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240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主要包括斜顶,斜顶座,行位座,公模板和调节板,所述斜顶铰接斜顶座,所述斜顶座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螺钉固定在机座上,在所述斜顶一侧设置有公模板,在与所述斜顶相对的公模板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斜顶和行位座之间为产品,所述行位座设置在公模板上方。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斜顶平动然后通过公模板上的凸起撬动斜顶一端脱离产品,可以减少产品分型线,并且解决了抽芯位置不够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一些产品往往需要较多的分型面或者需要较多的抽芯机构,致使机构结构非常复杂,成本大大提高,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结构简单的改进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主要包括斜顶,斜顶座,行位座,公模板和调节板,所述斜顶铰接斜顶座,所述斜顶座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通过调节螺钉固定在机座上,在所述斜顶一侧设置有公模板,在与所述斜顶相对的公模板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斜顶和行位座之间为产品,所述行位座设置在公模板上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斜顶座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斜顶与斜顶座的连接处具有平面旋转自由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斜顶平动然后通过公模板上的凸起撬动斜顶一端脱离产品,可以减少产品分型线,并且解决了抽芯位置不够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标号说明:1、斜顶,2、斜顶座,3、行位座,4、公模板,41、凸起,5、调节板,51、调节螺钉,6、机座,7、产品,8、斜导柱,9、铲基,91、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2]参照图1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主要包括斜顶1,斜顶座2,行位座3,公模板4和调节板5,所述斜顶I铰接斜顶座2,所述斜顶座2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板5上,所述调节板5通过调节螺钉51固定在机座6上,在所述斜顶I 一侧设置有公模板4,在与所述斜顶I相对的公模板4侧面设置有凸起41,所述斜顶I和行位座3之间为产品7,所述行位座3设置在公模板4上方,在行位座3上还穿有斜导柱8进行驱动,并且在行位座3另一侧安装有铲基9,铲基9通过固定螺栓91固定在机座6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斜顶座2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斜顶I与斜顶座2的连接处具有平面旋转自由度。
[0014]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0015]机构工作时,注塑机顶出系统同时带动斜顶I和产品7 —起运动,顶到一段距离后斜顶I的中部位置碰到公模板4上的凸起41,而斜顶I下端在驱动机构和斜顶座2的作用下继续滑动,此时凸起41作为支点使斜顶I上端相对与下端作反向运动,即斜顶2背向产品7的方向运动,而完成脱丰旲。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主要包括斜顶(1),斜顶座(2),行位座(3),公模板(4)和调节板(5 ),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I)铰接斜顶座(2 ),所述斜顶座(2 )滑动地设置在调节板(5)上,所述调节板(5)通过调节螺钉(51)固定在机座(6)上,在所述斜顶(I)一侧设置有公模板(4),在与所述斜顶(I)相对的公模板(4)侧面设置有凸起(41),所述斜顶(I)和行位座(3 )之间为产品(7 ),所述行位座(3 )设置在公模板(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系统的斜顶平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座(2)连接驱动机构,所述斜顶(I)与斜顶座(2)的连接处具有平面旋转自由度。
【文档编号】B29C45/33GK204109282SQ20142053883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石冬喜 申请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