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8438发布日期:2018-12-28 20:4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成型带镜面的产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代步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家庭乘用车而言,其已然成为除了家庭居所和办公环境以外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封闭空间。因此,在选购车型时,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挂等作为行驶功能的基本参考项以外,车厢内的美观和舒适也是消费者驾乘体验重要的考量要素。其中,作为车内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的车内按钮的美观和触感等成品质量则构成了驾乘体验的重要环节。

车内按钮通常是由树脂注塑成型而成的,其具有露出于外部的外观表面部以及安装于面板等的固定部分。

以往,在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车内按钮时,常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模具,其包括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层叠以构成与车内按钮的形状对应的成型腔的多个模具,且具有整体呈L字形且横截面呈大致梯形的浇道,并且,浇道的内浇口与车内按钮的外观表面部的侧方相对。

在利用上述模具进行浇注时,熔融树脂在L字形的竖直部利用自重流动之后,通过垂直的转角水平地流出浇口,进而流入成型腔。在成型完成后,沿上下方向开模,然后沿上下方向将成型出的车内按钮取出。

然而,在上述模具的情况下,由于浇道呈L字形,因此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使模具大型化。并且,L字形的浇道所存在较大的转角也导致熔融树脂的流动性降低。

此外,在上述模具的情况下,在沿上下方向将成型出的车内按钮取出时,还存在成型出的车内按钮的外观表面部的侧方残留的浇口痕迹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能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成型材料的流动性,且能使残留于产品的浇口痕迹变得比较平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包括与产品的形状对应的成型腔以及具有在该成型腔内开口的浇口的浇道,其中,上述浇口的截面形成为:上述产品的脱模方向侧的部分不具有与产品的脱模方向平行的直线段,上述浇道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在与上述产品的脱模方向平行的平面内从上述浇口朝向与上述产品的脱模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浇口的截面形成为:产品的脱模方向侧的部分不具有与产品的脱模方向平行的直线段,因此,在沿脱模方向取出成型好的产品时,能使残留于产品的浇口痕迹变得平整。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浇道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在与产品的脱模方向平行的平面内从浇口朝向与产品的脱模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与浇道呈L字形的情况相比,能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成型材料的流动性。

优选的是,上述连通部从上述浇口朝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藉此,能使成型材料利用自重稳定地流出浇口以填充成型腔,从而能提高成型质量。

上述浇口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藉此,与浇口截面呈梯形等多边形的情况相比,在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而将浇口残留部扯断时,切断力仅作用于圆形或椭圆形残留部上的一点,而不是多边形上的面(线),因此,能防止因切断力分散而影响切断作业后的产品的美观性。

优选的是,上述产品为按钮,该按钮具有镜面部和固定部,上述镜面部具有镜面,上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上述镜面部的与上述镜面相反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上述浇口位于上述固定部的远离上述镜面的部位。

根据上述结构,浇口位于固定部的远离镜面的部位。藉此,与浇口位于固定部的靠近镜面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使成型的镜面部(镜面)更平滑。

优选的是,上述浇口朝向远离上述镜面的方向。藉此,与浇口的开口方向朝向镜面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防止成型树脂夹带着空气直接冲击镜面而留下痕迹,从而能成型出具有更加平滑美观的镜面的产品。

优选的是,上述镜面部呈板状,上述固定部从上述镜面部朝向与上述镜面相反的一侧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镜面部呈板状。藉此,通过将镜面部成型为规则的简单形状,能控制加工成本。

优选的是,上述镜面部具有呈长方形的上述镜面,且在上述镜面的四边处具有倒角。

根据上述结构,镜面呈长方形,且具有倒角。藉此,能在控制加工成本的同时兼顾美观性。

优选的是,上述倒角为圆倒角。藉此,能使镜面更加平滑美观。

本文所描述的模具的额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陈述,并且通过下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或者从通过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这些描述包括下文的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以及附图。

应了解前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并且意图提供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性质和特征的概述或框架。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各种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合并于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并且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模具及其产品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具及其产品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具的浇口截面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D 脱模方向

