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491发布日期:2019-02-19 18:5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中的聚氯乙烯共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现有的聚氯乙烯共挤设备中,一般采用单螺杆进行挤出,造成聚氯乙烯的共挤效果较差,而且物料在进入共挤设备时,经过预混合会大大提高聚氯乙烯的共挤效果,现在需要对现有的聚氯乙烯共挤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其能够使物料共挤前进行预混料处理,提高物料之间的混合效果,同时设置了双螺杆共挤,大大提高了聚氯乙烯的共挤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包括箱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进料总管以及电阻加热丝,

所述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沿箱体轴线方向分别,所述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齿合,所述箱体两端面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与第二螺杆的两端均设在轴承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均固定设置在箱体左端面外侧,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轴穿过箱体左端面与第一螺杆相接,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轴穿过箱体左端面与第二螺杆相接,所述电阻加热丝环绕设置在箱体外侧;

所述进料总管设置在箱体顶部左端,所述第一进料管与第二进料管在进料总管上方交接联通并与进料总管相接,所述第一进料管与水平面沿逆时针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水平面沿顺时针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设置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总管顶部设置过滤网,通过设置过滤网,使颗粒直径较大的物料被隔离出来,防止直径较大的物料影响螺杆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门采用电磁阀,所述阀门采用电磁阀,所述阀门采用电磁阀,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价格便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阻加热丝为镍铬电阻丝,高温使用下不易变形,其结构不易改变,塑性较好,易修复,其辐射率高,无磁性,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对箱体的加热效果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氯乙烯共挤设备,物料分别从第一进料管以及第二进料管进入到进料总管中,通过第一进料管以及第二进料管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从第一进料管以及第二进料管进入的物料在进料总管交汇处进行预混料,然后进入到箱体中,电阻加热丝对箱体内部进行加热,启动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使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转动,物料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在作用下混合共挤,处理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使物料从排料口处排出;

通过设置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在双螺杆的作用下共挤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分别使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转动的力更大,从而提高了物料的共挤效果,通过设置双电机,当其中一个电机出现故障时,另外的电机依然能够带动两根螺杆运行,通过设置电阻加热丝,使加热效果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聚氯乙烯共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第一螺杆;5、第二螺杆;6、第一进料管;7、第二进料管;8、进料总管;9、电阻加热丝;10、轴承;11、排料口;12、阀门;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聚氯乙烯共挤设备,包括箱体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一螺杆4、第二螺杆5、第一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7、进料总管8以及电阻加热丝9,

所述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沿箱体1轴线方向分别,所述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设置在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螺杆4与第二螺杆5齿合,所述箱体1两端面上设置有轴承10,所述第一螺杆4的两端与第二螺杆5的两端均设在轴承10上,所述第一电机2以及第二电机3均固定设置在箱体1左端面外侧,所述第一电机2转动轴穿过箱体1左端面与第一螺杆4相接,所述第二电机3转动轴穿过箱体1左端面与第二螺杆5相接,所述电阻加热丝9环绕设置在箱体1外侧;

所述进料总管8设置在箱体1顶部左端,所述第一进料管6与第二进料管7在进料总管8上方交接联通并与进料总管8相接,所述第一进料管6与水平面沿逆时针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进料管7与水平面沿顺时针所成夹角为45度,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排料口11,所述排料口11处设置阀门12;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以及阀门12均与控制器(图中未标示)电路连接,控制器采用常用控制器如型号为SIMATIC S7-400的西门子控制器;

所述进料总管8顶部设置过滤网13,通过设置过滤网13,使颗粒直径较大的物料被隔离出来,防止直径较大的物料影响螺杆的正常运行;

所述阀门12采用电磁阀,所述阀门12采用电磁阀,所述阀门12采用电磁阀,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本实施例中阀门121311采用JOIISA不锈钢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机2以及第二电机3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单相异步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运行性能好,并可节省各种材料,价格便宜,本实施例中电机采用的型号为Y-160L-6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所述电阻加热丝9为镍铬电阻丝,高温使用下不易变形,其结构不易改变,塑性较好,易修复,其辐射率高,无磁性,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对箱体的加热效果更稳定;

物料分别从第一进料管6以及第二进料管7进入到进料总管8中,通过第一进料管6以及第二进料管7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从第一进料管6以及第二进料管7进入的物料在进料总管8交汇处进行预混料,然后进入到箱体1中,电阻加热丝9对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启动第一电机2以及第二电机3,使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转动,物料在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在作用下混合共挤,处理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12,使物料从排料口11处排出;

通过设置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在双螺杆的作用下共挤的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第一电机2以及第二电机3,分别使第一螺杆4以及第二螺杆5转动的力更大,从而提高了物料的共挤效果,通过设置双电机,当其中一个电机出现故障时,另外的电机依然能够带动两根螺杆运行,通过设置电阻加热丝9,使加热效果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