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薄膜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2071发布日期:2018-07-10 23:4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薄膜涂布机。



背景技术:

涂布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随着薄膜运用的快速发展,各种离型膜、防静电膜等得到了大量生产,涂布机是生产这些薄膜的重要设备,该薄膜的制作过程大体如下:在放卷机构上进行薄膜放卷、然后通过涂布机在薄膜上涂布功能涂层,然后通过固化室进行功能涂层的固化,最后再收卷机构上进行收卷,在收卷的同时贴附上保护层;而在整个生产环节中,涂布机的涂布质量直接影响着薄膜的成型质量。目前涂布机中刮刀涂布是最主要的涂布方式,并且正朝着高速高固含量的方向发展,但是使用单一涂布机构涂出来的薄膜的表面容易出现不均匀、不对称或者有褶皱或漏涂现象。

我国专利(公开号:CN205995720U;公开日:20170308)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涂布机的涂布辊,包括用于涂布的辊壳,辊壳内套设有加热辊,加热辊包括端盖、呈筒状的外壳体和呈筒状的内壳体,外壳体与辊壳的内壁相互适配,端盖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的两端,外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并与端盖一起形成真空的用于薄膜涂布机的涂布辊,用于薄膜涂布机的涂布辊的内壁上设置有吸液芯,用于薄膜涂布机的涂布辊内设置有工作液体,内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电加热丝;端盖设置有轴肩,轴肩和端盖开设有用于电加热丝的导线穿出的贯通孔,轴肩的外围套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沿着连接板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凸台,辊壳的两端设置有与凸台相互卡合的凹槽。

在利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涂布机将有机物质溶液涂布在基体上时,由于液体浆料的固含量低、流动性差,粘度高,导致浆料涂布不均、成膜厚度及成膜宽度不易控制。同时,由于不同体系的浆料化学性质不一,简单涂布需要不同基体材料以防止浆料跑料、偏聚及粘连,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涂膜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薄膜涂布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不同基体材料都能够快速、均匀的进行涂布溶液并提高涂布控制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续薄膜涂布机,包括能够转动的前辊和后辊、能够在前辊与后辊之间移动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辊和后辊的周面上均开设有沿其周向的凹槽,所述基体呈环状且基体两端分别环绕在所述前辊和后辊的凹槽处,所述基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沿基体长度方向的环形槽;所述前辊的上方设有料桶,所述料桶靠近所述后辊的一侧设有朝向所述基体上环形槽的刮刀,所述前辊和后辊之间的基体周边设有烘箱,所述后辊的一侧设有收卷筒。

其原理如下:料桶内预先放入浆料,前辊、后辊以及收卷筒为联动装置,线速度相同以保证相同的出膜和收卷速度。打开电源开关,前辊、后辊按照一定速度运转,烘箱开始工作。此时,打开料桶开关,浆料开始从料桶中流出,进入基体上的环形槽中,并随着基体持续移动,浆料在基体的环形槽中涂布展开,移动到刮刀下方时,刮刀与基体上表面紧密接触,将多余的浆料阻挡,从而保证基体上的浆料厚度均匀,且浆料所涂布的宽度收到环形槽宽度的限制,方便精准的控制了成膜宽度。具有特定厚度和特定宽度的浆料进入烘箱,在烘箱的加热下被烘干,浆料中的溶剂挥发,从而使浆料中的固体物质成形成厚度均匀、具有特定宽度的薄膜。薄膜从烘箱出来后,通过手工从基体揭起,并送入收卷筒卷绕起来,此后该装置连续运转,完成薄膜的连续生产。本实用新型中的连续薄膜涂布机能够有效避免浆料在涂布过程中跑料、偏聚及粘连,通过采用具有环形槽的涂布基体,使其应用范围广泛,有效避免了涂布基体的更换流程,缩短了膜材制成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成膜厚度及成膜宽度的有效控制。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基体为传送带,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基体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所述环形槽两侧距离基体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相等;当所述基体环绕在所述前辊和/或后辊的凹槽处时,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前辊和/或后辊的圆周面相平齐。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表面为平面,或者为所述环形槽两侧深度大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或者为所述环形槽两侧深度小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环形槽的形状,当环形槽的槽底表面为环形槽两侧深度大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时,靠近传送带两侧边框部分槽深变浅,从而使形成两侧薄,中间厚的膜材。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基体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基体的内侧面具有齿条结构。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后辊的一侧还设有夹层放卷筒;所述夹层放卷筒、收卷筒以及后辊能够同步转动。薄膜从烘箱出来后卷绕在收卷筒上时,夹层放卷筒上的防黏连夹层带也缠绕在收卷筒上,将相邻两层薄膜分隔开,防止粘连。

