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杯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318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单杯的注塑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单杯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医疗低值易耗品中,有一种反应杯是一次性用品。

公告号cn2048009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杯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座、下模、下模座,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座的下表面,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在所述上模、下模之间设置有定位模芯,所述定位模芯固定安装在上模下表面,在所述定位模芯上部凹槽处设置有锥度镶件,所述锥度镶件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进胶口,进胶口以锥度镶件底部中心的垂直线对称。但是此注塑模具只能注塑一个反应杯,当需要批量生产反应杯时,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杯的注塑模具,其优点在于,一次性注塑出多个反应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杯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固定板、水口板、a板、卸料板、b板、放置板、支撑放置板的两个支撑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推杆固定板和第一推板、连接两个支撑板的下固定板,所述a板内嵌设有前模仁,所述卸料板内嵌设有与前模仁对应的第二推板,所述b板内嵌设有与前模仁对应的后模仁,所述卸料板上在前模仁的两侧分别滑移连接有行位块,所述行位块与前模仁接触的位置伸入前模仁内并与前模仁形成若干单杯的型腔,所述a板内滑移连接有倾斜插入行位块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行位块滑移连接且所述导向杆向远离前模仁方向倾斜,所述行位块朝向第二推板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另一端与第二推板抵触,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伸入各个型腔内的镶件,所述推杆固定板上设有延伸至卸料板与b板抵触的一侧面的推杆,所述上固定板和水口板内设有注塑系统,当所述a板和水口板分离时,所述b板上设有使a板和卸料板分离以及使上固定板与水口板分离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通过注塑系统流到型腔内,当物料凝固后形成塑件,上固定板和水口板分离,使得水口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废料被排出,随后驱动件驱动a板和卸料板分离,压缩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卸料板上的行位块向远离a板方向移动,此时导向杆从行位块内拉出,使得行位块向远离前模仁的方向移动,直至与塑件分离,利于塑件的脱模,此时推杆固定板向靠近放置板的方向移动,使得推杆推动卸料板与b板分离,使得固定在b板上的镶件从型腔内移出,利于塑件从镶件内脱模,此时同时注塑出多个单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注塑系统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内的主浇口以及与主浇口连通的主浇道,所述主浇道穿过水口板延伸至前模仁朝向水口板的一侧,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注浇口,所述前模仁上设有将注浇口与主浇道连通的分流道,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延伸至注浇口的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的物料从主浇口流到主浇道,之后流到分流道上,随后进入注浇口,当注塑系统内的物料冷却后,拉杆与注浇口的物料粘结,便于上固定板与水口板分离时,拉杆带动分流道的物料从前模仁内拉出,便于废料的排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分流道包括与主浇道连通的s型流道,所述主浇道位于s型流道的中部位置,所述s型流道远离主浇道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注浇口中间位置,且在此处的s型流道上对称设有与注浇口连通的直线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主浇道流出的物料流到各个注浇口的时间相同,利于物料同时注入以及注满各个型腔内,使得浇注的单杯壁厚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b板内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出b板、卸料板并延伸至a板与水口板抵触的一侧,所述移动杆在b板内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b板、卸料板以及a板内均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a板内设有限制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的挡块,所述移动杆在远离滑块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杆的一端延伸出上固定板,并在伸出的一端设有尺寸大于连接杆的挡板,所述上固定板上分别开设有