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5626发布日期:2019-01-14 19:3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灸疗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灸疗治疗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温热物理疗法,方法是将蓄热物体,如砭石等,加热后,迅速用布包裹,然后在病人身上特定部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在民间应用十分广泛。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医学家研究发现人工合成tdp材料能发射出特定电磁波谱,可以替代天然的灸疗材料以用于医疗保健。于是,人工合成tdp材料被制作成各种灸疗材料并应用至今。

tdp是“特定电磁波谱”的缩写,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灸疗贴上涂抹有特定的材料,这种特定的材料在加热环境下,可产生带有各种元素特性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覆盖了生物体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谱范围,很容易被生物体吸收,产生对生物有益的生物效应,提高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改善生物体内的微循环系统,提高和调动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产生出更多的免疫体液,消除炎症和痛症。现有的灸疗贴包括底布,在底布上贴有放置药粉的环形贴片,环形贴片内底上具有粘胶,药粉通过粘胶填充在环形贴片中,环形贴片填充好药粉之后,在底布粘贴环形贴片的背面要覆上塑料隔膜,在塑料隔膜上方再覆上顶布,在顶布与塑料隔膜间填充发热剂,顶布接触发热剂,最后将底布、塑料隔膜和顶布热压合形成灸疗贴。

为了制备上面的灸疗贴,一般采用的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间歇性定量出料的料斗,料斗出料口下方设有超声波压合机构,顶布通过第一导辊传送至超声波压合机构,底布和塑料隔膜组成形成底膜,底膜通过第二导辊传送至超声波压合机构,料斗中的发热剂通过出料口填充到顶布与底膜之间,发热剂填充之后由超声波压合机构进行压合。但是,上述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传送的过程中,顶布和底膜的位置容易偏离原始位置,使得压合而成的灸疗贴存在漏发热剂的问题;2、由于顶布和底膜的材质比较柔软,顶布和底膜在传送过程中两侧易出现向中间卷曲的情况,这样压合而成的灸疗贴存在漏发热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保证在tdp灸疗贴的制作过程中顶布和底膜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并且对顶布和底膜进行展平,以解决压合而成的灸疗贴存在漏发热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竖向固定连接有间歇式定量出料的料斗,料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超声波压合机构,料斗的一侧设有传送顶布的第一导辊,料斗的另一侧设有传送底膜的第二导辊,第一导辊与第二导辊正对设置,超声波压合机构的下方设有卷辊和第二电机,卷辊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沿卷辊轴向开设,卷辊由第二电机带动间歇性旋转;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下方均设有一个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的顶板,顶板的下方设置有u形铁块,u形铁块包括水平杆和竖向杆,顶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水平杆连接,竖向杆开设有通气孔,竖向杆的一侧设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一凸轮,第一凸轮转动时与u形铁块的竖向杆相接触,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凸轮连接,第一气缸内设置有第一活塞和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气缸内壁连接,第一活塞杆的下端面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第一活塞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转动时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气缸远离第一活塞杆的一侧通过第一软管与通气孔连通;超声波压合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导向块,导向块上开设有竖向通槽,导向块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电磁铁,靠近顶布一侧的u形铁块的水平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靠近顶布一侧的u形铁块的水平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安装板上设置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断电的控制机构。

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顶布绕过第一导辊后穿过导向块的通槽,底膜绕过第二导辊并穿过相对设置的导向块的通槽内,最后顶布和底膜均导入超声波压合机构内。启动超声波压合机构,先压合形成一个空的灸疗贴,再开启料斗向顶布和底膜之间进料,将空的灸疗贴卡入卷辊的凹槽中,卷辊对已经压合的灸疗贴进行卷绕,并拉动顶布和底膜向下运动。

