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9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乃是将可摇摆的摆臂,设于所拟定位的模座一侧,以藉由该摆臂的摆动,改变该摆臂与该模座间的结合状态,具体而言,当该摆臂位于一卡掣位置上时,是与该模座卡接,据以对该模座施以定位的拘束效果,而当位于一释放位置上时,则与该模座分离开来,据以使该模座不受该摆臂的拘束,而得自由移动。
【专利说明】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分子模制成型的技术范鋳内,模具因应着不同原料的特性、成型品的具体形状及构成上的不同而有诸多不同的变化,相对用以对模具提供挟模力的挟模机构,亦随之有不同的需求,诸如二拆模、三拆模或四拆模等由不同数量模片所组成的模具,其所需的挟模机构亦随的有所差异。
[0003]具体而言,如中国台湾第095109174号发明专利前案的具体实施例中所揭露者即是为四拆模形态的模具组成,如此型态的模具在使用上,通常是分为前后两阶段的成型程序,在前阶段成型程序中,乃是使用四模片间所分别形成的二不同模室,预成型出二初胚后,再于后阶段成型程序中,将中间模片予以除去,使初胚并合于同一模室中,续行成品的成型程序。
[0004]而为使上述的模制成型程序得以顺利进行,在该发明专利前案中是揭露了以一取卸组构件,将位移至挟模机构侧向空间外的模具构成的一部分予以取下,以使前述的后阶段成型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0005]上述已知技术固得以达成其目的及功效,但是,其仍亦尚非得称之为理想者,而至少存在着:在模具开模之际,仍有部分模具的构成未受到适当的定位,易于开模的作动中,产生移位的不良现象,致使后续的工作受到影响,显有需加以改进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对已知模具中未受定位的构成,施以定位,据以避免于开模程序中产生不当的位移,从而确保模具开模作业进行的顺畅。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种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包含有:
[0009]一基部;
[0010]—直立导部,是以一端固设于该基部上;
[0011]一升降部,滑设于该导部上;
[0012]一模座,置设于该升降部上;
[0013]更包含有:
[0014]一定位部,设于该升降部上,并位于该模座的一侧,具有一摆臂,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而可以之为轴于一卡掣位置与一释放位置间摆动,当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是与该模座卡接,据以使该模座受到拘束而定位,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则释放该模座。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连杆,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而以一端与该摆臂连接,一拉件,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以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摆臂,令该摆臂常态性地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1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件是滑设于该升降部上,而可于一悬吊状态及一受推状态间作动,当位于该悬吊状态上时,该拉件的一端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呈悬空,当位于该受推状态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可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摆臂自该卡掣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001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件是呈长形,并沿自身长轴方向于该升降部上滑移。
[00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件是随该升降部的作动而位移,当该升降部位于一上位位置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呈悬空,而位于该悬吊状态上,当该升降部位于一下位位置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而位于该受推状态上。
[00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推件,是固设于该基部上,而以一端与该拉件的另一端相向对应,当该升降部自该上位位置往该下位位置移动时,该拉件的另一端是与该推件一端抵接。
[00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件与该推件是分别呈杆状,且彼此同轴对应。
[00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具弹性的维持件,是穿设于该拉件上,并介于该拉件的另一端与该升降部间,以使弹力令该拉件维持该摆臂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臂具有一臂身,是以一端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至少一嵌体,是突设于该臂身的另一端上。
[002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嵌体呈柱状。
