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网点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4123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网点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导光板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网点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压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压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压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生活中广告箱、液晶电视的背光都是通过光源和导光板结合来产生的,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油墨印刷将油墨吸附在导光板表面而形成,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或外界其它因素影响下,油墨网点与导光板之间的结合力会变小而容易产生脱落,使导光板的使用寿命下降,或者在油墨大量脱落之后无法使用,进而导致印刷图案质量残缺,并且油墨印刷网点使导光板会出现光线不均匀的现象,即导光板离光源近的一侧很亮,无光源的一侧很暗。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的油墨印刷到导光板上所形成的网点存在易脱落,进而使导光板的使用寿命下降、光线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光板网点不易脱落、光线均匀的一种导光板网点及其制作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导光板网点,包括有导光板、膜仁和网点材料,膜仁上侧打磨出了半圆形网点和圆锥形网点,半圆形网点就是半圆槽,圆锥形网点就是圆锥槽,在半圆形网点和圆锥形网点内添加有网点材料。

优选地,导光板和膜仁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

优选地,打磨在膜仁上侧的半圆槽和圆锥槽的深度远离光源逐渐变深,打磨在膜仁上侧的半圆槽和圆锥槽的直径远离光源逐渐变大,并且每一排网点包含的半圆槽或圆锥槽的个数是一样的。

优选地,半圆槽和圆锥槽的最大深度不超过膜仁的厚度,圆锥槽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之间。

一种导光板网点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膜仁进行打磨,打磨出深度远离光源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逐渐变大的半圆槽和圆锥槽,半圆槽和圆锥槽也就是网点。

步骤二:当膜仁上打磨出网点之后,把膜仁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特别是在打磨出的半圆槽和圆锥槽内进行冲刷。

步骤三:对清洗冲刷后干净后的膜仁进行烘干或自然风干,烘干的温度应该在28℃到120℃之间。

步骤四:烘干后对打磨出的半圆槽和圆锥槽进行精抛光。

步骤五:精抛光后再次进行清水清洗和冲刷,把精抛光后的残渣清洗干净,尤其是半圆槽和圆锥槽内。

步骤六:对清洗冲刷后干净后的膜仁进行烘干或自然风干,烘干的温度应该在28℃到120℃之间。

步骤七:烘干后在半圆槽和圆锥槽内喷入网点材料。

步骤八:将半圆槽和圆锥槽中的网点材料进行烘干,烘干也可以使用自然风干。

步骤九:在烘干网点材料之后将膜仁与导光板使用粘贴胶粘贴稳定,并且在粘贴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中部有气泡的现象。

步骤十:烘干或自然风干粘贴胶,使粘贴胶与膜仁和导光板之间进一步的固定。

步骤十一:把光源放置于导光板的右侧,对导光板进行测试。

优选地,步骤五中精抛光使用与打磨器件等大的单晶硅棒进行。

优选地,步骤七中网点材料的添加量在半圆槽和圆锥槽内应该与膜仁最上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步骤七中网点材料内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和具有反射性的材料,而该反射性材料不应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在网点材料中的比例要大于具有反射性的材料,网点材料在未烘干时为液态,网点材料内添加有散射微粒,散射微粒为具有高反射性的二氧化钛或硫酸钡。

优选地,步骤九中粘贴胶使用溶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

工作原理:将光源放置于导光板的右侧,打开光源,光源射出光线,光线从导光板右侧进入导光板内和膜仁内,当光线射到各个网点时,网点对光线进行一系列的反射和漫反射使光线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从导光板的下侧传出,从而实现导光板导光和高效利用光的作用。

因为导光板和膜仁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膜仁和导光板相互连接,因此需要相同的材料来保证光线通过膜仁上的网点反射到导光板上而不会出现光线被吸收的可能,如若使用不同材料,光线通过膜仁然后进入导光板就会通过一条折射带,该折射带为导光板与膜仁相交的位置,该位置会吸收部分光线,从而使光线的通过率降低,使导光板会出现光线不均匀的情况,而且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的原因是因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因为打磨在膜仁上侧的半圆槽和圆锥槽的深度远离光源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逐渐变大,并且每一排网点包含的半圆槽或圆锥槽的个数是一样的,因为远离光源一侧的光线多少会有点弱化,即射到远离光源一侧的网点的光线没有靠近光源那一侧强,就会造成导光板一侧亮一侧暗的情况,所以深度远离光源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逐渐变大的效果是即使远离光源,更深的深度,更大的直径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从而弥补光线射到远离光源一侧的网点弱化的缺陷,打磨时通过使用不同直径,不同深度的打磨器对膜仁进行打磨,或者使用同种直径同种深度的打磨器,但在膜仁表面打磨时,控制打磨的深度,就可以打磨出直径远离光源逐渐变大,深度远离光源逐渐变深的半圆槽和圆锥槽。

