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70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薄膜打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薄膜打孔机。



背景技术:

为了巩固农作物种植地的地表,避免水分流失,且对地表进行保温,需要在种植地的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膜,而为了使得塑料膜能够适应种植的植物,并且具有通风、透水效果,需要在塑料膜上打孔。由于塑料膜的面积较大,传统的手工方式对塑料膜打孔的效率低下,且孔距不均匀,造成塑料膜的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手工方式对塑料膜打孔的效率低下,且孔距不均匀,造成塑料膜的使用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打孔机。

一种薄膜打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吹塑装置、导杆组件、第一打孔装置、第二打孔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导杆组件用于连接吹塑装置吹塑形成的薄膜,所述导杆组件设置有刀片,所述刀片平行于所述导杆组件,所述第一打孔装置与所述导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打孔装置设置于所述导杆组件远离所述吹塑装置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打孔装置远离所述导杆组件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组件包括支撑架、第一驱动电机和若干导杆,若干所述导杆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杆,若干所述导杆中的一个所述导杆抵接于所述支撑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器和驱动气缸,所述打孔器与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打孔器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杆之间,且所述打孔器在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导杆的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孔器的端部设置有锯齿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打孔装置包括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和所述第二滚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滚轴表面设置有若干突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轴表面凸起设置有若干相互间隔设置的支撑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相互间隔设置的支撑体为刷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包括第一卷轴、第二卷轴以及与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相互平行,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打孔装置远离所述导杆组件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塑装置包括进料口和吹塑器,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吹塑器连接,所述吹塑器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朝向所述导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吹塑装置吹塑形成的薄膜经导杆组件输送至第一打孔装置,进行打大孔,随后输送至第二打孔装置,进行打小孔,从而实现了对薄膜的自动打孔,有效提高了打孔效率,且使得打孔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薄膜打孔机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打孔装置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第二打孔装置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刀片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薄膜打孔机10,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吹塑装置200、导杆组件300、第一打孔装置400、第二打孔装置500和收料装置600,所述导杆组件300用于连接吹塑装置200吹塑形成的薄膜,所述导杆组件300设置有刀片380,所述刀片380平行于所述导杆组件300,所述第一打孔装置400与所述导杆组件300连接,所述第二打孔装置500设置于所述导杆组件300远离所述吹塑装置200的一侧,所述收料装置600设置于所述第二打孔装置500远离所述导杆组件300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吹塑装置200吹塑形成的薄膜经导杆组件300输送至第一打孔装置400,进行打大孔,随后输送至第二打孔装置500,进行打小孔,从而实现了对薄膜的自动打孔,有效提高了打孔效率,且使得打孔效果更佳。具体地,当薄膜铺设带种植地上,大孔用于种植植物,植物的茎部穿设于打孔内,而小孔用于通风透气,并还能提供渗水作用,使得薄膜的使用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吹塑装置200包括进料口210和吹塑器220,所述进料口210与所述吹塑器220连接,所述吹塑器220具有出料口230,所述出料口230朝向所述导杆组件300。进料口210用于投放原料,原料经吹塑器220加热热熔后从出料口230吹出,例如,该出料口230具有圆形截面,因此,该出料口230吹出的薄膜为圆筒状,圆筒状的薄膜经导杆组件300输送至第一打孔装置400和第二打孔装置500。

为了实现对薄膜的输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组件300包括支撑架320、第一驱动电机330和若干导杆310,若干所述导杆310均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30驱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20上设置有支撑杆321,若干所述导杆310中的一个所述导杆310抵接于所述支撑杆321。例如,若干导杆310相互平行,例如,若干导杆310中至少两个相互抵接,例如,若干所述导杆310相互错开,例如,若干所述导杆310分别位于薄膜的两侧这样,圆筒状的薄膜绕过支撑杆321并在其中一个导杆310的的压合下,变为带状,例如,圆筒状的薄膜被压合为两层重叠结构的扁平带状,导杆310在第一驱动电机330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带状的薄膜进行输送,薄膜在导杆组件300中输送时,经过刀片380,刀片380将该薄膜的相连的两层切割,两层的薄膜在导杆组件300上输送。例如,若干所述导杆310分别位于某一平面的两面,例如,若干所述导杆310分别位于薄膜的两面,这样,使得两个相邻的导杆310能够从两面对薄膜进行支撑固定,使得薄膜能够在导杆310上传送。