[002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具有一第一杆身,一端是与该摆臂枢接,一第二杆身,是以杆身中段部位枢设于该升降部上,并以一端与该第一杆身的另一端枢接,且以另一与该拉件枢接。
[002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该模座于开合模程序进行之际,得以受该到定位部的拘束定位,以确保其位置的正确性,使高分子制程的进行得以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定位部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定位部构件的局部分解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平面图,其中,该升降部是位于该上位位置上,该摆臂则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立体图,其中,该升降部是介于该上位位置与该下位位置的间,该摆臂则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3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平面图,其中,该升降部是介于该上位位置与该下位位置的间,该摆臂则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3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立体图,其中,该升降部是位于该下位位置上,该摆臂则位于该释放位置上。
[003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平面图,其中,该升降部是位于该下位位置上,该摆臂则位于该释放位置上。
[0034]附图标号:(10)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20)基部;(30)导部;(31)导杆;
(40)升降部;(41)枢座;(50)模座;(51)嵌孔;(60)定位部;(61)摆臂(611)臂身;(612)开口 ; (613)嵌体;(62)连杆;(621)第一杆身;(622)第二杆身;(63)拉件;(64)推件;(65)维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36]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10),其主要乃包含了有一基部(20)、一导部(30)、一升降部(40)、一模座(50)以及一定位部(60)。
[0037]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乃为该定位部(60)结合于立式挟模机构中的具体技术内容,是以,前述构成中的各该基部(20)、导部(30)、升降部(40)及模座(50)等,乃属已知技术所已揭露,属于立式挟模机构技术范鋳中的既有技术者,大体而言:
[0038]该基部(20)是立式挟模机构的底座构件,用以作为其他构成元件设置的依附基础,大体而言,该基部(20)是概呈适当厚度的板状体,水平地被设置在适当的处所位置上。
[0039]该导部(30)具有多数的直立导杆(31),是各自直立且彼此平行地分别以杆轴一端固接于该基部(20)上,以于各该导杆(31)间形成可供模具进行开合动作并提供导引的空间。
[0040]该升降部(40)是呈板状,桥接滑设于各该导杆(31)上,而可沿各该导杆(31)的杆轴于一上位位置及一下位位置间往复滑移。
[0041]该模座(50)是为一完整模具的部分构成单元,于本实施例中,该模座(50)是具体为已知四拆模具中位于中间的隔模单元,
[0042]该定位部(60)是设于该升降部(40)上,而可随该升降部(40)的上下位移而作动,具有一摆臂(61),是以一端枢接于该升降部(40)的一枢座(41)上,而可以之为轴于一卡掣位置与一释放位置间往复摆动,一连杆(62)是以中段部位枢接于该枢座(41)上,并以一端与该摆臂(61)枢接,一拉件(63)是枢接于该连杆(62)的另一端,是可经由该连杆(62)使该摆臂(61)常态性地位于该卡掣位置上,一推件(64)是固设于该基部(20)上,并位于该拉件(63)的下方,一具弹性的维持件(65)是设于该拉件(63)上;
[0043]更进一步来说,该摆臂(61)是具有一板状臂身(611),是以一端枢接于该枢座
(41)上,一适当深度的开口(612)是凹设于该臂身(611)的底端,用来供容设该连杆(62)的一端,二柱状的嵌体(613)是分别以一端固设于该臂身(611)的顶端上;
[0044]该连杆(62)具有一第一杆身(621),一端是插入该开口(612)中而与该臂身(611)枢接,一第二杆身(622)是以中段部位枢接于该枢座(41)上,并以一端与该第一杆身(621)的另一端枢接,且以另一端与该拉件(63)枢接;
[0045]该拉件(63)是概呈长条杆状,以顶端与该第二杆身(622)的另一端枢接,并使底端穿经该升降部(40)、突伸于该升降部(40)下方,而与该推件(64)相对应,而可于该升降部(40)上在一悬吊与一受推状态间沿自身长轴方向往复作动,当位于该悬吊状态上时,该拉件(63)的一端是与该连杆(62)的另一端连接,该拉件(63)的另一端则呈悬空,当位于该受推状态上时,该拉件(63)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可经由该连杆(62)带动该摆臂(61)自该卡掣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同时,拉件(63)是随该升降部(40)的作动而位移,当该升降部(40)位于一上位位置上时,该拉件(63)的另一端呈悬空,而位于该悬吊状态上,当该升降部(40)位于一下位位置上时,该拉件(63)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而位于该受推状态上;
[0046]该推件(64)是呈杆状,而与该拉件(63)同轴对应,杆轴顶端并与该拉件(63)的杆轴底端相向对应,当该升降部(40)自该上位位置往该下位位置移动时,该拉件(63)的杆轴底端是与该推件出4)杆轴顶端抵接。;
