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638发布日期:2018-10-13 00:0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注塑机。



背景技术:

振动技术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就是在熔体充模、保压阶段,通过机械、电磁、声波、微波、气体等振动源在流道或模腔内部引入振动,使熔体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及压力释放和(或)剪切作用而改变大分子链的微观排列方式,致使熔体黏度降低,产生取向,使分子链的排列更有序,改变聚合物的微观形态,进而改变塑料的一些性能。

现有的振动注塑机是将振动源安装在往复式螺杆或者柱塞上,在料区的后端施加振动,存在以下缺点:

1.振动源远离喷嘴和浇口,在注塑过程中无法有效将振动传递到前方的浇口处;

2.振动源直接与注塑驱动装置硬性连接,一部分振动能量将被惯性质量较大的注塑驱动装置消耗,不仅浪费了振动能,还会减短驱动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振动注塑机,包括机筒、塑化螺杆、推杆、柱塞、活塞头、机头振动装置、分级控温装置、进料斗、塑化螺杆驱动装置和推杆驱动装置,所述机筒的左段为塑化区,右段为注射区;所述塑化螺杆安装在机筒的塑化区内,塑化螺杆开设有轴向通孔,所述柱塞安装在塑化螺杆的轴向通孔内,柱塞与塑化螺杆的轴向通孔滑动配合;柱塞的右端连接活塞头,所述活塞头安装在机筒的注射区内,活塞头与机筒的注射区滑动配合;活塞头开设有多个轴向通孔,活塞头的轴向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柱塞的左端与推杆的右端连接,所述推杆的左端连接推杆驱动装置;所述塑化螺杆的左端连接塑化螺杆驱动装置;所述分级控温装置和进料斗安装在机筒上;所述机头振动装置包括网板、活塞柱、安装环和能够产生轴向振动的第一振动器,所述机筒的右端开设有多个轴向通孔,多个轴向通孔对称分布在注塑机喷嘴周围,机筒的每个轴向通孔内安装一根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与机筒的轴向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网板位于机筒的注射区内,所述安装环位于机筒外,安装环通过活塞柱与网板连接,安装环通过弹簧与机筒连接,所述第一振动器安装在安装环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有多根,每根活塞柱外套一根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动器为环形,第一振动器的重心位于机筒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器为电磁振动器或机械振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塑化螺杆为圆锥形,所述机筒的塑化区为与塑化螺杆适配的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推杆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或者凸轮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塑化螺杆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和齿轮,所述齿轮与塑化螺杆同轴固定连接,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筒与塑化螺杆之间通过推力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能够产生轴向振动的第二振动装置,所述柱塞的左端开设有盲孔,柱塞的左端通过弹簧与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振动装置安装在柱塞的盲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振动装置为电磁振动器或机械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机头振动装置靠近注塑机的喷嘴,因此网板的往复振动能够最大限度的影响到喷嘴处的物料,同时能够将对推杆驱动装置的影响降到最小;在振动力场作用下,熔体的弹性减小,加工温度明显降低、熔体黏度减小、挤出胀大减小、制品产量和性能提高,同时在喷嘴附近振动力场的引入能有效促进填充、改性或共混聚合物体系中各组分间的分散和混合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筒;2-塑化螺杆;3-推杆;4-柱塞;5-活塞头;6-机头振动装置;7-第二振动装置;8-分级控温装置;9-进料斗;10-齿轮;11-传动机构;12-驱动电机;13-推杆驱动装置;61-网板;62-活塞柱;63-安装环;64-第一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动注塑机,包括机筒1、塑化螺杆2、推杆3、柱塞4、活塞头5、机头振动装置6、分级控温装置8、进料斗9、塑化螺杆驱动装置和推杆驱动装置13,机筒1的左段为塑化区,右段为注射区;塑化螺杆2安装在机筒1的塑化区内,塑化螺杆2开设有轴向通孔,柱塞4安装在塑化螺杆2的轴向通孔内,柱塞4与塑化螺杆2的轴向通孔滑动配合;柱塞4的右端连接活塞头5,活塞头5安装在机筒1的注射区内,活塞头5与机筒1的注射区滑动配合;活塞头5开设有多个轴向通孔,活塞头5的轴向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柱塞4的左端与推杆3的右端连接,推杆3的左端连接推杆驱动装置13;塑化螺杆2的左端连接塑化螺杆驱动装置;分级控温装置8和进料斗9安装在机筒1上;机头振动装置6包括网板61、活塞柱62、安装环63和能够产生轴向振动的第一振动器64,机筒1的右端开设有多个轴向通孔,多个轴向通孔对称分布在注塑机喷嘴周围,机筒1的每个轴向通孔内安装一根活塞柱62,活塞柱62与机筒1的轴向通孔滑动配合;网板61位于机筒1的注射区内,安装环63位于机筒1外,安装环63通过活塞柱62与网板61连接,安装环63通过弹簧与机筒1连接,第一振动器64安装在安装环63上。

第一振动器64产生的轴向振动通过安装环63和活塞柱62传递到机筒1内的网板61上,由于网板61靠近注塑机的喷嘴,因此网板61的往复振动能够最大限度的影响到喷嘴处的物料,同时能够将对推杆驱动装置13的影响降到最小。

为了让第一振动器64的运作更稳定,安装环63与机筒1之间连接的弹簧有多根,每根活塞柱62外套一根弹簧。

为了避免第一振动器64产生轴向振动以为的振动,第一振动器64为环形,第一振动器64的重心位于机筒1的中轴线上,能够避免活塞柱62产生扭矩,寿命更长。

具体的,第一振动器64为电磁振动器或机械振动器。

为了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塑化能力,同时方便推杆3与柱塞4的安装和维修,塑化螺杆2为圆锥形,机筒1的塑化区为与塑化螺杆2适配的圆锥形。

具体的,推杆驱动装置13为液压驱动装置或者凸轮驱动装置。

具体的,塑化螺杆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传动机构11和齿轮10,齿轮10与塑化螺杆2同轴固定连接,齿轮10通过传动机构11与驱动电机12连接。

为了保证塑化螺杆2的稳定性,机筒1与塑化螺杆2之间通过推力轴承连接。

为了加强对机筒1注射区内物料的振动,还可以增设能够产生轴向振动的第二振动装置7,柱塞4的左端开设有盲孔,柱塞4的左端通过弹簧与推杆3连接,第二振动装置7安装在柱塞4的盲孔内。

具体的,第二振动装置7为电磁振动器或机械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控制电路和分级控温装置等均为常规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不在于此,所以在此不做叙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