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986发布日期:2018-08-10 22:0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有的模具在注塑机中可透过观察窗观察脱模情况,但模具的推板位移较小,且注塑机中光线较暗,不易观察推板是否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可方便人观察推板的移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具,包括下推板和间隔板,所述下推板的底面一侧设有斜面,所述间隔板上设有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包括壳体、滚轮、压力传感器、提示灯和控制电路,所述滚轮与所述斜面抵接,所述滚轮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贯穿并转动连接壳体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触角与转轴固定,另一端触角抵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提示灯电连接,当下推板上升时,扭簧的触角减小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控制电路控制提示灯亮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比较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检测电压的比较单元和与所述比较单元电连接用于启闭提示灯的启闭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A,所述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A,所述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电连接基准电压。

进一步的,第一电阻RI与第二电阻R2串联于第二直流电V2与地之间,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形成所述基准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单元包括三极管Q,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电连接比较器A的输出端,集电极串联提示灯和第一直流电V1。

进一步的,所述提示灯为红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推板在初始位置时,斜面抵压在滚轮上,滚轮带动转轴使扭簧具有一定的扭矩,使扭簧的触角对压力传感器施加一定的压力;当下推板向上移动时,斜面逐渐减小其对滚轮的压力,转动杆在扭簧扭矩的驱动下转动,同时扭簧的触角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减小,当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检测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提示灯亮起,说明下推板已向上移动了一定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下推板;2、间隔板;3、斜面;4、提示装置;41、壳体;42、滚轮;43、压力传感器;44、提示灯;45、控制电路;451、比较单元;452、启闭单元;46、转动杆;47、转轴;48、扭簧;49、触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下推板1和间隔板2,间隔板2上固定有提示装置4,提示装置4包括壳体41、滚轮42压力传感器43、提示灯44和控制电路45。下推板1的底面一侧设有斜面3,滚轮42与斜面3抵接,滚轮42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6,转动杆46上设有贯穿并转动连接壳体41的转轴47。

如图2所示,转轴47上套设有扭簧48,扭簧48的一端触角49与转轴47固定,另一端触角49抵接于压力传感器43上。当下推板1在初始位置时,斜面3抵压滚轮42,滚轮42带动转轴47使扭簧48产生一定的扭矩,压力传感器43受到扭簧48触角49的压力较大;而当下推板1向上移动时,斜面3逐渐减小其对滚轮42的压力,转动杆46在扭簧48扭矩的驱动下转动,同时扭簧48的触角49对压力传感器43的压力减小。

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45包括用于比较压力传感器43输出的检测电压的比较单元451和与比较单元451电连接用于启闭提示灯44的启闭单元452。比较单元451包括比较器A,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压力传感器43,比较器A的正相输入端电连接基准电压。第一电阻RI与第二电阻R2串联于第二直流电V2与地之间,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形成基准电压。启闭单元452包括三极管Q,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基极电连接比较器A的输出端,集电极串联提示灯44和第一直流电V1。

在本实施例中,提示灯44为红色,控制电路45设置于壳体41内。第一直流电V1和第二直流电V2通过导线输入至控制电路45。

控制电路45的工作原理:当压力传感器43的检测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A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不导通,提示灯44不亮;当压力传感器43的检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A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导通,提示灯44亮起。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推板在初始位置时,斜面3抵压在滚轮42上,滚轮42带动转轴47使扭簧48具有一定的扭矩,使扭簧48的触角49对压力传感器43施加一定的压力;当下推板1向上移动时,斜面3逐渐减小其对滚轮42的压力,转动杆46在扭簧48扭矩的驱动下转动,同时扭簧48的触角49对压力传感器43的压力减小,当压力传感器43输出的检测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提示灯44亮起,说明下推板1已向上移动了一定距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