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具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2349发布日期:2018-09-25 21:5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模具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光学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对模具、生产环境以及工艺参数等都有特殊要求,例如需确保光学模具能恒定地保持设定的模温。因此现行的做法是在生产前将模具直接架上注塑机台,采用外接模温机进行先期预热升温。这种做法模具升温速度慢,并挤占了有限的机台资源,降低了机台的实际稼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模具采用注塑机加热升温速度慢,降低机台的实际稼动率等缺陷,提供一种光学模具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模具的加热装置,其要点在于,具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有小车和小车输送机构,小车上具有左右及旋转调节机构;装置本体上固定有封闭的加热室,加热室外接集烟气机构,上下加热机构由设置在加热室上部的上加热部和设置在左右及旋转调节机构的下加热部组成。

本装置通过上下加热机构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光学模具同时进行加热,其突出的优点在于,首先,加热速度快;其次,单独设置加热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在注塑机台上加热的方法,不占用注塑机台的资源,提高机器的实际稼动率。

所述上加热部包括上加热板、上加热模块、隔热缓冲板、气缸固定座及其上的长程气缸,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加热室上部,长程气缸竖直固定在气缸固定座上,长程气缸下表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隔热缓冲板、上加热模块和上加热板。

上加热板直接对模具上表面加热,由于加热板较薄且除模具外只有加热板需进行加热,在隔热缓冲板的阻隔下,减少加热时的热量损失,加热效能高。

所述左右及旋转调节机构由左右调节机构和旋转盘组成,旋转盘设置在左右调节机构上方。模具可在小车上进行左右移动及旋转,可调节模具的偏心流道孔的位置,使其尽量靠近上加热板,增加上加热板与光学模具上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的速度。

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包括减速步进电机、换向齿轮箱、主动链轮、链条、从动链轮、螺杆、调节基座和滑块,减速步进电机固定在小车底部,减速步进电机的动力经换向齿轮箱传递到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与螺杆连接,螺杆可旋转的固定在调节基座上,滑块可滑动的固定在调节基座上;所述旋转盘包括内旋转盘、外旋转盘和电磁铁,内旋转盘设置在外旋转盘上,外旋转盘外圈设置有电磁铁。

光学模具放置在旋转盘上,当旋转盘旋转时电磁铁可将模具吸附,防止模具移位。

所述下加热部包括内旋转盘和固定在内旋转盘下方的下加热模块。下加热模块直接对内旋转盘加热,由内旋转盘将热量传递到模具底部,减少不必要的零件加热,导致热量损失。

所述滑块上方固定有法兰基座,法兰基座里设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的上端面与外旋转盘的下端面接触。止推轴承使旋转盘可实现旋转功能。

所述集烟气机构包括加热室、集气罩和集气管路,集气罩固定在加热室后端,集气管路一端固定在集气罩上,另一端外接空压集气系统。集烟气机构可将模具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收,防止加热室内部不可视以及烟气外扩散。

所述小车输送机构包括小车步进电机、钢轨和两个接近开关,钢轨固定在装置本体上,两个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装置本体前后两端。小车输送机构将使小车及其上的模具沿着钢轨在装置本体的前后端之间移动,两端的接近开关放置用于检测小车运动时是否到位以及触发相应机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造价低和专用功能强,其模具预热功能有效解决了占用注塑机台进行模具预热所带来的升温速度慢、稼动率低的问题,通过缩短占用注塑机台预热时间的方式提高了机台的稼动率,且上下同时加热的方式提高了加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准备工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准备工位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执行加热工序的左视图

其中:1-装置本体、2-支脚、3-塑料遮帘、4-透明视窗、5-控制箱、6-集气罩、7-集气管路、8-长程气缸、9-气缸固定座、10-隔热缓冲板、11-上加热模块、12-上加热板、13-光学模具、14-内旋转盘、15-下加热模块、16-外旋转盘、17-电磁铁、18-止推轴承、19-法兰基座、20-滑块、21-左右调节基座、22-小车本体、24-小车步进电机、25-接近开关、31-换向齿轮箱、32-联轴器、33-减速步进电机、34-主动链轮、35-链条、36-从动链轮、37-螺杆、38-钢轨、39-加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小车,装置本体1底部由四个可调节支脚2支撑在地面上,装置本体1的台面上平行固定有两根钢轨38,所述小车包括小车本体22和小车步进电机24,且小车由小车步进电机24驱动水平行驶在钢轨38上。装置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接近开关25,用于感应小车是否运行到位。

