第二密封圈;9 一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见图1所示,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包括圆筒结构的油墨杯I及沿轴向插装在油墨杯I内的模具,优选的,所述模具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所述模具包括进口模3和出口模2,所述进口模3的一端插装在出口模2内形成插入端。优选的,还包括隔套5和锁紧螺母6,所述油墨杯I的进纤端开口向内收缩并延伸形成颈部结构12,该颈部结构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母6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隔套5的一端抵压在进口模3的另一端,隔套5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6锁紧在油墨杯I内。所述油墨杯I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3,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3与出口模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
[0027]参见图3所示,该插入端具有第一锥形配合面,所述出口模2内与插入端相对应的内壁处具有与第一锥形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面;所述进口模3和出口模2分别沿轴向设有中心线相重合的进口模中心孔32和出口模中心孔22,且进口模中心孔32与出口模中心孔22之间设有油墨腔4。优选的,所述进口模中间孔32的直径为0.256?0.260mm,所述出口模中间孔22的直径为0.252?0.255mm,所述进口模中间孔32与出口模中间孔22之间的距离为0.5?1.5mm,此时,光纤9的着色效果及着色后光纤9的衰减性能最佳。
[0028]参见图2所示,所述出口模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进料口 21,每一个进料口 21与油墨腔4之间设有一条进料通道31 ;优选的,所述进料通道31为设置在第一锥形配合面的凹槽,且两个凹槽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油墨杯I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注料口 11,每一个注料口
11与一个进料口 21对应。所述进口模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台阶33,所述第二限位台阶33与出口模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
[0029]本发明的实施方法:
[0030]通过相同的压力系统将两种油墨分别被注入到油墨杯I的两个注料口 11内,油墨通过注料口 11流进出口模2的进料口 21,进入出口模2内的两种油墨通过进口模3与出口模2间的第一锥形配合面及第二锥形配合面被隔离开,被隔离开的两种油墨在相同压力作用下经过进料通道31在油墨腔4内开始混和,由于此时光纤9行走度较快,流到此处的油墨还未来得及混合就被光纤9迅速从出口模2带出,经过UV固化炉后,两种颜色的油墨便固化在光纤上,即形成了双色光纤。
[0031]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结构的油墨杯(1)及沿轴向插装在油墨杯(1)内的模具, 所述模具包括进口模⑶和出口模(2),所述进口模⑶的一端插装在出口模⑵内形成插入端,该插入端具有第一锥形配合面,所述出口模(2)内与插入端相对应的内壁处具有与第一锥形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面; 所述进口模(3)和出口模(2)分别沿轴向设有中心线相重合的进口模中心孔(32)和出口模中心孔(22),且进口模中心孔(32)与出口模中心孔(22)之间设有油墨腔⑷; 所述出口模(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进料口(21),每一个进料口(21)与油墨腔(4)之间设有一条进料通道(31); 所述油墨杯(1)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注料口(11),每一个注料口(11)与一个进料口(21)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1)为设置在第一锥形配合面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套(5)和锁紧螺母(6),所述油墨杯(1)的进纤端开口向内收缩并延伸形成颈部结构(12),该颈部结构(1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母(6)相配合的螺纹,所述隔套(5)的一端抵压在进口模(3)的另一端,隔套(5)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6)锁紧在油墨杯(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杯(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3),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3)与出口模(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3)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台阶(33),所述第二限位台阶(33)与出口模(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中间孔(32)的直径为0.256?0.260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模中间孔(22)的直径为0.252?0.255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模中间孔(32)与出口模中间孔(22)之间的距离为0.5?1.5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29C47/04GK104385552SQ20141049984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吴忠明, 王珑, 阮华, 贺言, 张刚 申请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