薄膜在导杆组件300中输送时,在刀片380的切割下形成两层的独立的薄膜进行输送和打孔,例如,所述刀片380的数量为两个,例如,两个所述刀片380相对设置,例如,两个所述刀片380对称设置,例如,两个所述刀片380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导杆310的长度。这样,两个刀片380能够沿着圆筒状的薄膜的两侧对薄膜进行切割,使得薄膜变成两块。在本实施例中,吹塑器220的出料口230竖直朝上设置,支撑杆321设置于出料口230上方,这样,吹塑形成的圆筒状的薄膜将由支撑杆321上被压成扁平带状,第一打孔装置400同时对两层的薄膜进行打大孔,第二打孔装置500同时对两层的薄膜进行打小孔,从而使得两层薄膜能够同时进行打孔,即同时对两块薄膜进行打孔,有效提高了打孔效率。

为了实现对薄膜800的打大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打孔装置400包括打孔器410和驱动气缸420,所述打孔器410与所述驱动气缸420驱动连接,所述打孔器410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杆310之间,且所述打孔器410在所述驱动气缸420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导杆310的方向往复运动。例如,所述打孔器410在所述驱动气缸420的驱动下沿垂直于所述薄膜800的方向往复运动。具体地,在薄膜800经过第一打孔装置400时,打孔器410在驱动气缸420的驱动下以预设频率向薄膜800运动,使得薄膜800被击穿形成大孔,由于薄膜800的输送速度是固定的,而打孔器410的运动频率也是固定的,因此,在薄膜800上被打孔器410打出的大孔的间距相等,这样,植物的间距相等,使得种植效果更佳。例如,第一打孔装置400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打孔器410,每一打孔器410连接一驱动气缸420,这样,能够对薄膜800同时打多个大孔,使得薄膜800上的大孔具有多排多列结构。

例如,该打孔器410具有圆柱形结构,即打孔器410具有圆形截面,这样打出的大孔为圆形,为了提高打大孔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孔器410的端部设置有锯齿结构,带锯齿结构较为锋利,能够轻易刺穿薄膜,进而使得打孔器410能够轻易地对薄膜进行大孔,从而有效提高了打大孔的效率,且由于打孔器410能够快速刺穿薄膜,且不影响薄膜的运动,进而不会造成薄膜的孔径被打孔器410所拉大的情况,从而使得打大孔的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对薄膜800的打小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打孔装置500包括第一滚轴510和第二滚轴520,所述第一滚轴510和所述第二滚轴520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滚轴520表面设置有若干突刺521。例如,薄膜800在所述第一滚轴510和所述第二滚轴520之间输送,这样,当薄膜800在第一滚轴510和第二滚轴520间输送时,第二滚轴520表面的突刺521将刺穿薄膜800,使得薄膜800形成小孔。

为了使得打小孔的效果更佳,例如,若干所述突刺521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轴520表面,这样,使得薄膜800的小孔间距相等。为了使大小孔的效果更佳,例如,将两层的薄膜分成单层,分别进行打小孔,突刺521所受的阻力更小,更容易控制打孔速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小孔的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3,所述第一滚轴510表面凸起设置有若干相互间隔设置的支撑体,例如,该支撑体为软性材质制成。例如,若干所述相互间隔设置的支撑体为刷子511,例如,所述第一滚轴510表面设置有刷子511,例如该刷子511为毛刷。具体地刷子511支撑薄膜800远离第一滚轴510的表面,使得突刺521能够刺入刷子511中的间隙,这样,避免突刺521直接接触第一滚轴510,避免造成突刺521受损,且有利于突刺521快速插入并从薄膜800中拔出,有效提高了打小孔的效率。

为了实现对薄膜的收集,对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所述收料装置600包括第一卷轴610、第二卷轴620以及与所述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图未示),所述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相互平行,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打孔装置500远离所述导杆组件300的一侧。例如,第二驱动电机为一个,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均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又如,第二驱动电机为两个,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分别与一第二驱动电机连接。这样,经过第二打孔装置500打小孔后,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分别对转动将的两层薄膜卷绕回收,即,第一卷轴610和第二卷轴620分别对两块薄膜进行回收,有效提高了薄膜的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