M 模具

M1 成型腔

M2 浇口

M3 浇道

M31 连通部

P 产品

P1 镜面部

P2 固定部

P21 卡扣

P22 限位件

PF 镜面

T 倾斜方向

W 重力方向

α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下”、“内”和“外”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模具M和产品P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型过程中,成型材料为熔融树脂。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成型材料也可以是熔融金属。另外,由于模具M的成型腔M1的腔体形状与产品P的外形对应,因此,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主要根据产品P外形的描述对模具M进行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M包括与产品P的形状对应的成型腔M1以及具有在该成型腔M1内开口的浇口M2的浇道M3,其中,浇口M2的截面形成为:产品P的脱模方向D侧的部分不具有与产品P的脱模方向D平行的直线段,浇道M3具有连通部M31,该连通部M31在与产品P的脱模方向D平行的平面内从浇口M2朝向与产品P的脱模方向D倾斜的方向(即,倾斜方向T)延伸。

藉此,在沿脱模方向取出成型好的产品时,能使残留于产品的浇口痕迹变得比较平整,并且,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模具的浇道呈L字形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浇道M2通过形成为直线状的倾斜部,从而能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熔融树脂的流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部M31从浇口M2朝向与重力方向W相反的方向倾斜。换言之,连通部M31的倾斜方向T与重力方向W的夹角α为钝角。即,在图2中,倾斜方向T朝向斜上方。藉此,能使熔融树脂利用自重稳定地流出浇口M2以填充成型腔M1,从而能提高产品P的成型质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口M2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是例如长圆形(两端是两个半圆而中间呈矩形的形状)等具有平滑外周线的形状。藉此,与浇口M2截面呈梯形等多边形的情况相比,在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成型腔取出而将浇口M2的残留部扯断时,切断力仅作用于圆形或椭圆形残留部上的一点,而不是多边形上的面(线),因此,能防止因切断力分散而影响切断作业后的产品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产品P为按钮,该按钮具有镜面部P1和固定部P2,镜面部P1具有镜面PF,固定部P2的一端连接于镜面部P1的与镜面PF相反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浇口M2位于固定部P2的远离镜面PF的部位。藉此,与浇口M2位于固定部P2的靠近镜面PF的部位的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情况相比,能使成型的镜面部P1(镜面PF)更平滑。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镜面PF为按钮的外观表面,用于供使用者接触按压。在图2中,镜面PF为按钮(镜面部P1)的上表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镜面部P1呈板状,固定部P2从镜面部P1朝向与镜面相反的一侧突出。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镜面部P1成型为大致长方体板状,在图2中,固定部P2从镜面部P1的下表面朝下方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镜面部P1成型为规则的简单形状,能控制加工成本。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镜面部P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板状,也可以根据需要成型为圆饼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等。

与长方体板状的形状对应地,镜面部P1具有呈长方形的镜面PF,且在镜面PF的四边处具有倒角。与之相应,在模具M成型腔M1内相应地形成有长方形的光滑成型面以及内倒角。藉此,能在控制加工成本的同时兼顾美观性。此处,镜面PF四边处的倒角为圆倒角。藉此,能使镜面PF显得更加平滑美观。

当然,形成倒角的方法并不限定于通过模具成型腔内的内倒角来形成的方法,也可以在成型后通过倒角加工来形成。此外,倒角并不限定于圆倒角,也可以是诸如斜倒角之类的其他倒角。

以下,主要对固定部P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固定部P2主要由两个卡扣P21和两个限位件P22构成。两个卡扣P21具有相同的形状,且一端固定连接于镜面部P1下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图2中,两个卡扣P21在Z轴方向上相对。两个卡扣P21的自由端的末端分别形成有突起,该突起用于将按钮卡合在例如车厢内的主控台上。

两个限位件P22也具有相同的形状,且一端固定连接于镜面部P1下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图2中,两个限位件P22在X轴方向上相对。限位件P22主视时大致呈T字形,即,在图2中,固定连接于镜面部P1的一端侧横向延伸,作为自由端的另一端侧纵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浇口M2位于固定部P2的远离镜面PF的部位”具体是指:浇口M2设置在固定部P2的两个限位件P22之一的纵向延伸的另一端侧部分。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口M2朝向远离镜面PF的方向。换言之,浇口M2朝固定部P2的延伸方向(图2中的下方)倾斜。藉此,与浇口M2的开口方向朝向镜面PF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防止成型树脂夹带着空气直接冲击镜面PF而留下痕迹,从而能成型出具有更加平滑美观的镜面PF的产品P。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产品不局限于上述产品P,模具的成型腔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各实施方式自由组合,或是将各实施方式适当变形、省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