[0047]该维持件(65)是为弹簧,穿套于该拉件(63)的杆身上,并介于该拉件(63)杆轴底端与该升降部(40)之间,以弹力使该拉件(63)维持该摆臂(61)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0048]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该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10)所得用以达成的主要功效,乃是在于确保该模座(50)于开合模程序进行之际,得以受该到定位部(60)的拘束定位,以确保其位置的正确性,使高分子制程的进行得以顺利进行,其中:当该摆臂(61)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各该嵌体(613)是插置于该模座(50) —侧的嵌孔(51)中,据以使该模座(50)受到拘束定位而不能移动;而当该摆臂(61)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各该嵌体(613)乃随该臂身(611)的摆动而脱出各该嵌孔(51)外,从而得以释放该模座(50)。
[0049]据此,该模具在进行开模时,其作动乃是与已知技术相同,是使该升降部(40)自位于使模具呈合模状态的上位位置(如图4所示),沿该导部(30)的导引往使模具呈开模状态的下位位置方向(如图8所示)移动,而在该升降部(40)移动的过程中,原常态性位于该卡掣位置上的该摆臂(61)则因该拉件(63)底端抵接于该推件(64)顶端后,该升降部
(40)的持续下移动作,将使该拉件(63)反向上移,从而带动该连杆(62)使该摆臂(61)自该卡掣位置摆动至该释放位置上,以使该模座(50)得以被取离,以便进行高分子模制成型的后续加工作业。
[0050]另外,所需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所揭摆臂(61)被维持于该卡掣位置上的外力施加,其固然是被上述以该维持件(65)所提供的弹力为之,但是,除此以外,其亦得以流体压力缸件等动力源,直接以出力轴端驱动该摆臂(61)于该卡掣位置与该释放位置间往复作动,而无需藉由如前述实施例所揭的连杆、拉件、推件与维持件等构件即得以进行对模座的定位。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包含有: 一基部; 一直立导部,是以一端固设于该基部上; 一升降部,滑设于该导部上; 一模座,置设于该升降部上; 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一定位部,设于该升降部上,并位于该模座的一侧,具有一摆臂,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而可以之为轴于一卡掣位置与一释放位置间摆动,当位于该卡掣位置上时,是与该模座卡接,据以使该模座受到拘束而定位,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则释放该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连杆,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而以一端与该摆臂连接,一拉件,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以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摆臂,令该摆臂常态性地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是滑设于该升降部上,而可于一悬吊状态及一受推状态间作动,当位于该悬吊状态上时,该拉件的一端是与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呈悬空,当位于该受推状态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可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摆臂自该卡掣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是呈长形,并沿自身长轴方向于该升降部上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是随该升降部的作动而位移,当该升降部位于一上位位置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呈悬空,而位于该悬吊状态上,当该升降部位于一下位位置上时,该拉件的另一端则受到顶推,而位于该受推状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推件,是固设于该基部上,而以一端与该拉件的另一端相向对应,当该升降部自该上位位置往该下位位置移动时,该拉件的另一端是与该推件一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与该推件是分别呈杆状,且彼此同轴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更包含有一具弹性的维持件,是穿设于该拉件上,并介于该拉件的另一端与该升降部间,以使弹力令该拉件维持该摆臂位于该卡掣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具有一臂身,是以一端枢设于该升降部上,至少一嵌体,是突设于该臂身的另一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体呈柱状。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立式挟模机构的模座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具有一第一杆身,一端是与该摆臂枢接,一第二杆身,是以杆身中段部位枢设于该升降部上,并以一端与该第一杆身的另一端枢接,且以另一端与该拉件枢接。
【文档编号】B29C33/30GK203854125SQ20142027926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陈法胜 申请人: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