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挡风板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987发布日期:2018-08-10 22:0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前挡风板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前挡风板是摩托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工艺质量、结构性能的好坏对摩托车整体的外观品质有重要影响。

如图1所示,前挡风板1呈弯折的薄片长条状,包括相互一体连接且呈一角度设置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

如图2所示,第一板11内侧面一体连接有连接凸台111,连接凸台111侧面开设有凹槽112。

在注塑前挡风板1时,第二板12与动模板4呈平行放置,第一板11斜向外并远离于动模板4,使得连接凸台111位于第一板11的斜面上。

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生产出来的前挡风板,其连接凸台为实体,需要对脱模后的前挡风板进行二次加工,才能使连接凸台的侧边形成凹槽,此过程相当繁琐,因此需要一种一次成型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挡风板的注塑模具,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前挡风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底板、安装于所述动模底板上的推板,所述定模板和动模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形成一个成型腔,所述推板上设置有推杆并在动模板内开设有供所述推杆斜向穿设的斜导槽;所述推杆底端通过滑移组件固定于所述推板上,顶端一体连接有注塑块,所述注塑块嵌入于所述下模腔上表面且其外周面与前挡风板内壁面相贴合,所述注塑块上一体连接有用于开设所述凹槽的凸块。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注塑块一体连接有凸块,在注塑时,胶料会覆盖于凸块外表面,从而形成凹槽。脱模时,由于前挡风板的第一板是呈倾斜设置,只要推动推杆,利用斜导槽的斜度,将注塑块远离凹槽的斜向上移动即可脱离,此结构在顺利开模的同时又可以在连接凸台上开设凹槽,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对前挡风板进行二次加工的步骤,节省了时间,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推板上端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有横向贯穿其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两相对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卡边;所述推杆底部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配合于所述卡边的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将推杆的卡槽套设于固定块上的卡边,能使第一推杆沿着卡边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滑移,此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推杆底端抵触于所述通槽下底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推杆底端抵触于通槽下底面,在脱模时,通槽下底面能够给推杆施加一种支撑力,以减少卡边受到的压力,从而减少推杆在滑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使推杆能够流畅地滑移。

优选的,所述推板上端面开设有配合于所述滑移组件的安装槽,所述滑移组件嵌入于所述安装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滑移组件嵌入安装槽内,使能够提高滑移组件的稳定性以及牢固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推板的上端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固定块的上表面高于推板的上表面,在拆卸时能够方便取出。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为方体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安装槽设定为方体状,方体状的安装槽有4条侧棱,可以抑制滑移组件进行周向旋转,提高了滑移组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相邻两侧面通过弧形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安装槽相邻两侧面通过弧形连接,能够方便滑移组件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侧壁沿长度方向一体连接有导向凸条并在推杆侧边开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凸边的导向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凸条的配合,使推杆在推送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从而也提高了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解决了传统注塑机在注塑前挡风板后还需二次加工的问题,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前挡风板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前挡风板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注塑模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注塑模具中推板和动模板的结构分离图;

图5为注塑模具中动模板底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注塑模具中定模板、前挡风板以及注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注塑模具中推板以及注塑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前挡风板;11、第一板;12、第二板;111、连接凸台;112、凹槽;2、定模底板;3、定模板;31、上模腔;4、动模板;41、下模腔;42、注塑槽;43、斜导槽;44、导向凸条;5、动模底板;6、推板;61、安装槽;7、顶针;8、注塑组件;81、推杆;811、导向槽;812、卡槽;82、注塑块;83、滑移组件;831、固定块;832、卡边;833、通槽;8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前挡风板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底板2、固定连接于定模底板2的定模板3、与定模板3相互配合的动模板4、位于动模板4下方的动模底板5、安装于动模底板5上的推板6,推板6上连接有若干个用于顶出前挡风板1的顶针7。

定模板3和动模板4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模腔31(见图6)和下模腔41,上模腔31和下模腔41配合形成用于注塑前挡风板1的成型腔,该注塑模具为一模双腔式。

如图4、图5所示,在推板6上设置有用于注塑连接凸台111的凹槽112的注塑组件8。注塑组件8包括推杆81、注塑块82、滑移组件83,注塑块82一体连接于推杆81的顶端,相应的,在下模腔41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配合放置注塑块82的注塑槽42并开设有连通注塑槽42底端的斜导槽43,斜导槽43斜向下贯穿于动模板4底端面以配合推杆81,斜导槽43的一侧壁上一体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导向凸条44并在推杆81侧壁上开设有配合于导向凸条44的导向槽811(见图7),滑移组件83连接于推杆81底端并安装于推板6顶端面上。

如图6、图7所示,注塑块82的朝向连接凸台111的侧面一体连接有用于注塑凹槽112的凸块84,其外周面与前挡风板1的内壁相贴合。

如图8、图9所示,在推板6顶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滑移组件83的安装槽61,安装槽61呈4棱方体状,其相邻内壁面均通过弧形连接。

滑移组件83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61内的固定块831,固定块831上表面开设有横向贯穿其两侧的通槽833,通槽833的两相对侧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向内水平延伸的卡边832;推杆81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配合于卡边832的卡槽812,卡槽812和卡边832相互卡接时,推杆81底面正好与通槽833的内底面相贴合。

如图10所示,当滑移组件83安装于安装槽61内时,固定块831的上端面高于推板6的上端面以方便拆卸。

工作过程:

1.合模前,将注塑组件8从动模板4上沿斜导槽43纵向插入,将推杆81底端通过滑移组件83安装于安装槽61内。

2.合模时,动模板4和定模板3闭合,开始注塑。

3.注塑结束后,分离动模板4和定模板3,驱动推板6推动推杆81,利用斜导槽43将注塑块82斜向远离于凹槽112,此时,推杆81底端沿着固定块831上的通槽833横向滑移以完成对凹槽112的注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