因为半圆槽和圆锥槽的最大深度不超过膜仁的厚度,圆锥槽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之间,在打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直接把膜仁打磨穿孔,也就避免了在填充网点材料的时候,网点材料不会从漏孔中流出,以免直接报废该膜仁,使用两种不同的槽,可以使反射性能更佳,也就使光线的反射具有更多的路径,使光线穿出导光板具有更好的亮度和光线均匀性,而圆锥槽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之间,可以使反射在半圆槽之间的光线通过圆锥槽的反射重新反射穿过导光板,也就进一步的实现了光线均匀的目的。

因为步骤五中精抛光使用与打磨器件等大的单晶硅棒进行,精抛光的作用也使半圆槽和圆锥槽的内表面更加透明,使填充的网点材料反射光线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步骤七中网点材料的添加量在半圆槽和圆锥槽内应该与膜仁最上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这样才能使网点材料在烘干后附着在半圆槽内圆锥槽内壁上。

因为步骤七中网点材料内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和具有反射性的材料,而该反射性材料不应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在网点材料中的比例要大于具有反射性的材料,网点材料在烘干或自然风干后会凝固,未烘干时为液态,网点材料内添加有散射微粒,散射微粒为具有高反射性的二氧化钛或硫酸钡,网点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与膜仁是属于同一种材料,所以在烘干后,网点材料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能够和膜仁保持较大的结合力,具有反射性的材料不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可以保证该材料不会在网点材料内结成团,避免降低反射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需要在网点材料内的比例大于反射性材料,这样才能使网点材料与膜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结合力,网点材料在未烘干前属于液态,这样才能添加散射微粒,进而喷在半圆槽和圆锥槽内,烘干后为固态,保证网点材料内的各种材料不会乱飘,散射微粒可以使本来就具有的反射性材料的反射性能提高,使光线的反射进一步的增强,散射微粒可以为具有高反射性能的任何一种材料,但同时也不能为粘度较高的材料,散射微粒在网点材料内的比例也应当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

因为步骤九中粘贴胶使用溶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膜仁和导光板通过粘贴胶相互连接,因此需要相同材料的粘贴胶来保证光线通过膜仁上的网点反射到导光板上而不会出现光线被吸收的可能,也能保证膜仁、粘贴胶和导光板之间的结合力更高而不会轻易的分离。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网点不易脱落、光线均匀的效果,通过采用网点材料烘干在半圆槽和圆锥槽的内壁上的方式,网点材料与半圆槽和圆锥槽的内壁稳稳相接,而不会轻易脱落,就相当于直接封闭了半圆槽和圆锥槽,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喷墨式网点因为喷墨式网点直接与导光板粘着的结合力较小而容易脱落的弊端,通过使用深度远离光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变大的半圆槽和圆锥槽,逐渐变深的深度,逐渐变大的直径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从而弥补光线射到逐渐远离光源的网点弱化的缺陷,通过使用网点材料喷入半圆槽和圆锥槽中的方式可以避免网点材料脱落的概率,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网点直接喷在导光板上导致网点容易掉落的弊端,通过使用相同材料的网点材料的一部风、膜仁、导光板和粘贴胶,保证网点材料与膜仁的结合力更高不会轻易的掉落,膜仁、粘贴胶和导光板之间的结合力更高而不会轻易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导光板,2-膜仁,3-光源,4-半圆槽,5-圆锥槽,6-粘贴胶,7-网点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导光板网点,如图1-2所示,包括有导光板1、膜仁2和网点材料7,膜仁2上侧打磨出了半圆形网点和圆锥形网点,半圆形网点就是半圆槽4,圆锥形网点就是圆锥槽5,在半圆形网点和圆锥形网点内添加有网点材料7。

导光板1和膜仁2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

打磨在膜仁2上侧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深度远离光源3逐渐变深,打磨在膜仁2上侧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直径远离光源3逐渐变大,并且每一排网点包含的半圆槽4或圆锥槽5的个数是一样的。

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最大深度不超过膜仁2的厚度,圆锥槽5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4之间。

一种导光板1网点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膜仁2进行打磨,打磨出深度远离光源3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3逐渐变大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半圆槽4和圆锥槽5也就是网点。

步骤二:当膜仁2上打磨出网点之后,把膜仁2放入清水中进行清洗,特别是在打磨出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进行冲刷。

步骤三:对清洗冲刷后干净后的膜仁2进行烘干或自然风干,烘干的温度应该在28℃到120℃之间。

步骤四:烘干后对打磨出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进行精抛光。

步骤五:精抛光后再次进行清水清洗和冲刷,把精抛光后的残渣清洗干净,尤其是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

步骤六:对清洗冲刷后干净后的膜仁2进行烘干或自然风干,烘干的温度应该在28℃到120℃之间。

步骤七:烘干后在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喷入网点材料7。

步骤八:将半圆槽4和圆锥槽5中的网点材料7进行烘干,烘干也可以使用自然风干。

步骤九:在烘干网点材料7之后将膜仁2与导光板1使用粘贴胶6粘贴稳定,并且在粘贴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中部有气泡的现象。

