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123发布日期:2019-03-15 19:2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山地自行车碳纤维轮圈治具。



背景技术:

碳纤维由于强度好、重量轻、减震效果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制作山地自行车轮圈。现有的加工工艺,采用碳纤维布贴在模芯上,一层层由内往外贴出碳纤维轮圈的造型,将该造型放入模具中加热加压制作。

然而传统工艺加工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即在辐条孔处贴补强材料时,难以定位到轮圈的中间部位,也就是说,贴补强材料很难对准模芯的中心线,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还会导致轮圈在辐条孔处补强偏移,极大的影响产品物性,出现不合格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生产效率高,有效提高碳纤维轮圈补强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包括支架、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该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均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支架上,该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竖直设置并且二者左右相对设置,该左侧圆盘外圆周面的内端沿整个周向设有左侧凹槽圈,该右侧圆盘外周面的内端沿整个周向设有右侧凹槽圈,该支架上设有可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移动的传动杆,该右侧圆盘可转动地设置在该传动杆上,该传动杆可带动该右侧圆盘朝左侧移动并使该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贴合在一起,所述左侧凹槽圈和右侧凹槽圈在所述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贴合时围成一个贴膜穴,还包括一红外光发射器,该支架上连接一安装臂,该红外光发射器安装在该安装臂上,该红外光发射器射出的红光对准该贴膜穴的中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支架为U字形,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该左侧圆盘转动设置在该左侧板的内侧,该传动杆横向穿过该右侧板。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传动杆的外周面上设有螺纹,该支架的右侧板上设有螺孔,该传动杆的螺纹与该右侧板的螺孔相旋合。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传动杆与该右侧圆盘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把手。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左侧板的内端面设有横杆,该左侧圆盘的中部设有轴孔,该轴孔内设有轴承,该横杆与该轴承插接;该右侧圆盘的中部设有轴孔并且轴孔内设有轴承,该传动杆穿过该轴承并且朝左伸出该右侧圆盘,转动该传动杆,该传动杆可插入该左侧圆盘的轴承。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左侧圆盘的内端面上设有销孔,该右侧圆盘的内端面上设有插销,该左侧圆盘和右侧圆盘贴合在一起时,该插销与该销孔相互插接。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二圆盘的端面分别还设有辐板孔,该辐板孔为扇形,该辐板孔绕着二圆盘的轴线环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贴膜穴便于操作人员定位碳纤维布,由外往里贴出该碳纤维轮圈的造型。同时,左、右侧圆盘可以转动,无需移动模芯便可较好的贴碳纤维布,提高效率。红外光发射器对准贴膜穴的中部,相比与背景技术,补强材料时不需要反复校对轮圈中心线,进一步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左侧圆盘与右侧圆盘分离状态的三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00支架,110左侧板,111横杆,120右侧板,121螺孔,200左侧圆盘,210 左侧凹槽圈,220轴孔,300右侧圆盘,310右侧凹槽圈,320贴膜穴,400传动杆,410把手, 420螺纹,500红外光发射器,510安装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纤维轮圈治具;包括支架100、左侧圆盘 200和右侧圆盘300,该左侧圆盘200和右侧圆盘300均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支架100上,该支架100为U字形,包括左侧板110和右侧板120,该左侧圆盘200转动设置在该左侧板110 的内侧,该左侧板110的内端面设有横杆111,该左侧圆盘200的中部设有轴孔220,该轴孔 220内设有轴承,该横杆111与该轴承插接;该支架100上设有可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移动的传动杆400,该传动杆400横向穿过该右侧板120,该右侧圆盘300可转动地设置在该传动杆 400上,该右侧圆盘300的中部设有轴孔220并且该轴孔220内设有轴承,该传动杆400穿过该轴承并且朝左伸出该右侧圆盘300,该传动杆400与该右侧圆盘300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把手410,转动该把手410,该传动杆400可插入该左侧圆盘200的轴承,同时,该右侧圆盘 300逐渐向左侧圆盘200靠拢并最终贴合。该左侧圆盘200和该右侧圆盘300竖直设置并且二者左右相对设置,该左侧圆盘200外圆周面的内端沿整个周向设有左侧凹槽圈210,该右侧圆盘300外周面的内端沿整个周向设有右侧凹槽圈310,该传动杆400可带动该右侧圆盘 300朝左侧移动并使该左侧圆盘200和该右侧圆盘300贴合在一起,所述左侧凹槽圈210和所述右侧凹槽圈310在所述左侧圆盘200和该右侧圆盘300贴合时围成一个贴膜穴320,便于操作人员定位碳纤维布,由外往里贴出该碳纤维轮圈的造型。还包括一红外光发射器500,该支架100上连接一安装臂510,该红外光发射器500安装在该安装臂510上,该红外光发射器500射出的红光对准该贴膜穴320的中部,补强材料时不需要反复校对轮圈中心线,进一步提高效率。该左侧圆盘200的内端面上设有销孔,该右侧圆盘300的内端面上设有插销,该左侧圆盘200和该右侧圆盘300贴合在一起时,该插销与该销孔插接,保证左侧圆盘200 与该右侧圆盘300贴合时的准度,便于该贴膜穴320预留出的左进气槽和右进气槽形成一进气孔。

本实施例中,该传动杆400的外周面上设有螺纹420,该支架100的右侧板120上设有螺孔121,该传动杆400的螺纹420与该右侧板120的螺孔121相旋合,转动该把手410,该传动杆可以在该螺孔121内左右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