进一步的,夹层放卷筒上的防黏连夹层带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其宽度不小于环形槽的宽度。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前辊和后辊采用相同材质制成且两者的直径以及长度相同;所述前辊上的凹槽深度与所述后辊上的凹槽深度相同,所述前辊上的凹槽宽度与所述后辊上的凹槽宽度相同。这样能够保证机头机尾的对应及传送带的平稳。

在上述的连续薄膜涂布机中,所述料桶位于所述前辊的正上方,所述刮刀位于所述烘箱与所述料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连续薄膜涂布机能够有效避免浆料在涂布过程中跑料、偏聚及粘连,通过采用具有环形槽的涂布基体,使其应用范围广泛,有效避免了涂布基体的更换流程,缩短了膜材制成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成膜厚度及成膜宽度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连续薄膜涂布机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连续薄膜涂布机中基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连续薄膜涂布机中前辊或后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辊;2、后辊;3、凹槽;4、基体;41、环形槽;5、料桶;51、浆料;6、收卷筒;7、夹层放卷筒;8、刮刀;9、烘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连续薄膜涂布机包括能够转动的前辊1和后辊2、能够在前辊1与后辊2之间移动的基体4,前辊1和后辊2的周面上均开设有沿其周向的凹槽3,基体4呈环状且基体4两端分别环绕在前辊1和后辊2的凹槽3处,基体4的外表面开设有沿基体4长度方向的环形槽41;前辊1的正上方设有料桶5,料桶5靠近后辊2的一侧设有朝向基体4上环形槽41的刮刀8,前辊1和后辊2之间的基体4周边设有烘箱9,具体的结构为基体4位于前辊1和后辊2上方的那侧穿设在烘箱9内,后辊2的一侧设有收卷筒6;后辊2的一侧还设有夹层放卷筒7;夹层放卷筒7、收卷筒6以及后辊2能够同步转动,料桶5位于前辊1的正上方,刮刀8位于烘箱9与料桶5之间。使用时,料桶5内预先放入浆料51,前辊1、后辊2以及收卷筒6为联动装置,线速度相同以保证相同的出膜和收卷速度。打开电源开关,前辊1、后辊2按照一定速度运转,烘箱9开始工作。此时,打开料桶5开关,浆料51开始从料桶5中流出,进入基体4上的环形槽41中并充满位于前辊1正上方的环形槽41,随着基体4持续移动,浆料51在基体4的环形槽41中涂布展开,移动到刮刀8下方时,刮刀8与基体4上表面紧密接触,将多余的浆料51阻挡,从而保证基体4上的浆料51厚度均匀,且浆料51所涂布的宽度收到环形槽41宽度的限制,方便精准的控制了成膜宽度。具有特定厚度和特定宽度的浆料51进入烘箱9,在烘箱9的加热下被烘干,浆料51中的溶剂挥发,从而使浆料51中的固体物质成形成厚度均匀、具有特定宽度的薄膜。薄膜从烘箱9出来后,通过手工从基体4揭起,并送入收卷筒6卷绕起来,同时由夹层放卷筒7释放的防黏连夹层与薄膜对应贴合后卷绕在收卷筒6上,防黏连夹层能够将卷绕的两层薄膜隔开,此后该装置连续运转,完成薄膜的连续生产。本连续薄膜涂布机能够有效避免浆料51在涂布过程中跑料、偏聚及粘连,通过采用具有环形槽41的涂布基体4,使其应用范围广泛,有效避免了涂布基体4的更换流程,缩短了膜材制成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成膜厚度及成膜宽度的有效控制。

如图2所示,基体4为传送带,环形槽41位于基体4宽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环形槽41两侧距离基体4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相等;当基体4环绕在前辊1和/或后辊2的凹槽3处时,基体4的上表面与前辊1和/或后辊2的圆周面相平齐。

进一步的,环形槽41的槽底表面为平面,或者为环形槽41两侧深度大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或者为环形槽41两侧深度小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环形槽41的形状,当环形槽41的槽底表面为环形槽41两侧深度小于中间深度的弧形面时,靠近传送带两侧边框部分槽深变浅,从而使形成两侧薄,中间厚的膜材。

本实施例中基体4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基体4的内侧面具有齿条结构;前辊1和后辊2采用相同材质制成且两者的直径以及长度相同;前辊1上的凹槽3深度与后辊2上的凹槽3深度相同,前辊1上的凹槽3宽度与后辊2上的凹槽3宽度相同。这样能够保证机头机尾的对应及传送带的平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前辊;2、后辊;3、凹槽;4、基体;41、环形槽;5、料桶;51、浆料;6、收卷筒;7、夹层放卷筒;8、刮刀;9、烘箱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