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57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PVDC膜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PVDC,学名“聚偏二氯乙烯”,是一种软化温度在160~200℃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头尾相连的线性聚合链结构,分子结构对称,结晶度高。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和阻湿性,且其阻氧性不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

PVDC融化后的物料进入水箱开始冷却的时候,是决定PVDC片膜的重要步骤。此系统冷却能使融化的物料中,分子排布瞬间发生定形,对PVDC电膜的强度、透明性、收缩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此处的冷却拉伸显得尤为重要。原系统只对水箱进行冷却,由于水温的温度性波动较大,会造成模具出口处物料在进入冷水之前局部温度不均匀,造成成品膜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冷却均匀、冷却速度快的一种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

一种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一开口水箱、分别安装在所述水箱相对两侧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压膜部件、调温箱、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调温箱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水箱内侧壁设有若干卡钩;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水箱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座、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水箱壁之间的第一滑块、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安装有第一卡柱和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水箱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座、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水箱壁之间的第二滑块、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二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块,其中一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安装有第二卡柱和设有第二螺纹孔,另一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安装有旋转块和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压膜部件由二相对且呈“V”字型结构设置的压膜板组成;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调温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水箱内的部分连接有两个竖管,所述各竖管分别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卡设在所述卡钩处,所述横管上设有若干竖直的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所述调温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水箱内,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水箱内的部分设有若干槽孔。

上述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在水箱中加装环装四面的冷却管,在PVDC膜入水后,水箱各处冷却一致,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及各方面指标。将压膜部件设置为“V”字型结构,有利于PVDC膜的散热;通过驱动组件对对压膜部件的进行宽窄调节,易于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水箱内的上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水箱内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为四个,分别置于所述水箱内的四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膜板包括二相对平行设置的竖杆和连接所述两竖杆的若干横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为同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及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为反向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的透视图。

图中各标号含义为:

10-水箱,11-固定块,12-卡钩;

20-驱动组件,21-丝杆,22-第一滑动机构,23-第二滑动机构,24-第一固定座,25-第一滑块,26-第一安装块,260-第一卡柱,27-第二固定座,28-第二滑块,29-第二安装块,290-第二卡柱,291-旋转块;

30-压膜部件,31-压膜板,32-竖杆,33-横杆,34-弯钩部,35-固定杆;

40-调温箱;

50-出水管,51-进水管,52-竖管,53-横管,54-出水口,55-槽孔,5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一开口水箱10、分别安装在水箱10相对两侧的驱动组件20、连接驱动组件20的压膜部件30、调温箱40、连接水箱10与调温箱40的出水管50和进水管51。驱动组件20包括丝杆21、第一滑动机构22及第二滑动机构23。压膜部件30由二相对且呈“V”字型结构设置的压膜板31组成。

水箱10呈矩形设置,用于装水和过膜。水箱10的一侧壁的两端设有固定块11,水箱10内侧壁设有若干卡钩12,用于卡扣出水管50。

第一滑动机构22包括固定在水箱10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座24、卡设在第一固定座24与水箱10壁之间的第一滑块25、以及安装在第一滑块25上的第一安装块26,第一安装块26上安装有第一卡柱260和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卡柱260上设有圈孔。第二滑动机构23包括固定在水箱10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座27、卡设在第二固定座27与水箱10壁之间的第二滑块28、以及安装在第二滑块28上的二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块29,其中一第二安装块29上安装有第二卡柱290和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卡柱290上设有圈孔;另一第二安装块29上安装有旋转块291和设有第三螺纹孔,旋转块291上设有圈孔。第二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与第三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为同向设置,第一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与第二螺纹孔及第三螺纹孔的纹路方向为反向设置。丝杆21固定安装在固定块11上,然后分别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来控制第一滑动机构22和第二滑动机构23的运动,当丝杆21转动的时候,第一滑块25与第二滑块28为反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丝杆21为手动丝杆,丝杆21的一端设有手柄,更易于驱动丝杆21的转动。

压膜部件30置于水箱10中,压膜板31包括二相对平行设置的竖杆32和连接两竖杆32的若干横杆33,若干横杆33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竖杆32的上端部设有腰型孔和弯钩部34,弯钩部34上设有穿孔。一调节杆穿过其中一压膜板31弯钩部34上的穿孔和第一卡柱260上的圈孔,将其中一压膜板31与驱动组件20连接;另一调节杆穿过另一压膜板31弯钩部34上的穿孔和第二卡柱290上的圈孔,将另一压膜板31与驱动组件20连接。第一卡柱260穿设其中一压膜板31上的腰型孔,第二卡柱290穿设另一压膜板31上的腰型孔,用于调节压膜部件30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柱290和旋转块291上均安装有固定杆35,用于进一步固定压膜部件30。

PVDC膜从压膜部件30的上方进入水箱10中,经过压膜部件30的底部,压膜部件30对PVDC膜进行挤压,形成两层重合在一起的PVDC膜后,从水箱10的一侧出来;通过驱动组件20调节压膜部件30底部的宽窄度。

调温箱40安装在水箱10的一侧壁旁。出水管50位于所述水箱10内的上端部,出水管50的一端连接调温箱40,另一端延伸至水箱10内,出水管50位于水箱10内的部分连接有两个竖管52,各竖管52分别连接有横管53,所述横管53卡设在所述卡钩12处,所述横管53上设有若干竖直的出水口54,若干出水口54在同一水平面,有利于水箱10各处的热水迅速进入出水管50,使得水箱10中的水均匀的受到冷却。进水管51位于所述水箱10内的底部,进水管51一端连接调温箱40,另一端延伸至水箱10内,进水管51位于水箱10内的部分设有若干槽孔55。冷却后的水从槽孔55处进入水箱10中,有利于冷却后的水在水箱10中均匀分布。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56,用于控制冷却管进出水。热水从出水口流入出水管50,然后,流入调温箱40,调温箱40对从出水管50流入的热水进行调温冷却,冷却后的水流入进水管51,进入水箱10。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口54为四个,分别置于水箱10的四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PVDC膜的冷却循环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在水箱中加装环装四面的冷却管,在PVDC膜入水后,水箱各处冷却一致,提高了成品的稳定性及各方面指标。将压膜部件设置为“V”字型结构,有利于PVDC膜的散热;通过驱动组件对对压膜部件的进行宽窄调节,易于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