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146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现在塑料产品加工成型中较为常见的成型模具。

现在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 204036762 U的中国专利文件注塑模具,动模与定模通过导向杆的导向作用进行开合模动作。但在合模 的过程中,动模与定模的位置配合精度要求较高,若在动模与定模存在合模位置误差将导致,模具的损坏。

故需要对合模动作时,动模与定模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少动模与定模合模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通过动模与定模彼此限位块的卡合作用,使模具完成高精度合模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与定模,还包括固定于动模的限位凹块、固定于定模且插抵于限位凹块的限位凸块,限位凹块的凹槽底边开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凸块的第一让位槽,限位凸块的凸起底边开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凹块的第二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块插于限位凸块,并通过面与面抵触的方式进行动模与定模的合模限位。在凹槽与凸起的凹凸配合过程,彼此的底部弯折边处,在加工过程易形成残渣,当残渣顶起限位凸块或限位凹块时,出现动模、定模合模误差的出现,第一让位槽与第二让位槽的开设避免了残渣的存在,提高了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精度。

当外界的少量异物进入凹槽或凸起的底部弯折部时,异物也能被让位槽容纳,减少外入异物对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配合误差,提高了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精度。

较佳的,第一让位槽与第二让位槽的截面均为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面具有表面光顺、表面摩擦力小的优点,该优点使得异物难在让位槽内堆积,减少外入异物对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配合误差,提高了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精度。

圆弧面还具有避免让位槽应力集中的效果,增加了让位槽的结构强度。

较佳的,所述限位凹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布置于动模的四个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侧面的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相互配合,对动模与定模的合模进行四点限位控制,提高了模具合模过程中的精度。

较佳的,动模开设有用于放置限位凹块的第一嵌入口,第一嵌入口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避免与限位凹块弯折边抵触的第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块嵌入在第一嵌入口,第三让位槽其减少了避免了加工残渣的遗留,使得限位凸块更加精准的安装在第三让位槽,由于限位凸块的安装精度提高,间接的提高了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插抵精度。

较佳的,第三让位槽的边沿均设有第一倒角,所述限位凸块置于第一嵌入口的折角处开设有第二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的具有除去毛刺的效果,且便于限位凸块快速安装在第一嵌入口中。

较佳的,定模开设有用于放置限位凸块的第二嵌入口,第二嵌入口的底部开设有用于避免与限位凸块弯折边抵触的第四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凹块嵌入在第二嵌入口,第四让位槽其减少了避免了加工残渣的遗留,使得限位凹块更加精准的安装在第四让位槽,由于限位凹块的安装精度提高,间接的提高了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插抵精度。

较佳的,第三让位槽的边沿均设有第三倒角,所述限位凹块置于第二嵌入口的折角处开设有第四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的具有除去毛刺的效果,且便于限位凹块快速安装在第二嵌入口中。

较佳的,定模位于动模的下方,第二让位槽由内至外斜向下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让位槽朝外并向下倾斜,使得第二让位槽内沉积的以为可在重力作用下滑出第二让位槽,尽量避免了异物在第二让位槽内堆积,间接的提高了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的插抵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注塑模具的主视图,显示其动模与定模开模状态下;

图2是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左视图,显示其动模与定模开模状态下;

图3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嵌入口;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定模的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嵌入口;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块配合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注塑模具中限位凹块与限位凸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动模;11、第一嵌入口;12、第三让位槽;13、第一倒角;2、限位凹块;21、凹槽;22、第一让位槽;23、第二倒角;3、定模;31、第二嵌入口;32、第四让位槽;33、第三倒角;4、限位凸块;41、凸起;42、第二让位槽;43、第四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注塑模具,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上方的动模1与下方的定模3,动模1的四个侧壁中心处固定有“凹”字状的限位凹块2,而定模3的四个侧壁中心处固定有“凸”字状的限位凸块4。如图7,中当动模1与定模3合模时,限位凸块4与限位凹块2实现插合,以达到提高定模3与动模1合模过程中的位置精度。

如图2、图4所示,动模1的四个侧壁处开设有矩形的第一嵌入口11,该第一嵌入口11向下的一面打通,该第一嵌入口11的两侧底边开设有第三让位槽12,该第三让位槽12的截面为圆弧面,第一嵌入口11的与第三让位槽12的边沿开设有第一倒角13,第一倒角13为45度角。

如图1、图4与图7所示,限位凹块2位于第一嵌入口11的两弯折边开设有第二倒角23,由于第二倒角23的设置,限位凹块2的两侧弯折部不与第一嵌入口11的内壁接触。而限位凹块2的两弯折边朝向第一嵌入口11底面,该两弯折边悬空在第三让位槽12。限位凹块2嵌入第一嵌入口11后,通过两个螺钉加以固定。

如图5、图6所示,定模3的四个侧壁处开设有矩形的第二嵌入口31,该第二嵌入口31向下的一面打通,该第二嵌入口31的两侧底边开设有第四让位槽32,该第四让位槽32的截面为圆弧面,第二嵌入口31的与第四让位槽32的边沿开设有第三倒角33,第三倒角33为45度角。

如图1、图6与图7所示,限位凸块4位于第二嵌入口31的两弯折边开设有第四倒角43,由于第四倒角43的设置,限位凸块4的两侧弯折部不与第二嵌入口31的内壁接触。而限位凸块4的两弯折边朝向第二嵌入口31底面,该两弯折边悬空在第四让位槽32。限位凸块4嵌入第一嵌入口11后,通过两个螺钉加以固定。

如图7、图8与图9所示,限位凹块2开有一个朝向限位凸块4的矩形状凹槽21,限位凸块4设有一个朝向限位凹块2的矩形状凸起41,凸起41的插入凹槽21内,而限位凹块2与限位凸块4的底面相互抵接实现定位。

凹槽21底面的两弯折边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2,第一让位槽22的截面为圆弧面,当凸起41插入凹槽21内时,凸起41的两侧顶角裸露在第一让位槽22内;凸起41底部的两侧弯折边处开设有第二让位槽42,第二让位槽42的截面为圆弧面,当限位凹块2的顶角与限位凸块4接触时,由于第二让位槽42的作用,使得限位凹块2的顶角悬空在第二让位槽42的上方。由于第一让位槽22与第二让位槽42的设置,限位凸块4与限位凹块2顶角均为与彼此的面接触,提高了限位凸块4与限位凹块2相互插接并抵触时的精确度,达到了模具合模时的位置精度。

图1与图9所示,当限位凸块4安装在定模3位置时,限位凸块4的两处第二让位槽42倾斜布置,第二让位槽42朝向定模3的一端较高,第二让位槽42朝向外侧的一端较低,使得第二让位槽42内的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出第二让位槽4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