供连接杆和挡板移动的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在第一移动槽内的所述连接杆外设有挡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a板和水口板分离时,移动杆上的滑块在滑槽内移动,直至与滑槽内的挡块抵触,限制了a板和水口板之间开模的距离,便于a板和水口板之间的废料排出,在此过程中a板和卸料板之间开模,根据单杯的高度适当的开模,随着a板继续向远离水口板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槽内的挡筒将水口板向远离上固定板方向移动,将位于上固定板上的拉杆从水口板内抽出,使得拉杆与分流道的物料分离,此外利于上固定板和水口板之间的物料排出,直至挡板与第二移动槽的槽口抵触,第二移动槽限制了挡板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在移动杆内,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驱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或者移动杆长期使用损坏后,需要更换,此时将连接杆从移动杆上旋下即可,更换方便,驱动槽便于驱动连接杆从移动杆内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a板在导向杆远离行位块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与导向杆抵触的顶板,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与顶板平面配合的倾斜面,所述顶板上设有将顶板固定在a板内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a板内,使得顶板将导向杆固定在a板内,且在更换导向杆时,将顶板从a板内抽出,导向杆失去顶板的抵触即可从a板内抽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固定件为穿设在顶板内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顶板与a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a板的一端设有限制顶板移动的倒锥形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与a板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旋入a板内,使得倒锥形限位块也与顶板抵触,将顶板挤压在a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后模仁上设有伸入第二推板内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利于后模仁和第二推板在合模时移动的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为:所述行位块内开设有供冷却油流动的油路,所述a板上开设有与油路连通的进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孔便于冷却油进入油路内,进而使得行位块的温度降低,使得与行位块抵触的物料快速冷却,减小合模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位块与前模仁接触的位置伸入前模仁内并与前模仁形成若干单杯的型腔,提高了单杯制造的效率,且采用行位块利于制品脱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行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分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板;11、主浇口;12、主浇道;13、注浇口;14、拉杆;15、s型流道;16、直线流道;17、第一移动槽;18、第二移动槽;2、水口板;3、a板;31、前模仁;32、导向杆;321、倾斜面;33、挡块;34、放置槽;35、顶板;351、螺纹杆;352、倒锥形限位块;36、进油孔;4、卸料板;41、第二推板;42、行位块;421、油路;43、凹槽;431、压缩弹簧;5、b板;51、后模仁;52、镶件;53、移动杆;531、滑块;532、连接杆;533、挡板;534、挡筒;535、驱动槽;54、滑槽;55、定位块;6、放置板;7、支撑板;71、推杆固定板;72、第一推板;73、推杆;8、下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单杯的注塑模具,如图1,包括:从上至下的上固定板1、水口板2、a板3、卸料板4、b板5、放置板6、支撑放置板6的两个支撑板7、位于两个支撑板7之间的推杆固定板71和第一推板72、连接两个支撑板7的下固定板8,如图2,a板3内嵌设有前模仁31,卸料板4内嵌设有与前模仁31对应的第二推板41,b板5内嵌设有与前模仁31对应的后模仁51,后模仁51上设有伸入第二推板41内的定位块55(如图3),利于后模仁51和第二推板41在合模时移动的精度,卸料板4上在前模仁31的两侧分别滑移连接有行位块42,行位块42与前模仁31接触的位置伸入前模仁31内并与前模仁31形成若干单杯的型腔,便于同时注塑多个单杯,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为了驱动行位块42移动,因此在a板3内滑移连接有倾斜插入行位块42内的导向杆32,导向杆32与行位块42滑移连接且导向杆32向远离前模仁31方向倾斜,导向杆32在伸入行位块42的一端为半球形,减小了导向杆32在行位块42内移动时与行位块42之间产生的摩擦。当a板3和卸料板4合模时,导向杆32驱动行位块42向前模仁31方向移动,且此时行位块42朝向第二推板41的一侧设有凹槽43,凹槽43内设有压缩弹簧431,压缩弹簧431的一端固定在凹槽43内,另一端与第二推板41抵触,压缩弹簧431处于压缩状态而具有弹性回复力,当a板3和卸料板4分离时,导向杆32从行位块42内抽出,行位块42在压缩弹簧431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前模仁31方向移动,使得行位块42与前模仁31分离,便于物料的脱模。

