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31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在手机面板成型后,必须对手机面板进行整形、平整度检测。传统人工整形、检测工件表面的平整度,中转过程中站多,浪费人力、物流成本高,作业复杂;简易治具粗整形没有整形量化控制,不稳定因素较多,边塞规检测边掰产品,效率低;另外工件整形过程中,工件易偏位,导致工件变形,影响整形的精确度;产品刚出成型机时,产品留有一定温度、整形效果最佳,待产品已凉不利于整形,塑性反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手机面板的边角整形、平面整形、平面度检测集成于一体机内,通过自动化整形与检测完成手机面板有整机与检测,节省人工、整形效果好、检测精确,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包括机体框架、电控箱、隔离罩、工作台、人机交互界面、三色报警灯、底脚、万向轮、接料模组、中转分料模组、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检测模组、出料搬运、出料流线、上模组、下模组、托盘、滑道、探针、吸料气缸、错位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框架为底部带有底脚、万向轮的铝合金型材矩形框体,所述机体框架通过封板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顶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矩形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内的工作台上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接料模组、中转分料模组、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检测模组、出料搬运、出料流线;所述接料模组从上方接收成型机的手机面板,所述出料流线上方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侧方设置有操控按钮、顶部设置有三色报警灯;所述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检测模组通过支撑件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上通过导柱滑动式设置有上模组,所述下固定架上通过直线导轨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设置有下模组,所述滑道下方设置有换位气缸和错位搬运机构;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电控箱、换位气缸、接料模组、中转分料模组、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检测模组、出料搬运、出料流线电气信号连接。

所述接料模组、中转分料模组并排设置有两个托盘工位,并通过吸料气缸转移手机面板;所述中转分料模组下部设置有导轨,通过气缸移动与滑道匹配输送手机面板。

所述滑道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手机面板由换位气缸驱动,在所述滑道内依次换位前行;所述切浇口模组内设置有浇口切刀,并通过浇口切刀对手机面板进行浇口切除作业;所述边角整形模组内设置有多个边角压头,并通过边角压头对手机面板进行边角整形作业;所述平面整形模组内设置有压板,并通过压板对手机面板进行平面整形作。

所述检测模组的下部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探针,所述探针对手机面板进行接触探测,并通过探针的高度检测数据检测手机面板的平整度。

所述出料搬运上设置有吸料气缸,所述出料搬运依据检测模组对手机面板的检测结果,分别将合格品和不良品分别置放于所述出料流线的两侧位置。

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可对操作参数进行预先设置,在可控方式下调节整形量、整形位置参数;并控制上模板和下模板同步整形和检测,自动化协调整形和检测作业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手机面板由成型机成型后,通过机械手送入接料模组中的托盘内,并通过吸料气缸转移到中转分料模组内,由中转分料模组将手机面板推入滑道,手机面板在换位气缸和限位块的配合下,沿着滑道依次进入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和检测模组,所述切浇口模组、边角整形模组、平面整形模组、检测模组分别对手机面板进行浇口切除、边角整形、平面整形和平面度检测;手机面板由出料搬运按照良品和不良品通过吸料气缸分别放置于出料流线的两侧位置分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手机面板的边角整形、平面整形、平面度检测集成于一体机内,多工站合并;通过自动化整形与检测完成手机面板有整机与检测,节省人工;整形量、整形位置可根据检测站数据调整、整形可控,产品出成型机及时整形效果佳,塑性反弹少,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立体轴侧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立体裸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主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体框架 2.电控箱 3.隔离罩 4.工作台

5.人机交互界面 6.三色报警灯 7.底脚 8.万向轮

9.接料模组 10.中转分料模组 11.切浇口模组 12.边角整形模组

13.平面整形模组 14.检测模组 15.出料搬运 16.出料流线

17.上模组 18.下模组 19.托盘 20.滑道

21.探针 22.吸料气缸 23.错位搬运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面板整形检测一体机,包括机体框架1、电控箱2、隔离罩3、工作台4、人机交互界面5、三色报警灯6、底脚7、万向轮8、接料模组9、中转分料模组10、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检测模组14、出料搬运15、出料流线16、上模组17、下模组18、托盘19、滑道20、探针21、吸料气缸22、错位搬运机构23。

所述机体框架1为底部带有底脚7、万向轮8的铝合金型材矩形框体,所述机体框架1通过封板设置有电控箱2,所述电控箱2顶面设置有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上设置有矩形的隔离罩3,所述隔离罩3内的工作台4上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接料模组9、中转分料模组10、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检测模组14、出料搬运15、出料流线16;所述接料模组9从上方接收成型机的手机面板,所述出料流线16上方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5,所述人机交互界面5侧方设置有操控按钮、顶部设置有三色报警灯6;所述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检测模组14通过支撑件固定设置有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上通过导柱滑动式设置有上模组17,所述下固定架上通过直线导轨设置有滑道20;所述滑道20上设置有下模组18,所述滑道20下方设置有换位气缸和错位搬运机构23;所述人机交互界面5与电控箱2、换位气缸、接料模组9、中转分料模组10、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检测模组14、出料搬运15、出料流线16电气信号连接。

所述接料模组9、中转分料模组10并排设置有两个托盘19工位,并通过吸料气缸22转移手机面板;所述中转分料模组10下部设置有导轨,通过气缸移动与滑道20匹配输送手机面板。

所述滑道20内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手机面板由换位气缸驱动,在所述滑道20内依次换位前行;所述切浇口模组11内设置有浇口切刀,并通过浇口切刀对手机面板进行浇口切除作业;所述边角整形模组12内设置有多个边角压头,并通过边角压头对手机面板进行边角整形作业;所述平面整形模组13内设置有压板,并通过压板对手机面板进行平面整形作。

所述检测模组14的下部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探针21,所述探针21对手机面板进行接触探测,并通过探针21的高度检测数据检测手机面板的平整度。

所述出料搬运15上设置有吸料气缸22,所述出料搬运15依据检测模组14对手机面板的检测结果,分别将合格品和不良品分别置放于所述出料流线16的两侧位置。

所述人机交互界面5可对操作参数进行预先设置,在可控方式下调节整形量、整形位置参数;并控制上模板17和下模板18同步整形和检测,自动化协调整形和检测作业连续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是:手机面板由成型机成型后,通过机械手送入接料模组9中的托盘19内,并通过吸料气缸22转移到中转分料模组10内,由中转分料模组10将手机面板推入滑道20,手机面板在换位气缸和限位块的配合下,沿着滑道20依次进入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和检测模组14,所述切浇口模组11、边角整形模组12、平面整形模组13、检测模组14分别对手机面板进行浇口切除、边角整形、平面整形和平面度检测;手机面板由出料搬运15按照良品和不良品通过吸料气缸22分别放置于出料流线16的两侧位置分离。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手机面板的边角整形、平面整形、平面度检测集成于一体机内,多工站合并;通过自动化整形与检测完成手机面板有整机与检测,节省人工;整形量、整形位置可根据检测站数据调整、整形可控,产品出成型机及时整形效果佳,塑性反弹少,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