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133发布日期:2018-07-20 19:01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粒物料输送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



背景技术:

挤压成型广泛应用于汽车离合器面片等产品的加工,可进行配料、造粒、胶料过滤等,可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而挤压成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粉粒状物料根据不同的比例混合挤压而成,对于橡胶类的产品而言,物料混合后需要经过密炼、造粒、冷却等步骤才能进一步加工,整个加工以及流转过程都在高温以及大量粉尘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环境恶劣,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大而且效率低下。故急需设计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使各个加工环节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本实用新型的密炼造粒生产线将密炼、造粒、输送、冷却等步骤集成到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减小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包括顺序排列的密炼机、提升输送机、造粒机、冷却输送系统;

所述提升输送机进料端位于所述密炼机的出料口一端,所述提升输送机下料端位于所述造粒机的进料口上方,物料经所述密炼机加工后由所述提升输送机输送至所述造粒机;

所述冷却输送系统包括不少于一个冷却仓以及连接于所述冷却仓之间的输送管,所述冷却仓数量为至少一个,由物料输送速度以及需要冷却达到的温度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密炼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仓,所述进料口包括进料门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进料门上方的气缸,所述出料仓具备向所述提升输送机一侧翻转的动作。

需要进料时,所述气缸活塞杆缩回将所述进料门开启;进料完成时所述气缸活塞杆伸出将所述进料门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提升输送机包括输送轨以及输送筐,所述输送筐具备在所述输送轨上移动的动作。

所述输送轨上设有链条以及带动链条旋转的电机,且链条与所述输送筐连接;所述提升输送机受所述输送轨限位,其运动方向始终与所述输送轨轨道方向一致;所述提升输送机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链条旋转,从而拉动所述输送筐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出料仓向所述提升输送机一侧翻转的角度为100°~110°。

所述出料仓翻转角度为90°时在所述密炼机内加工完成的物料处于水平状态,当向外倾斜10°~20°时物料会自然滑落掉入所述提升输送机位于初始状态的所述输送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输送轨输送的尾端逐渐向下弯曲。

所述输送筐移动到所述输送轨尾端时,所述输送筐跟随所述输送轨逐渐倾斜,倾斜到一定角度后所述输送筐内的物料掉落至所述造粒机的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冷却仓为上方存在开口的漏斗形容器;所述冷却仓侧壁上方存在进料口,下方存在出料口,所述输送管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冷却仓的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

物料从所述冷却仓的所述出料口出来后经所述输送管输送至下一个所述冷却仓的所述进料口,经过多重输送后达到冷却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造粒机出料口与所述输送管连接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鼓风机。

所述造粒机加工完成的物料进入出料口后由所述第一鼓风机吹送进入所述输送管,直至输送至所述冷却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冷却仓的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输送管连接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鼓风机。

所述冷却仓内物料进入所述出料口后由所述第二鼓风机吹送进入所述输送管,直至输送至下一个所述冷却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造粒机进料口上方安装有第一除尘器,每一个所述冷却仓的上开口上方安装有第二除尘器。

所述第一除尘器和所述第二除尘器安装在输送线上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用于清除粉尘,清洁空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密炼造粒生产线将密炼、造粒、输送、冷却等步骤集成到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减小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炼造粒生产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完成密炼后密炼机出料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料由输送机倒入造粒机的主视图;

图中,1-密炼机、11-进料口、111-进料门、112-气缸、12-出料仓、2-提升输送机、21-输送轨、22-输送筐、3-造粒机、31-第一鼓风机、32-第一除尘器、4-冷却输送系统、41-冷却仓、411-进料口、412-出料口、42-输送管、43-第二鼓风机、44-第二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密炼造粒生产线,包括顺序排列的密炼机1、提升输送机2、造粒机3、冷却输送系统4;

提升输送机2进料端位于密炼机1的出料口一端,提升输送机2下料端位于造粒机3的进料口上方,物料经密炼机1加工后由提升输送机2输送至造粒机3;

冷却输送系统4包括不少于一个冷却仓41以及连接于冷却仓41之间的输送管42,冷却仓41数量为至少一个,由物料输送速度以及需要冷却达到的温度决定。

如图1、图2,密炼机1包括进料口11和出料仓12,进料口11包括进料门111以及竖直连接于进料门111上方的气缸112,出料仓12具备向提升输送机2一侧翻转的动作。

需要进料时,气缸112活塞杆缩回将进料门111开启;进料完成时气缸112活塞杆伸出将进料门111关闭。

如图1、图3,提升输送机2包括输送轨21以及输送筐22,输送筐22具备在输送轨21上移动的动作。

输送轨21上设有链条以及带动链条旋转的电机,且链条与输送筐22连接;提升输送机2受输送轨21限位,其运动方向始终与输送轨21轨道方向一致;提升输送机2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链条旋转,从而拉动输送筐22移动。

如图1、图2,出料仓12向提升输送机2一侧翻转的角度为100°~110°。

出料仓12翻转角度为90°时在密炼机1内加工完成的物料处于水平状态,当向外倾斜10°~20°时物料会自然滑落掉入提升输送机2位于初始状态的输送筐22。

如图1、图3,输送轨21输送的尾端逐渐向下弯曲。

输送筐22移动到输送轨21尾端时,输送筐22跟随输送轨21逐渐倾斜,倾斜到一定角度后输送筐22内的物料掉落至造粒机3的进料口。

如图1,冷却仓41为上方存在开口的漏斗形容器;冷却仓41侧壁上方存在进料口411,下方存在出料口412,输送管42连接于相邻的冷却仓41的出料口412和进料口411之间。

物料从冷却仓41的出料口412出来后经输送管42输送至下一个冷却仓41的进料口411,经过多重输送后达到冷却效果。

输送线路上的第一个冷却仓41的进料口411由输送管42连接于造粒机3的出料口;输送线路上的最后一个冷却仓41的出料口412不用连接输送管42,可以直接在下方放置盛料池接收冷却后的物料,或者连接输送管42后连通至盛料池。

如图1,造粒机3出料口与输送管42连接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鼓风机31。

造粒机3加工完成的物料进入出料口后由第一鼓风机31吹送进入输送管42,直至输送至冷却仓41。

如图1,冷却仓41的出料口412与输送管42连接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鼓风机43。

冷却仓41内物料进入出料口412后由第二鼓风机43吹送进入输送管42,直至输送至下一个冷却仓41。

如图1,造粒机3进料口上方安装有第一除尘器32,每一个冷却仓41的上开口上方安装有第二除尘器44。

第一除尘器32和第二除尘器44安装在输送线上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用于清除粉尘,清洁空气。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