小车本体22上部固定有左右调节基座21,左右调节基座21上可滑动地固定有滑块20。驱动滑块20移动的减速步进电机33固定在小车本体22下部,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2连接换向齿轮箱31的输入端,换向齿轮箱31将减速步进电机33的动力从输出端传递到主动链轮34,使主动链轮34旋转,经链条35传动使从动链轮36旋转,从而带动同轴连接的螺杆37旋转,螺杆47与左右调节基座21、滑块20底部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由于螺杆37轴向被从动链轮36固定,所以螺杆37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块20的直线运动,使滑块20在左右调节基座21上滑动。

滑块20上设置有旋转盘,内旋转盘14和外旋转盘16,内旋转盘14设置在外旋转盘16上,外旋转盘16的内圈设置有下加热模块15,下加热模块15与内旋转盘14的底部相连,加热指令开启时,下加热模块15可将热传导至内旋转盘14的顶部,进而由内旋转盘14的顶部传递给光学模具13的底部,实施底部加热功能。

内旋转盘14上部固定有法兰基座19,法兰基座19里设有止推轴承,18止推轴承的上端面与旋转盘下端配合,将旋转盘固定限位,并实现其旋转功能。

装置本体1的后端由设置在装置本体1上的加热罩39和塑料遮帘3组成相对封闭的加热室,其中,塑料遮帘3设于加热室的前部,可允许小车的通过,也可阻隔热量的外泄。加热罩39的左端设有透明视窗4,以便于观察加热室内光学模具13的加热情况。

加热罩39上部固定有气缸固定座9,长程气缸8垂直设于气缸固定座9上,长程气缸8的气缸推板与隔热缓冲板10相连,而上加热板12又与隔热缓冲板10配合,两者的中间设有上加热模块11;上加热板12由长程气缸8推至与光学模具13的顶部接触,加热指令开启时,上加热模块11发热传导至上加热板12,依次传导至光学模具13顶部,实施顶部加热功能。隔热缓冲板10在长程气缸8推头下降过程中,起阻隔上加热模块11的发热传导至长程气缸8的作用,并确保上加热板12与光学模具13顶部良好的接触加热,防止热量损失,提升加热效能。所述下加热模块15和上加热模块11同时进行加热,实现模具上下同时加热,加热均匀、快速。

加热罩39后端设有集气罩6,集气罩6后端的开口上固定有集气管路7,集气管路7的自由端连接有一空压集气系统(未图示),可为常用的排风扇将光学模具13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收,防止加热室内部不可视以及烟气外扩散。

装置本体1上还设有控制箱5,所述控制箱5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右调节机构上滑块的移动、集烟气机构的开关、上下加热机构的移动和开关等。

使用时,控制小车步进电机24工作使小车运行到装置本体1前端,放置好待加热的光学模具13后,小车步进电机24使小车向装置本体1后端运行,穿过塑料遮帘3到达位于加热室区域的工作工位。调节模具的位置使其流道孔位于上加热板12下方,通过控制箱5手动开启双向加热功能,双向加热机构开启工作,由长程气缸8启动推块,隔热缓冲板10和上加热板12从起始位置垂直缓速下降,直至上加热板12可靠碰触到光学模具13的顶面;长程气缸8保持静止状态,上加热模块11发热,通过热传导至上加热板12和待预热的光学模具13的顶面;此时,设于旋转盘中心的下加热模块15发热,通过热传导至内旋转盘14和待加热的光学模具13的底面。实现光学模具13的由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快速加热升温的功能,最终的模具表面的实时温度数值,在控制箱5的LCD数码显示屏上可实时读取,升温至目标温度值后,停止加热工作,双向加热机构关闭,长程气缸推板回位,带动上加热板12和隔热缓冲板10垂直向上回至起始位置。操作控制箱5手动开启小车回位按键 ,小车步进电机24使小车沿着钢轨向装置前端运行,当前端的接近开关探测到小车本体后,系统关闭小车步进电机,小车停止运行,将预热后的模具顺利输送到准备工位,即装置本体1的前端,撤下模具,预热工作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