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464发布日期:2018-11-13 22:1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



背景技术:

反压缩双料筒在塑胶生产过程中,是常用的生产设备。但是,由于以前开发的A组料筒无推力轴承、反压缩排气段,使得实际生产中溶胶过程存在反推力过大,顶住堵头后造成了设备能源损耗大,配件磨损大等技术问题。同时也造成生产中原料中水分过大或压缩力过高时,无法及时分散,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能源损耗、配件磨损,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包括下料筒本体、下料堵头、推力轴承、螺杆、螺杆安装柄;

所述下料筒本体左端设置下料口,所述下料筒本体右端设置出料口;所述螺杆的左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下料筒本体连接,所述螺杆右端与螺杆安装柄连接;

所述出料口左端的螺杆上设置左旋螺旋片,所述出料口右端的螺杆上设置右旋螺旋片;所述右旋螺旋片的右端还设置左旋螺旋片。

优选地,所述右旋螺旋片为不连续的螺旋片。

优选地,所述螺杆右端的左旋螺旋片为不连续螺旋片。

优选地,所述下料筒本体上还设置安装有热电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下料筒本体、下料堵头、推力轴承、螺杆、螺杆安装柄等技术特征。通过在出料口左端的螺杆上设置左旋螺旋片,在出料口右端的螺杆上设置右旋螺旋片;以及在右旋螺旋片的右端还设置左旋螺旋片。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溶胶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反推压力,同时在推力轴承的作用下,降低了能源损害以及配件磨损,同时也使得生产过程中能有效排气,降低了水分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反压缩双料筒除湿料筒装置,包括下料筒本体1、下料堵头 2、推力轴承3、螺杆4、螺杆安装柄5。在下料筒本体1左端设置下料口6,在下料筒本体1右端设置出料口7;将螺杆4的左端通过推力轴承3与下料筒本体 1连接,将螺杆4右端与螺杆安装柄5连接。在出料口7左端的螺杆4上设置左旋螺旋片8,在出料口7右端的螺杆4上设置右旋螺旋片9;在右旋螺旋片9的右端还设置左旋螺旋片10。

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生产中,由于有推力轴承3的作用,有效降低了在溶胶过程中对配件的损耗,由于降低了磨损,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能源损耗。通过出料口7右端在螺杆4上设置右旋螺旋片9,进一步降低了溶胶过程中的压力,通过在螺杆4的右端设置右旋螺旋片9和左旋螺旋片10,将提高溶胶过程中的排气效果,提高水分散失效果,提高成品生产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具体实施中右旋螺旋片9采用不连续的螺旋片。在螺杆4右端的左旋螺旋片10为不连续螺旋片,在下料筒本体1 上还设置安装热电偶11。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