同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进行转动,并且第一凸轮的凸起部分推动u形铁块向顶布方向运动,顶布卡在u形铁块内。通过不完全齿轮带动第一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对顶布与u形铁块的接触部位进行抽气,使得顶布贴合在u形铁块内,这样顶布带动u形铁块一起向下运动。此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这样两个u形铁块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在一起,并且通过导向板的作用,使得两个u形铁块不会出现偏移情况,第一电磁铁给予u形铁块向下的吸附力,u形铁块在顶布和第一电磁铁的双重作用力下向超声波压合机构方向运动,直至u形铁块与导向块的上端面接触。启动控制机构,对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这样两个u形铁块的端部分开,同时,不完全齿轮有齿的部分转到上方,这样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分离,第一齿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拉回至原位,第一气缸对顶布与u形铁块的接触部位进行充气,使得顶布和u形铁块分离。此时,u形铁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u形铁块回归至原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设置u形铁块,u形铁块的水平杆的端部设置第二电磁铁,u形铁块的水平杆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这样可以使得两个u形铁块相对吸附在一起,并且不会出现错位现象。通过第一气缸将顶布分别吸附在u形铁块内,这样u形铁块和顶布形成一体,顶布在卷辊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u形铁块也随之向下运动。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控制两个u形铁块对应吸附,从而保证顶布和底膜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并且两个u形铁块作为可以移动的纠偏机构,与现有的纠偏机构相比,其灵活性更高,并且适用的范围更广,纠偏效果更佳,可消除压合而成的灸疗贴漏发热剂的情况。

2、本发明中两个u形铁块分别随着顶布和底膜的作用向下运动,u形铁块分别与顶布和底膜形成一体,这样加强了顶布和底膜的强度,而且采用抽真空的方式,使得u形铁块分别与顶布和底膜结合,顶布和底膜平展贴合在u形铁块内,这样顶布和底膜不会出现两侧卷曲的情况,可消除压合而成的灸疗贴漏发热剂的情况。

3、本发明中设置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的配合,这样不完全齿轮有齿的部分与第一齿条啮合时,不完全齿轮可以推动第一齿条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气缸对顶布或底膜与u形铁块的接触部位进行抽真空,使得顶布或底膜贴合在u形铁块内。当不完全齿轮无齿的部分与第一齿条接触,不完全齿轮与第一齿条分离,第一齿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第一齿条通过第一活塞杆推动第一活塞向u形铁块方向运动,从而将u形铁块与顶布进行分离。为此,通过设置不完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一气缸的配合,便可以实现对顶布和u形铁块的吸附与分离,这样在顶布向超声波压合机构方向传递时,顶布可以快速、稳定的与u形铁块进行结合,增强顶布的强度,并且到达超声波压合机构时,快速将顶布与u形铁块分离。

优选的,控制机构包括滑动电阻和不完全齿轮转动时与滑动电阻相接触的滑片,滑动电阻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滑动电阻位于不完全齿轮的上半部分,滑片安装在不完全齿轮无齿部分的侧壁。

当不完全齿轮有齿的部分与第一齿条啮合,从而驱使第一气缸对u形铁块与顶布之间抽真空,不完全齿轮无齿的部分位于上部,这样不完全齿轮侧壁的滑片与滑动电阻接触,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使得顶布和u形铁块在向超声波压合机构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一电磁铁给予u形铁块向下的吸附力,从而使得u形铁块和顶布的运动更加顺畅,并且避免单独利用顶布的运动来带动u形铁块的运动,这样容易造成顶布的撕裂或损坏;同时,两个相对设置的u形铁块吸附在一起,使得顶布和底膜之间不会出现偏移,起到了纠偏的作用。当不完全齿轮有齿的部分位于上部,不完全齿轮无齿的部分与第一齿条接触,第一齿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第一气缸对u形铁块与顶布之间充气,使得u形铁块与顶布分离,此时,滑片与滑动电阻分离,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这样u形铁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快速拉回至原来的位置,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得u形铁块快速复位,以便重复对顶布进行固定支撑。

优选的,滑动电阻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由于不完全齿轮的转动轨迹为圆形,通过将滑动电阻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弧形,可以使得滑片与滑动电阻接触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当滑片与滑动电阻分离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实现对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通断电的控制。

优选的,超声波压合机构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第二气缸和控制模块,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熔接头,第二气缸连接有与第一熔接头相对设置的第二熔接头,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第二熔接头电连接,第二气缸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电能,通过换能器将高频电能转换为同等频率的机械运动,该高频振动通过第二熔接头传递至顶布和底膜上面,由于第一熔接头与第二熔接头之间的声阻大,为此会产生局部高温,由于顶布和底膜的导热性差,一时还不能及时散发,容易聚集在第一熔接头和第二熔接头之间,致使顶布和底膜的接触面迅速融化,并且通过第二气缸推动第二熔接头对顶布和底膜的压力,使其相互融合成一体,从而实现了对顶布和底膜的压合。通过采用超声波进行压合,节能环保,无需装备散烟散热的通风装置,并且很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

