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739发布日期:2019-01-05 00:0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海绵等物料需放在在烘箱中进行预热软化,再通过热压的方式成型。目前,在使用时,主要通过烘箱底部内的加热管发热,利用红外线辐射,使得海绵受热,即热辐射的原理非接触式加热,但常常出现物料加热不均现象,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其可利用上导热箱、下导热箱对物料传热,可使物料加热更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包括下导热箱、位于下导热箱上方并用于与物料接触的上导热箱、用于驱动上导热箱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用于放置于下导热箱上的载物架;所述载物架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物料的放置区;所述下导热箱、上导热箱用于容纳热媒。

该热传导式预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下导热箱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载物架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

该载物架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边框、用于与下导热箱接触的导热底板;所述导热底板与边框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边框上,另一端固定在导热底板上;所述弹簧用于提供促使导热底板向上运动的弹性力;所述放置区形成在导热底板上。

所述导热底板与边框围成容料腔。

所述导热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边框的两侧均枢接有与支撑架滚动配合的滚轮。

所述驱动装置为油压缸,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与上导热箱固定连接。

所述上导热箱、下导热箱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

所述上导热箱、下导热箱上均设置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

所述热媒为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下导热箱、上导热箱、驱动装置、载物架的结合设计,可将物料放置在载料架上,并通过利用上导热箱、下导热箱对物料传热,使得物料上下两边均可受热,从而使物料加热更为均匀;而且,保温效果较好,还可达到节能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载物架的俯视图;

图3为载物架的侧视图;

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下导热箱;20、上导热箱;30、驱动装置;40、载物架;41、边框;42、导热底板;43、弹簧;44、通孔;45、滚轮;5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热传导式预热装置,包括下导热箱10、位于下导热箱10上方并用于与物料接触的上导热箱20、用于驱动上导热箱20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30、用于放置于下导热箱10上的载物架40;所述载物架40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物料的放置区;所述下导热箱10、上导热箱20用于容纳热媒。

在使用时,先将物料放置于载物架40的放置区上,并通过利用驱动装置30驱动上导热箱20向下运动,以使上导热箱20与物料接触而对物料接触式传热,而由于载物架40放置于下导热箱10上,从而可利用下导热箱10向物料传递热量,因而,使得物料上下两边均可受热,可使物料加热更为均匀,提高物料受热效果;而且,利用热媒传递热量,还可达到节能目的。

该热传导式预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架50,所述下导热箱10固定在支撑架50上,所述载物架40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50上。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还可将载物架40沿着支撑架50移动,以方便于往载物架40上取放物料。

该载物架40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50上的边框41、用于与下导热箱10接触的导热底板42;所述导热底板42与边框41之间通过若干个弹簧43连接,所述弹簧43的一端固定在边框41上,另一端固定在导热底板42上;所述弹簧43用于提供促使导热底板42向上运动的弹性力;所述放置区形成在导热底板42上。在使用时,可将物料放置于导热底板42上,而上导热箱20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顶压于物料上,此时,导热底板42在上导热箱20的顶压作用下随着上导热箱20向下运动并与下导热箱10接触,从而使得导热底板42可更好地与下导热箱10接触,以提高物料下侧的受热效果,而待加热完成后,上导热箱20可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导热底板42可在弹簧43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远离下导热箱10。

所述导热底板42与边框41围成容料腔,从而可将物料放置于该容料腔内,以提高物料放置稳定性。

所述导热底板4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4,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物料受热效果。其中,导热底板42的材质优选为耐热且具备较好弹性能力的金属或合金材料。

所述边框41的两侧均枢接有与支撑架50滚动配合的滚轮45,从而使得边框41在移动过程中,滚轮45沿着支撑架50移动,可减少摩擦力。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30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等。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30为油压缸,所述油压缸的活塞杆与上导热箱20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于连接。

所述上导热箱20、下导热箱10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可利用加热装置对热媒进行加热。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

所述上导热箱20、下导热箱10上均设置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从而使得热媒可从热媒进口流入,并可经热媒出口流出。

其中,所述热媒可为油、水等,但将热媒采用油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可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上导热箱20、下导热箱10的热媒出口均设有油称尺。油称尺的作用是测量上导热箱20、下导热箱10的油存量。在注入油过程中或准备注入油前可观察油称尺的读数,以作注入量的调整。所述的下导热箱10侧壁设置有第一维修口。上导热箱2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维修口,以方便于通过第一维修口、第二维修口可对下导热箱10、上导热箱20内部进行检测维修。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