如图2和图3,后模仁51上设有伸入各个型腔内的镶件52,镶件52伸入各个型腔内时,上固定板1和水口板2内设有注塑系统,使得熔融的物料充满型腔和镶件52之间,形成若干单杯制品。如图3和图4,注塑系统包括设置在上固定板1内的主浇口11以及与主浇口11连通的主浇道12,主浇道12穿过水口板2延伸至前模仁31朝向水口板2的一侧,前模仁31上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注浇口13,前模仁31上设有将注浇口13与主浇道12连通的分流道,熔融的物料通过主浇口11流到主浇道12,再通过分流道流到各个型腔的注浇口13内,使得熔融的物料注满型腔。但是为了各个型腔内注塑的单杯壁厚均匀以及减小气纹和缩痕,因此分流道包括与主浇道12连通的s型流道15,主浇道12位于s型流道15的中部位置,s型流道15远离主浇道12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注浇口13中间位置,且在此处的s型流道15上对称设有与注浇口13连通的直线流道16,使得从主浇道12流出的物料流到各个注浇口13的时间相同,利于物料同时注入以及注满各个型腔内。

如图1和图3,为了使得单杯制品顺利脱模,因此在推杆固定板71上设有延伸至卸料板4与b板5抵触的一侧面的推杆73,便于推杆73将卸料板4推离b板5,此时使得固定在b板5上后模仁51的镶件52从型腔内移出,利于塑件从镶件52内脱模,当a板3和水口板2分离时,b板5上设有使a板3和卸料板4分离以及使上固定板1与水口板2分离的驱动件,上固定板1和水口板2分离利于上固定板1和水口板2之间的注塑系统内的物料排出。a板3和卸料板4分离,利于导向杆32在行位块42内移动,进而驱动行位块42向靠近前模仁31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前模仁31方向移动。此外在上固定板1上设有延伸至注浇口13的拉杆14,使得上固定板1与水口板2分离时,拉杆14带动分流道的物料从前模仁31内拉出,便于废料的排出。

如图2,a板3在导向杆32远离行位块42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34,放置槽34内设有与导向杆32的一端抵触的顶板35,导向杆32上开设有与顶板35平面配合的倾斜面321,顶板35上设有将顶板35固定在a板3内的固定件,通过固定件将导向杆32固定在a板3内,且在更换导向杆32时,将顶板35从a板3内抽出,导向杆32失去顶板35的抵触即可从a板3内抽出。

如图2,固定件可以为穿设在顶板35内的螺纹杆351,螺纹杆351穿过顶板35与a板3螺纹连接,但是为了更好的固定螺纹杆351,因此在螺纹杆351远离a板3的一端设有限制顶板35移动的倒锥形限位块352,倒锥形限位块352与顶板35抵触,增大了螺纹杆351与顶板35抵触的面积,更好的将顶板35挤压在a板3上。

如图5,驱动件包括设置在b板5内的移动杆53,移动杆53穿出b板5、卸料板4并延伸至a板3与水口板2抵触的一侧,移动杆53在b板5内的一端设有滑块531,b板5、卸料板4以及a板3内均设有供滑块531滑动的滑槽54,a板3内设有限制滑块531在滑槽54内移动的挡块33,当滑块531和挡块33抵触时,a板3和卸料板4分离,使得导向杆32从行位块42内拉出,行位块42在压缩弹簧431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前模仁31方向移动。移动杆53在远离滑块531的一端设有直径小于移动杆53的连接杆532,连接杆532远离移动杆53的一端延伸出上固定板1,并在伸出的一端设有尺寸大于连接杆532的挡板533,上固定板1上分别开设有供连接杆532和挡板533移动的第一移动槽17和第二移动槽18,此时在第一移动槽17内的连接杆532外设有挡筒534,挡筒534远离挡板533的一侧与水口板2抵触,当a板3和卸料板4分离时,挡板533在第二移动槽18内向第一移动槽17方向移动,使得挡筒534挤压水口板2向远离上固定板1方向移动,直至挡板533受到第一移动槽17的槽口限制,此时限制了上固定板1和水口板2分离的距离。

如图5,进一步的将连接杆532螺纹连接在移动杆53内,挡板533上开设有驱动槽535,在连接杆532或者移动杆53长期使用损坏后,需要更换,此时将连接杆532从移动杆53上旋下即可,更换方便,驱动槽535为十字形的驱动槽535,便于驱动连接杆532在移动杆53内转动。

如图1和图2,行位块42内开设有供冷却油流动的油路421,油路421沿行位块42的长度方向分布,a板3上开设有与油路421连通的进油孔36,进油孔36便于冷却油进入油路421内,进而使得行位块42的温度降低,使得与行位块42抵触的物料快速冷却,减小合模时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