优选的,第一熔接头的熔接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熔接孔,第二熔接头的熔接端面上固设有多个凸点,凸点的位置与熔接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在第一熔接头和第二熔接头相互接触熔接时,凸点可抵入熔接孔内,使得顶布和底膜相互抱合在一起,使得顶布和底膜之间的熔接更牢固,避免灸疗贴在使用过程中发热剂漏出,提高了灸疗贴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第二熔接头的熔接端面通过第一熔接杆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熔接杆,两个第二熔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两个第二熔接杆的下端与第一熔接杆连接;下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上端与第一熔接杆连接,两个第二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三熔接杆连接。

由于顶布和底膜传递至超声波压合机构之前,顶布和底膜为独立的两个部分,首先采用超声波压合机构对顶布和底膜压合形成一个空的灸疗贴,之后再通过料斗对顶布和底膜之间输入发热剂,但是顶布和底膜只有底部进行了熔接密封,发热剂容易从顶布和底膜的两次漏出去,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此,将第二熔接头分为两部分,两个第二熔接杆先对顶布和底膜的两侧进行熔接压合,第一熔接杆对顶布和底膜的底部进行熔接压合,之后采用料斗对顶布和底膜内输入发热剂,这样发热剂在装填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料的情况。当发热剂填装完成后,采用下部的第三熔接杆对顶布和底膜的上部进行封口,通过将现有的熔接一次成型变成熔接两次,使得发热剂在装填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料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凸轮、第一电机、不完全齿轮、第一齿条和控制机构配合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不完全齿轮、第一气缸、u形铁块、第一齿条和固定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两个u形铁块配合时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导向块的全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第二熔接头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安装板1、料斗2、出料管3、第一导辊4、第二导辊5、顶板6、u形铁块7、竖向杆701、水平杆702、第一弹簧8、通气孔9、固定板10、第一气缸11、第一电机12、第一凸轮13、第一转轴14、第一活塞15、第一活塞杆16、第二弹簧17、第一齿条18、不完全齿轮19、第一软管20、导向块21、竖向通槽22、第一电磁铁23、第二电磁铁24、导向板25、滑动电阻26、滑片27、超声波发生器28、第二气缸29、第一熔接头30、第二熔接头31、第一熔接杆32、第二熔接杆33、第三熔接杆34、第一连杆35、第二连杆36、顶布37、底膜38。

