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74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铝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目前大型制造厂生产了各式各样的此类产品,但是样式统一、毫无特色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对于部分对生活用品个性化要求较高的客户来说,无疑是很难符合其使用需求,同时,大型制造厂使用了大型机械设备和流水线、自动化生产,能够大批量的生产此类产品,较少的使用了人工,造成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工作。

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些客户对生活用品个性化要求较高和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模具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定制,设备整体较为轻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紧固装置、注射装置、原材料液化装置、冷却装置,所述上模板具有镂空的模型凹槽;所述下模板具有与上模板对应的模型凹槽;所述紧固装置分别固定于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外侧边缘;所述注射装置通过注射口将原材料注射于上模板和下模板结合的模型凹槽内;所述原材料装置将固态的原材料变成液态原材料,并适用于注射装置将其注射至模型凹槽内;所述冷却装置将压缩成型产品进行冷却;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紧固装置固定,上模板的凹槽和下模板的凹槽对应一致,所述注射装置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结合处的注射口将原材料注射到模型凹槽内部,所述冷却装置将压缩成型产品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紧固装置为卡箍结构,包括上卡箍、下卡箍、连接件,所述紧固装置不少于6个,所述上卡箍固定在上模板外侧边缘,所述下卡箍固定在 下模板外侧边缘,所述连接件将上卡箍和下卡箍连接在一起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注射装置为敞口式容器和/或密封式容器和/或注射式容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上模板和下模板可以灵活的制作各种样式产品模型,原材料丰富多样,可以制作铝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设备的操作不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特别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边远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下模板、3紧固装置、4注射装置、5原材料液化装置、6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紧固装置3、注射装置4、原材料液化装置5和冷却装置6,所述上模板1具有镂空的模型凹槽;所述下模板2具有与上模板1对应的模型凹槽,所述上模板1模型凹槽和下模板2模型凹槽可以根据所需制成物品的样式个性化的设置;所述紧固装置3分别固定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外侧边缘,紧固装置3能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2紧密结合,并可以灵活设置其紧密结合程度;所述注射装置4通过注射口将原材料注射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2结合的模型凹槽内;所述原材料装置5将固态的原材料变成液态原材料,并适用于注射装置将其注射至模型凹槽内;所述冷却装置6将压缩成型产品进行冷却;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通过紧固装置3固定,上模板1的凹槽和下模板2的凹槽对应一致, 所述注射装置3通过上模板1和下模板2结合处的注射口将原材料注射到模型凹槽内部,所述冷却装置6将压缩成型产品进行冷却。

所述紧固装置3为卡箍结构,包括上卡箍、下卡箍、连接件,本实施例用所述紧固装置不少于6个,所述上卡箍固定在上模板1外侧边缘,所述下卡箍固定在下模板2外侧边缘,所述连接件将上卡箍和下卡箍连接在一起并固定。

所述注射装置4为敞口式容器和/或密封式容器和/或注射式容器。

所述原材料液化装置5液化的固态原材料包括铝、锡、塑料、橡胶、沥青。将原材料液化以后,可是使原材料按照模具凹槽的轨迹流动,当凹槽填充满后,即形成所需制品的成型产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注射压缩成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