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6573发布日期:2018-11-02 23:4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封制作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

背景技术

油封(oilseal),又称轴封(shaftseal)是一种在机器中用来防止流体(大多是润滑油)从接缝(大多为零件的接合面或转轴)溢出的装置零件。静密封和动密封(一般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叫密封件。油封的代表形式是tc油封,这是一种橡胶完全包覆的带自紧弹簧的双唇油封,一般说的油封常指这种tc骨架油封。

橡胶密封圈也是油封中的一种,它的生产工艺中大都采用人工将骨架(金属件),一个一个放入模腔中,然后放入橡胶,再硫化。其中,油封模腔上整齐分布着一个个与油封骨架相匹配的骨架摆放槽,为了经济实用,一般一个油封模腔中多达几十个骨架摆放槽(普遍有30个左右);所以,人工一个个摆放油封骨架的工序很费时又费力,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油封模腔所需的所有油封骨架一次提取并摆放的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其包括料架及取料装置;料架上设置有若干的油封骨架叠放装置,油封骨架叠放装置上可以整齐地叠放一定数量的油封骨架,该若干的油封骨架叠放装置按油封模腔的规格在料架上整齐分布;取料装置可以一次同时提取每个油封骨架叠放装置上的一个油封骨架。

其中,料架包括油封骨架叠放装置及基座,油封骨架叠放装置为与油封骨架的中孔相匹配的竖杆;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基座的顶面上,该竖杆上可匹配套接油封骨架,众多的油封骨架可以套接并叠放于竖杆上。

其中,料架还包括一个升降板,该升降板上设置有与竖杆相匹配的套接孔,该套接孔的数量与竖杆的数量相同,所有的套接孔在升降板上的分布排列与所有的竖杆在料架上的分布排列相同;升降板通过套接孔与竖杆相匹配套接。

其中,料架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控制升降板沿着竖杆的轴向作升降运动。

其中,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压力装置、伸缩杆及固定装置;伸缩杆的一端与压力装置匹配连接,该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升降板的侧边匹配固定连接;伸缩杆与竖杆平行分布。

其中,取料装置包括真空机、真空管道及真空吸板;真空吸板的底面设置与油封骨架相匹配的有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的数量与竖杆的数量相同,所有的真空吸盘在真空吸板上的分布排列与所有的竖杆在料架上的分布排列相同;真空管道的一端与真空机相匹配连接,该真空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吸板的顶面相匹配连接并连通所有的真空吸盘。

其中,真空吸盘上与油封骨架的中孔相匹配的中间部位为封闭的平面,该真空吸盘上与油封骨架的环面相匹配的圆环部位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贯通真空管道的吸附孔。

其中,真空吸盘上与油封骨架的中孔相匹配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竖杆相套接匹配的定位凹槽。

其中,真空吸板的顶面还设置有一个把手,该把手上还设置有一个控制真空机开闭的按钮。

其中,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该电气控制装置分别与取料装置及升降驱动装置匹配控制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取料装置一次提取油封模腔所需的所有油封骨架并准确摆放到位,相比于人工一个个把油封骨架放入油封模腔,不仅节省人力,而且极大地减少了该工序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益;其中,采用真空吸附的形式来转移油封骨架,可以有效保证每个真空吸盘上有且只有一个油封骨架被吸附并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料架;2、取料装置;3、油封骨架;4、电气控制装置;11、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2、基座;13、竖杆;14、升降板;15、升降驱动装置;21、真空机;22、真空管道;23、真空吸板;24、把手;25、按钮;141、套接孔;151、压力装置;152、伸缩杆;153、固定装置;231、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了本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是由料架1及取料装置2所组成的,及其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并着重反映了料架1及取料装置2两者的结构组成及关联结构。

本发明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包括料架1及取料装置2;料架1上设置有若干的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上可以整齐地叠放一定数量的油封骨架3,该若干的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按油封模腔的规格在料架1上整齐分布;取料装置2可以一次同时提取每个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上的一个油封骨架3。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取料装置一次提取油封模腔所需的所有油封骨架并准确摆放到位,相比于人工一个个把油封骨架放入油封模腔,不仅节省人力,而且极大地减少了该工序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料架1包括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及基座12,油封骨架叠放装置11为与油封骨架3的中孔相匹配的竖杆13;竖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基座12的顶面上,该竖杆13上可匹配套接油封骨架3,众多的油封骨架3可以套接并叠放于竖杆13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竖杆来叠放油封骨架,使得油封骨架的叠放既整齐又方便。