步骤十:烘干或自然风干粘贴胶6,使粘贴胶6与膜仁2和导光板1之间进一步的固定。

步骤十一:把光源3放置于导光板1的右侧,对导光板1进行测试。

步骤五中精抛光使用与打磨器件等大的单晶硅棒进行。

步骤七中网点材料7的添加量在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应该与膜仁2最上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步骤七中网点材料7内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和具有反射性的材料,而该反射性材料不应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在网点材料7中的比例要大于具有反射性的材料,网点材料7在未烘干时为液态,网点材料7内添加有散射微粒,散射微粒为具有高反射性的二氧化钛或硫酸钡。

步骤九中粘贴胶6使用溶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

工作原理:将光源3放置于导光板1的右侧,打开光源3,光源3射出光线,光线从导光板1右侧进入导光板1内和膜仁2内,当光线射到各个网点时,网点对光线进行一系列的反射和漫反射使光线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从导光板1的下侧传出,从而实现导光板1导光和高效利用光的作用。

因为导光板1和膜仁2都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膜仁2和导光板1相互连接,因此需要相同的材料来保证光线通过膜仁2上的网点反射到导光板1上而不会出现光线被吸收的可能,如若使用不同材料,光线通过膜仁2然后进入导光板1就会通过一条折射带,该折射带为导光板1与膜仁2相交的位置,该位置会吸收部分光线,从而使光线的通过率降低,使导光板1会出现光线不均匀的情况,而且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板的原因是因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因为打磨在膜仁2上侧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深度远离光源3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3逐渐变大,并且每一排网点包含的半圆槽4或圆锥槽5的个数是一样的,因为远离光源3一侧的光线多少会有点弱化,即射到远离光源3一侧的网点的光线没有靠近光源3那一侧强,就会造成导光板1一侧亮一侧暗的情况,所以深度远离光源3逐渐变深,直径远离光源3逐渐变大的效果是即使远离光源3,更深的深度,更大的直径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从而弥补光线射到远离光源3一侧的网点弱化的缺陷,打磨时通过使用不同直径,不同深度的打磨器对膜仁2进行打磨,或者使用同种直径同种深度的打磨器,但在膜仁2表面打磨时,控制打磨的深度,就可以打磨出直径远离光源3逐渐变大,深度远离光源3逐渐变深的半圆槽4和圆锥槽5。

因为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最大深度不超过膜仁2的厚度,圆锥槽5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4之间,在打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直接把膜仁2打磨穿孔,也就避免了在填充网点材料7的时候,网点材料7不会从漏孔中流出,以免直接报废该膜仁2,使用两种不同的槽,可以使反射性能更佳,也就使光线的反射具有更多的路径,使光线穿出导光板1具有更好的亮度和光线均匀性,而圆锥槽5位于相邻两个半圆槽4之间,可以使反射在半圆槽4之间的光线通过圆锥槽5的反射重新反射穿过导光板1,也就进一步的实现了光线均匀的目的。

因为步骤五中精抛光使用与打磨器件等大的单晶硅棒进行,精抛光的作用也使半圆槽4和圆锥槽5的内表面更加透明,使填充的网点材料7反射光线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步骤七中网点材料7的添加量在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应该与膜仁2最上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这样才能使网点材料7在烘干后附着在半圆槽4内圆锥槽5内壁上。

因为步骤七中网点材料7内包括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和具有反射性的材料,而该反射性材料不应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在网点材料7中的比例要大于具有反射性的材料,网点材料7在烘干或自然风干后会凝固,未烘干时为液态,网点材料7内添加有散射微粒,散射微粒为具有高反射性的二氧化钛或硫酸钡,网点材料7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与膜仁2是属于同一种材料,所以在烘干后,网点材料7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能够和膜仁2保持较大的结合力,具有反射性的材料不使用粘度较高的材料可以保证该材料不会在网点材料7内结成团,避免降低反射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需要在网点材料7内的比例大于反射性材料,这样才能使网点材料7与膜仁2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结合力,网点材料7在未烘干前属于液态,这样才能添加散射微粒,进而喷在半圆槽4和圆锥槽5内,烘干后为固态,保证网点材料7内的各种材料不会乱飘,散射微粒可以使本来就具有的反射性材料的反射性能提高,使光线的反射进一步的增强,散射微粒可以为具有高反射性能的任何一种材料,但同时也不能为粘度较高的材料,散射微粒在网点材料7内的比例也应当低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

因为步骤九中粘贴胶6使用溶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液体,膜仁2和导光板1通过粘贴胶6相互连接,因此需要相同材料的粘贴胶6来保证光线通过膜仁2上的网点反射到导光板1上而不会出现光线被吸收的可能,也能保证膜仁2、粘贴胶6和导光板1之间的结合力更高而不会轻易的分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