实施例如图1所示:tdp灸疗贴的粉料装填压合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焊接有间歇式定量出料的料斗2,料斗2的下端面焊接有出料管3,在料斗2的出料口处安装固定间隔打开的电磁阀,且电磁阀打开的时间固定,电磁阀使用现有的jb/t7352-1994电磁阀。出料管3的下方水平安装有超声波压合机构,料斗2的左侧设有第一导辊4,第一导辊4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上,第一导辊4传导顶布37至超声波压合机构中,料斗2的右侧设有第二导辊5,第二导辊5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上,第二导辊5传导底膜38至超声波压合机构中。超声波压合机构的下方设有卷辊和第二电机,卷辊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连接,卷辊上开设有凹槽,凹槽沿卷辊轴向开设,卷辊由第二电机带动间歇性旋转,第二电机通过现有stc89c52单片机控制器和cd4060计数器芯片的控制实现间歇性旋转,单片机控制器和定时器让电机间歇性旋转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辊4和第二导辊5下方均设有一个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焊接在安装板1上的顶板6,顶板6的下方设置有u形铁块7,u形铁块7包括一个竖向杆701和两个水平杆702,顶板6通过第一弹簧8与水平杆702连接,竖向杆701开设有通气孔9,u形铁块7的卡口对着出料管3。竖向杆701远离出料管3的一侧设有与安装板1焊接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设有第一气缸11、第一电机12和第一凸轮13,第一气缸11螺栓连接在固定板10上,第一凸轮13可与u形铁块7的竖向杆701相接触,第一电机12通过第一转轴14与第一凸轮13连接,第一气缸11内设置有第一活塞15和与第一活塞15焊接的第一活塞杆16,第一活塞15通过第二弹簧17与第一气缸11内壁连接,第一活塞杆16的下端面与固定板10滑动连接,第一活塞杆16的上端面焊接有第一齿条18,第一转轴14上键连接有不完全齿轮19,不完全齿轮19可与第一齿条18啮合,第一气缸11远离第一活塞杆16的一侧通过第一软管20与通气孔9连通。超声波压合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相对设置的导向块21,导向块21焊接在安装板1上,导向块21上开设有竖向通槽22,导向块2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电磁铁23,靠近顶布37一侧的u形铁块7的水平杆702的端部粘接有第二电磁铁24,靠近顶布37一侧的u形铁块7的水平杆702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板25,导向板25倾斜设置,安装板1上设置控制第一电磁铁23和第二电磁铁24通断电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滑动电阻26和可与滑动电阻26相接触的滑片27,滑动电阻26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上,滑动电阻26位于不完全齿轮19的上半部分,滑片27焊接在不完全齿轮19无齿部分的侧壁,滑动电阻26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如图1和图6所示,超声波压合机构包括超声波发生器28、换能器、第二气缸29和控制模块,安装板1上焊接有第一熔接头30,第二气缸29连接有与第一熔接头30相对设置的第二熔接头31,超声波发生器28、换能器和第二熔接头31电连接,第二气缸29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集成电路定时器,集成电路定时器采用现有的555定时电路,集成电路定时器向第二气缸29传输空气通道上的受控阀发送打开信号,使第二气缸29带动第二熔接头31和第一熔接头30压合。第一熔接头30的熔接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熔接孔,第二熔接头31的熔接端面上固设有多个凸点,凸点的位置与熔接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熔接头31的熔接端面通过第一熔接杆32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熔接杆33,两个第二熔接杆33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杆35进行焊接,两个第二熔接杆33的下端与第一熔接杆32焊接在一起。下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36,第二连杆36的上端与第一熔接杆32焊接,两个第二连杆36的下端通过第三熔接杆34焊接在一起。

实际应用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顶布37绕过第一导辊4后穿过导向块21的通槽,底膜38绕过第二导辊5并穿过相对设置的导向块21的通槽内,最后顶布37和底膜38均导入超声波压合机构内。启动超声波压合机构,先压合形成一个空的灸疗贴,再开启料斗2向顶布37和底膜38之间进料,将空的灸疗贴卡入卷辊的凹槽中,卷辊对已经压合的灸疗贴进行卷绕,并拉动顶布37和底膜38向下运动。第二电机带动卷辊间歇性旋转,卷辊每次拉动顶布37和底膜38移动的长度相等,避免一直处于受力状态的顶布37和底膜38太长而在压合时形成褶皱。

同时,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凸轮13进行转动,并且第一凸轮13的凸起部分推动u形铁块7向顶布37方向运动,顶布37与u形铁块7的距离拉近,通过不完全齿轮19带动第一齿条18进行移动,从而对顶布37与u形铁块7的接触部位进行抽气,使得顶布37贴合在u形铁块7内,这样顶布37带动u形铁块7一起向下运动。此时,通过控制机构,使得第一电磁铁23和第二电磁铁24通电,这样两个u形铁块7通过第二电磁铁24吸附在一起,并且通过导向板25的作用,与底膜38相近的u形铁块7在导向板25的导向作用下,与底膜38相近的u形铁块7的端部向与顶布37相近的u形铁块7的端部方向滑动,并最终两个u形铁块7的端部贴合在一起,使得两个u形铁块7不会出现偏移情况,第一电磁铁23给予u形铁块7向下的吸附力,u形铁块7在顶布37和第一电磁铁23的双重作用力下向超声波压合机构方向运动,直至u形铁块7与导向块21的上端面接触。启动控制机构,对第一电磁铁23和第二电磁铁24断电,这样两个u形铁块7的端部分开,同时,不完全齿轮19有齿的部分转到上方,这样不完全齿轮19与第一齿条18分离,第一齿条18在第二弹簧17的作用力下拉回至原位,第一气缸11对顶布37与u形铁块7的接触部位进行充气,使得顶布37和u形铁块7分离。此时,u形铁块7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运动,u形铁块7回归至原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