本实施例中,每个竖杆13上匹配套接一个压缩弹簧;当油封骨架3套接于竖杆13上时,该压缩弹簧位于基座12及油封骨架3之间。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受叠放的油封骨架3的重量收缩的压缩弹簧的回弹能力,随着竖杆13上的油封骨架3的不断被提取减少,压缩弹簧会不断地把剩余的油封骨架3往上顶起,使得竖杆13上最顶端的油封骨架3一直可以保持在同一个高度处,有效保证取料装置2对油封骨架3的稳定提取并转移。其中,压缩弹簧的生缩量必须与油封骨架3的重量及厚度成正比。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料架1还包括一个升降板14,该升降板14上设置有与竖杆13相匹配的套接孔141,该套接孔141的数量与竖杆13的数量相同,所有的套接孔141在升降板14上的分布排列与所有的竖杆13在料架1上的分布排列相同;升降板14通过套接孔141与竖杆13相匹配套接;油封骨架3套接于竖杆13上后叠放于升降板14上。本发明设置上述的升降板14,可以通过升降板14来调节叠放的油封骨架3的最高位置,从而保证剩余的油封骨架3的最高点始终保持一致,进而保证了取料装置2的取料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料架1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15,该升降驱动装置15控制升降板14沿着竖杆13的轴向作升降运动,使得升降板14具有自动升降的功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15包括压力装置151、伸缩杆152及固定装置153;伸缩杆152的一端与压力装置151匹配连接,该伸缩杆152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装置153与升降板14的侧边匹配固定连接;伸缩杆152与竖杆13平行分布。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伸缩杆152的伸缩来控制升降板14的升降,简单实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取料装置2包括真空机21、真空管道22及真空吸板23;真空吸板23的底面设置与油封骨架3相匹配的有真空吸盘231,该真空吸盘231的数量与竖杆13的数量相同,所有的真空吸盘231在真空吸板23上的分布排列与所有的竖杆13在料架1上的分布排列相同;真空管道22的一端与真空机21相匹配连接,该真空管道22的另一端与真空吸板23的顶面相匹配连接并连通所有的真空吸盘231。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了真空吸附的原理,采用真空吸附的形式来转移油封骨架,可以有效保证每个真空吸盘上有且只有一个油封骨架被吸附并转移,保证油封骨架的转移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真空吸盘231上与油封骨架3的中孔相匹配的中间部位为封闭的平面,该真空吸盘231上与油封骨架3的环面相匹配的圆环部位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贯通真空管道22的吸附孔。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既保证了油封骨架3可以被真空吸附,又避免了漏气的可能性,提高真空吸附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真空吸盘231上与油封骨架3的中孔相匹配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竖杆13相套接匹配的定位凹槽,可以方便真空吸板的取料时的快速定位。其中,竖杆13设置成中空的管道结构,真空吸盘231上与油封骨架3的中孔相匹配的中间部位设置与竖杆13的中孔相套接匹配的定位凸块,该结构既可以保证真空吸板23在竖杆13上的快速定位,又可以保证真空吸板23在油封模腔上的快速定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真空吸板23的顶面还设置有一个把手24,该把手24上还设置有一个控制真空机21开闭的按钮25,使得人们可以手持真空吸板23,并随时通过按钮25通断真空机21来控制油封骨架3的吸附与放下。其中,按钮25也可以是控制真空管道22的开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4,该电气控制装置4分别与取料装置2及升降驱动装置15匹配控制连接。其中,油封骨架自动放料设备还包括一个机械臂,该机械臂与真空吸板23匹配固定连接,且机械臂与电气控制装置4匹配连接;同时,真空吸盘231的吸附功能也通过电气控制装置4来实现控制;从而通过电气控制装置4来控制机械臂带动真空吸板23在料架1及油封模腔中的来回移动,进而实现油封骨架的自动化放料。另外,升降驱动装置15可以通过电气控制装置4来实现自动调控;如在升降板14的底部设置重量监控装置,当油封骨架3被不断提取的过程中,剩余油封骨架3的重量发生变化通过重量监控装置传输回电气控制装置4,并控制升降驱动装置15及时运来调控升降板14的升降,使得剩余油封骨架3的最高点始终保持一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